(四)圣经与人类简史:
各种文化和宗教的经典固然都在人类的历史中发生过重大的影响,但几乎不易找到任何一部经典可与圣经相比。这可从内容、传布、阅读三方面来申述。
内容:
1)
真神唯一:世界三大唯一神宗教,即犹太教、基督宗教、依斯兰教都是以圣经(特指梅瑟五书)为其渊源,就是因为托拉这五部书里由族长们的多神到申命纪的唯一真神,为整个人类奠定了一神论的基础。从而人对此一真神的关系由畏惧而尊命,由服从而孝爱,确定了人一生的方向。在这种个人与神的亲密交往之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为答覆着唯一真神的绝对要求;而在历史中东征西讨,纵横环宇,无论古以色列,中古世纪的基督宗教或回教都是如此。真神至上,人如尘土,是真的,但信神的人每每会错神的意思。神对人有不同的看法。
2)
人人平等:圣经最初两章就传达了这一重要概念,说每个人都是天主的肖像,每个人都是接受天主的一口气息而有生命的(创一27;二7)。然后在整部旧约的发展中,人人平等的事实不断在国王的历史,及先知的宣讲中出现,直到新约中耶稣基督用祂的生活和宣讲把天主当初造人的这个基本条件带到最高峰。祂采用的方式是先做众人的仆役,再告诉大家谁为最小兄弟中一个做的就是为祂做(玛廿五40)。这种精神和为人的态度发展成近一、二世纪的平等自由民主人权的种种现代政治体系。这一切来自西方社会,而西方社会基本上是受了圣经的影响。
3)
物为人用:这是圣经创世纪第一章的伟大构想。天地日月星辰,海陆植物花草,飞禽走兽爬虫,四季昼夜运转,总之,世间的形形色色,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人而存在。这一切都受造完毕,最后人才受造,人成了万物之灵。原始的人本可藉素食维生,但人堕落后,杀生成性,造物主不以为怪,将一切动物也交在人手中,作为他们的食物(创一29;九3)。但同时严禁杀人,因为人是照天主的肖像造的(创九6)。这一种物观造成西方自然科学的发达,到了二十世纪末更激起环保意识:人不该滥用造物主给他的管理世界的主权,而应小心维护这唯一的地球。
4)
直线史观:无论是中国、印度或近东,这些古老文化对宇宙的看法基本上都是循环式的,都是周而复始的。大自然的春夏秋冬,人一生的生老病死,都与日夜、周期、月份的运转交替,息息相关,紧紧相扣,专凭自己的思维想像,人无法突破这个自然循环系统。圣经的宇宙观因出自天启,是来自宇宙外的一个投视,一种观点,深深改变了人类的史观:不再是循环的,而是直线的;天地有始也有终,人生旅程一去不复返。圣经是由造天造地开始,而以新天新地结束。结束后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众生都团聚在「那今在、昔在及将来永在的全能者上主天主」那里(默一8;廿一6)。
圣经传布方面也可分四点来说明:
1)
羊皮卷期:希伯来人的祖先是半游牧民族,主要以畜牧为生,羊成了圣经的一个主调,从旧约到新约一直如此。喝羊奶,吃羊肉,穿羊毛以外,羊皮还可供写字,以代替古代的石刻或木雕。羊皮卷携带方便,保存持久,成了纪录旧约经书的主要器材。记录下来的首先是拖拉(即梅瑟五书),后是先知书,最后是较晚的著作(如五卷轴等)。犹太亡国,人民被放逐到巴比伦时,他们能带去这些羊皮卷,在充军之地于安息日聚会,诵读羊皮卷上的天主的法律和先知的话,再用圣咏来祈祷,维持了他们的一神信仰。二十世纪四○年代在谷木兰(Qumran)所发现的古羊皮卷极其珍贵。
2)
手抄本期:手抄本可视为新约来临后的特色,其中不仅抄写着圣经的话,并且有各种插图。拜占庭教会用装饰圣堂内部的艺术来阐明圣经的内容,由公元第六至第十世纪有《维也纳的创世纪》,《巴黎的圣咏集》等。西方最早的圣经插图出自第七第八世纪的英国和爱尔兰,那是仿效第七世纪的爱尔兰和撒克森的铜器艺品的。加禄大帝(第八世纪)时期的主要艺术作品就是手抄本。奥图期的德国(第十世纪)以康士坦士湖中的Reichennau为出产手抄本的中心,成品分发到Trier,Fulda,Bamberg,Regensburg等地。西班牙的Beatus de Liebana(第八世纪)的默示录插图影响了日后的艺术。
3)
印刷期:印刷术最早见于中国,有十一世纪用陶土做成的活字为证,但没有传到欧洲。纸的发明则在第一世纪的中国,并且经过阿拉伯和西班牙而到达欧洲。在欧洲发明印刷术的是谷腾堡(Johannes G.Z. Gutenberg, 1394-1468),而1455年印出的第一部大书就是拉丁文的Gutenbergbibel (后人以发明者称呼此圣经),一共印了一百到二百部,今日保存的尚有四十部。1457年又在Mainz印了PsalteriumMoguntinum。从此印刷术迅速发展,印出的书既方便又公道,买书渐成风气。不但教会和科学的书得以印刷传布,民间读物也很快地跟进。
4)
广传期:马丁路德(M. Luther, 1483-1546)的宗教改革以圣经为唯一的信仰权威,并肯定所有受过洗的人都是司祭(参 536),因此他所译的圣经透过印刷术广为传布,直达德国外的新教地区。据估计至1626年《路德圣经》已印行出售了二十万本。1804年在伦敦创立了不列颠及海外圣经公会,即刻蓬勃发展,十五年后已用十三种欧洲语言及五种其他语言印行了一百五十万册圣经。以后在十九及二十世纪所建立的各国圣经公会都采取这一模式,其座右铭是「每人有一部买得起并译成自己母语的圣经」。台湾的中华民国圣经公会也朝这方向努力,成绩卓着。他们所支持的南京郊外爱德印刷最近五年已印了六百万本圣经。
阅读圣经在梵二后的天主教也大有进展,可略述如下:
1)私人阅读:
1968年年底香港方济会神父出版了《思高圣经合订本》,从此中国天主教会有了完整的中文圣经,教友们可以逐章逐节地阅读全部的天主启示。在以后的廿五年中,这部圣经以大本和小本两种不同的形式不断地再版,至今已印行了三十四万七千本,平均每年销售一万三千八百八十本。1993年大陆天主教会得到官方许可重印思高圣经廿万本,形式在台湾所出的大小之间采取中形。读经习惯因长久以来缺乏信心,尚有待培养。
2)团体分享:
在台港已行之有年,主要是两地各善会组织,因了梵二的提倡,在集会中都有一段圣经分享的时间。也有不少团体是专以查经、圣经分享或圣经祈祷组成的,大家开始意识到圣耶乐所说的名言「不认识圣经就不认识基督」。1969年在罗马建立的天主教圣经协会于1972年在罗马附近的Rocca di Papa开了第一次大会,然后每六年一次,分地举行。1984在印度Bangalore举行的第一次,鼓励各区的地方圣经协会须加强连系。亚洲积极响应而开了三次圣经牧灵研习会:1986香港;1988新加坡;1993泰国。
3)礼仪读经:
这是天主教阅读圣经的一个传统方式,礼仪常和圣经在一起,可以说没有不读圣经的礼仪,尤其是弥撒或感恩祭,朗诵圣经、宣读圣言、聆听圣言,是感恩礼的构成部分,自古皆然。梵二的礼仪革新更把弥撒中的读经重新安排。主日弥撒分成甲、乙、丙三年,以三部对观福音为轴心.将旧约和书信与之搭配,使每主日参与弥撒的信友三年中把主耶稣的生活和宣讲复习一次。至于若望福音则在大庆节和礼仪的非常时期出现。平日弥撒分单数和双数年读旧约和书信,由马尔谷开始经玛窦到路加。
4)天人会合:
圣经如此受人欢迎,就是因为它是一部天书,人读圣经跟读其它的书不同,是因为人本着虚心受教的态度和追求智慧的渴望去读圣经时,会感到是与天主会晤交谈,与耶稣,与宗徒先知们为伴为友。香港思高圣经学会创办《圣经双月刊》已进入第十八年,帮助国人研读圣经,颇有贡献。华语圣经协会联合会前几年也办一份双月刊,现在于台湾出版,它的名字是《融》,意谓圣经使人与天主水乳交融,因而人也彼此手足共融。
参考书目:
池凤桐,《基督信仰探源》,台北:恒毅月刊社出版,天主教方济会佳播印刷厂承印,1989。
白朗神父,《101圣经问题与回应》,香港公教真理学会出版,1993。
房志荣(文)、吴大燕(图),《在福音发源地体味福音》,台北:上智出版社,1993。
谭璧辉译,〈圣经中的次经〉,《神学论集》57 (1983),369-382。
夏伟,〈古经分类法〉,《神学论集》61 (1984),315-322。
房志荣,〈圣经的社会观:以穷人为优先〉,《神学论集》66 (1986),511-526。
───,〈新约的正典与原文批判〉,《神学论集》71 (1987),19-35。
───,〈福传大会前夕谈译经〉,《神学论集》74 (1987),529-536。
───,〈梵二与读经运动〉,《神学论集》75 (1988),35-43。
黄怀秋,〈新约与旧约的关系〉,《神学论集》77 (1988),411-419。
房志荣,〈圣经旧约与新约中的祭司〉,《神学论集》87 (1991),101-115。
───,〈洪水、圣祖叙述的文学结构〉,《神学论集》91 (1992),13-21。
───,〈圣神默感通谕与今日的读经运动〉,《神学论集》97 (1993),305-311。
───,〈圣经与教理〉,《见证》24 (1993),20-23。
───,〈梵二后的读经在台湾─ 一个简单的回顾与前瞻〉,《教友生活周刊》,1993年12月5日第五版;12日第五版。
Auvray, P. "riture Sainte." Catholicisme-Hier Aujourd'hui Demain, vol. 3. Paris, 1952. 1314-1316.
Beinert, W. "Heilige Schrift." Beinert. 241-245.
Bissoli, C. "Bible and Catechesis in Light of the New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Bulletin Dei Verbum. Catholic Biblical Federation. 27 (2/1993), 3, 8, 13, 14.
Cazelles, H. "Ecritures Bibliques." Catholicisme-Hier Aujourd'hui Demain, Paris, 1952. 1318-1321.
Danker, F. W. "Biblical Literature." Eliade, vol. 2. 136-152.
Hartman, L. F. and others. "Bible." 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 2. 1966. 381-518.
"Orientations for Biblical Pastoral Ministry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Bulletin Dei Verbum. Catholic Biblical Federation. 28, (3/1993), 4-9, 13-17.
Hoheisel, K. and others. "Heilige Schrift(en)." Lexikon der Religion: Phaenomene-Geschichte-Ideen. Ed. H. Waldenfels. Freiburg: Herder, 1987. 256-273.
Sarna, N. M. "Hebrew Scriptures." Eliade, vol. 2. 152-173.
Siger, L. P. "Manuscript Illumination." Eliade, vol. 9. 1966. 17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