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39|回复: 1

敬礼圣母的历史发展 《图书中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5 12: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岳云峰前言
    「今後万世为代都要称我有福!」(路一48)
    圣母的颂谢词中的这一节祷词,可说是一种先知性的预言,经历了几乎二十个世纪,在今天结束圣母年时来研讨敬礼圣母的历史,这无疑肯定了圣母的敬礼打从玛利亚被选为救主之母开始,世世代代相传下来从未间断过,会直至世界的末日。
    在第一讲题已经讨论过「敬礼圣母的圣经基础」,不必我再对这一先知性的祷词作重覆的发挥。我的讲题应是从「宗徒後期」直到今天,敬礼圣母是如何在教会历史中发展下来的。
    首先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反省的:究竟是「圣母学」引发了教会对圣母的敬礼,还是「敬礼」本身导引著神学的定位。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却是一个难以下结论的疑难。本来可以躲避这一问题,因为我们的主题是研讨有关「敬礼圣母」的种种问题,但是研讨会又冠有「圣母学」的名称,而且「敬礼」也实在离不开「圣母学」,它本身便是属於「圣母学」的范畴,没有「圣母学」的「敬礼」是非常危险的,根容易陷於迷信或其它偏差。
期性 如果从圣经的记载来看,有关圣母的章节显示出「神学的论证」与「敬礼」是一体两面,不容分
—497—
割。这以後的教会时期是否也如此呢?的确难以作一结论。因为有一个例子可以引起我们的顾虑:耶稣的义父若瑟在福音中虽然只扮演了一个次要的角色,但却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关系著圣言成人的奥迹性和玛利亚贞身生子的奇迹。可见若瑟不是多馀的角色,然而有关圣若瑟的敬礼在教会内却迟至第十世纪以後才开始,其理由未尝不是忽视了有关圣若瑟的神学论证?当圣若瑟的敬礼在教会开始後,就兴起了所谓的「若瑟学」。
当然,我们不能把圣母玛利亚和圣若瑟放在同一天秤上来衡量,;可是这正说明了神学性的论证同敬礼是不能分割的。为此,我也不想在这一问题上再费心事,所以我计划将「圣母学的发展」与「敬礼圣母的发展」一并介绍;最後还加上一个问题:就是近代有关「圣母显现的事件」略为一提,因为後者也是与敬礼分不开的,但又略与敬礼有著不同的性质。因为敬礼的兴起往往是发自信友们自动自发的行动,而「显现」则是完全来自「天上」的奇迹。
圣母学的发展
    由於本次研讨会的重点是在「敬礼」的发展,故此有关「圣母学」的演变只能作非常简洁的介绍,分为四个时期:
    一、教父时期。
    二、中古时期。
    三、近代时期。
四、梵二的道理。
—498—
    事实上,「梵二的道理」乃属於第三个讲题,所以我也只好把它省略不提,实际只分三个段落来介绍;  
一、教父时期
    依照圣经的记载,圣母学并非源於教父时期;只是继承了宗徒们的传统,为此从开始圣母学便与基督论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方便起见,我想作以下几点来分述:
    1、 最早的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教父:安底约基亚的主教圣依纳爵(死於一O七年)、圣儒斯定(这一OO—一六三年)、里昂的主教圣依助内(一四O—二O二年)。
    这三位教父在论圣母的道理中都有一共同点,那就是「童贞生子」。所持的理论是证明降生的圣言真的取了人性,但同时又以贞女生子彰显降生成人的基督亦是真天主的奥迹,所以是在为圣母乃「天主之母」的信理辅路。
    圣儒斯定和圣依肋内还从「童贞生子」引伸出圣母与众人得救的关系,基於「原始福音」,把圣母与厄娃作对比:厄娃由於「不信」而使人类堕落,圣母却因了她的「信德」而使人类获得救恩。由此兴起圣母「新厄娃」的名义。
是後,圣依肋内还强调圣母是「终身童贞」,乃是无玷的记号。戴尔多良(一六0——二二三年)虽为驳斥「幻象论」有功,但他只承认圣母是以贞身怀孕了耶稣,却不承认在耶稣出生时圣母仍是童贞。奥利振(一八五—二五四年)基於路加福音,虽承认圣母是终身童贞,并且还肯定了圣母乃「天主之母」,因为他强调圣母所怀孕的乃是「天主的圣子」;可是奥氏却认为圣母听了西默盎的预言後,她的信德可能基於人性的畏惧而有点瑕疵。
—499—
    2. 厄弗所大公会议(四三一年)奠定了玛利亚乃「天主之母」的信理。在此不必多费工夫。我们都知道在此届大公会议前有关耶稣基督的「性体」与「位格」的道理非常混淆。聂斯多利(四二八年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主张「二性二位」的谬论.只承认玛利亚乃「生育基督者」,避免「天主之母」的称呼。当厄弗所大公会义定断了「耶稣基督是人而天主」的信理,也就顺理成章地奠定了基督的母亲也是「天主之母」的真理,二十年以後,加彩东大公会议重申了「天主之母」的信理,但是用的乃「生育天主者」的字眼,因为这次大公会议中特别定断了基督的「二性一位」的信理。
    3. 教父的末期除了「天主之母」与「终身童贞」(六四九年在拉特郎大公会议中定断)二信理外,并对r「圣母荣召升天」的道理有了深入探讨。本来第四纪初就由圣厄比法提出对圣母结束尘世生活的疑问,即是对圣母死亡之奥迹的关怀,当时用「安息」代替「死亡」之说;而且也兴起了圣母「生日」的庆典,意即「荣进天国」。因而到了第八世纪东方教会就定在八月十五日为圣母升天的庆节。
    另外,克里岛的主教圣安德(六六O——七四O年)又兴起了「圣母之转祷」的道理。其实早在厄弗所大公会议前就有了这种论调,只是圣安德主教特别加以解释,阐明其神学意义:认为圣母的母性在天主的崇高与人性肉躯谦卑之间,行使著一种「中介」的职务。
    到了中古时期,可说是圣母学从东方转向西方的时代。其中的理由乃是因为初期的大公会议都在东方举行,并且东方神学家对圣母的敬礼比较热衷。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西方的几位伟大的教父,如:圣盎博罗削、圣奥斯定等人对圣母的道理有他们不可忽视的一只献,特别是圣母与教会的关系:比
—500—
如「圣母乃教会的典型」便是由圣盎博罗削所创导,再如「圣母无染原罪」的道理虽然在当时尚未确定,却由圣奥斯定引起了神学家的注意。
    中古时期由於经院神学的兴起,虽然对圣母学尚未系统化,仍旧脱离不了与基督降生奥迹的联贯性,但已经在幅度与深度上大有进展,在此不便详述,仅提出以下几个重点:
    1.论「满被圣宠者」的特恩a
    2. 圣母无染原罪的定论。
    3. 圣母的中介角色。
    4.圣母在救赎工程内的参与。
    5.圣母的神性之母的道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圣母的敬礼在这时期中发展快速,因而也影响了有关圣母教义的研究,足见二者是彼此相辅相成的。有关敬礼部份留到下一段再伸述。
二、近代时期
这一时期从宗教改革直到梵二时期。其中有许多问题牵涉到第三和第四主题,不得不省略,如此一来,可以发挥的范围不大;但是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倒是圣母学已从信理学发展到圣母的神修学;也可以说更是与敬礼有关,所以也就可以结束木题的第一论点:即圣母学在历史中的发展。表面看来似乎草率了一点;但本题原来就不是研究圣母学之发展.只不过是作为「敬礼」的一个不可少的陪衬而已.希望各位原谅!
—501—
圣母敬礼在教会历史中的发展
    「玛利亚,因为是天主的母亲;参与了基督的奥迹,由於天主圣宠的举拔,她只在圣子以下,高出一切天使世人以上,所以理当受到特别的崇敬。从根古老的时代,荣福童贞已被尊以『天主之母』的荣衔,信友们在一切危难急需中,都呼求投奔她的护佑。……这项在教会内经常存在的敬礼,虽具有绝无仅有的特徵,但对降生的圣言,对圣父及圣神的钦崇礼,仍然有本质上的区别,而且特别能促进这项敬礼。」
    这是从「教会宪章」第八章第六十六号中所摘录的几句话,其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敬礼圣母的神学基础、历史及功效等。但是,我之摘录此段的目的只为证明敬礼圣母的起源与教会的历史共悠久。这正是本题所要探讨的问题,但是由於资料繁多,我认为分成以下几个重点来分述比较醒目。
    一、圣母敬礼的最早证据
    二、圣母敬礼的发展。
    三、圣母神修学的兴起。
    就如前面引证梵二的文件所说:敬礼圣母在谈会内「具有绝无仅有的特徵」,这「特徵」除了超越一切「圣人敬礼」外,可说是多采多姿,敬礼的方式难以分门别类,故此在报导时恐难掌握,会有挂一漏万之虑,深望见谅!
一、圣母敬礼的最早证据
从神学的观点来论,圣母的敬礼应始於宗徒时代,有圣经的基础可以为凭;接著便是教父们的著
—502—
作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传承,在第一论点中已经提到过。现在应提出的是历史事实的论证。
    虽然「圣母学」与「圣母敬礼」难以辨别其优先性,但是从逻辑来推论,在初创的宗徒教会时期以宣讲「复活的基督」为主题,而紧接宗徒的教父们却有那麽丰富的「圣母学」,如果说当时没有圣母的敬礼存在实在叫人难以置信。因此我认为梵二肯定圣母的敬礼常存於教会内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圣母与基督奥迹是密不可分的。
    1.宗徒信经「生於玛利亚之童身」应是最基本的证据,这不但是信德的表达,而且在最早期的圣洗中也以此信理作为望教者领洗前应作的宣信,证明其信德的可靠,才可予以付洗。足见教会初期对圣母的敬礼已纳入礼仪中。
    2 最早的祈祷经文:如众所周知,最近(约一九三七年代)在英国曼彻斯特(Manchester)图书馆找到一张第三世纪的羊皮,上面写著「在你荫庇下」(Sub tuum Praesidium)经文,据说是教会最早所编写的经文。另外,第四世纪叙利亚的圣厄弗冷所撰写的救主诞生赞美诗几乎就是对童贞圣母的祷词,还有纳齐盎的圣额俄略述说犹丝迪娜在受到贞德的威胁时,曾经恳求童贞玛利亚来帮助她。总之,很多圣母学家皆肯定初期教会在困难中无论是团体或个人都会呼求圣母助佑乃是不争之事。尤其是罗马教难时期,在地窖的墙壁上留下了许多圣母像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为这种画像并非什麽艺术作品,却代表了宝贵的信德之心证,也就是一种祈祷,而且其特色都是与耶稣像画在一起。
3、圣母的敬礼除了祈祷外,也被教父引入教友生活,如:圣盎博罗削和圣热罗尼莫便在他们的训诲中,基於圣母「童贞生子」的奥迹,劝勉信友尊重洁德,并称圣母为「贞女之镜」。
—503—
4、最早的圣母庆节应是理「天主之母节」早在第四世纪在教会内便存在着一种普遍性的「诸圣节」(Panagia) 等到厄弗所大公会议後,便改名曰「天主之母节」。而且随之兴建许多以圣母为名的圣堂。如:厄弗所圣母大殿,全球最大的罗马圣母大殿。最後,罗马礼的感恩经中也加入了向圣母转祷的词句。
    不过,这期间也有人把圣母当作偶像崇拜的对象,於是圣爱比法便加以驳斥说:「我们应敬礼圣母,但是不能以崇拜天主圣三之礼敬拜之。」足见敬礼圣母的方式随时受到教会的关注,不至流入错谬。
二、圣母敬礼的发展
    提起圣母敬礼的发展,我们必须首先肯定东方教会在许多方面先於西方教会,特别某些庆节还是由东方传到西方的。所以在东西方的教会分裂後,「东正教」在天主教把「圣母无染原罪」及「圣母荣召升天」定为信理的时候略有微词,他们认为这是「启示的真理」,他们早已这样坚信这些真理;天主教另行定为「信理」有点多此一举。其实天主教也不是在定断了「信理」之後才接纳这些真理,只是为了信仰的规范,让信友在信仰上有所依归,更能深入认定圣母的奥迹。
    西方教会虽然在某些敬礼上后於东方教会,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教会在整个圣母敬礼上有所忽视,只是敬礼的方式与程度上略有不同;而且西方教会幅员广大,某些敬礼未能在各地教会完全采取或接纳划一步骤。
但是,我们也得承认,自中古时期圣母敬礼在西方发展快速,而且敬礼方式多元化,不胜枚举。即使在受到宗教分裂创伤之後也未减弱;甚至更为发展。近一百多年天主教颁   两个有关圣母的「信
—504—
理」,即前面所提到的「圣母绍染原罪」及「圣母荣召升天」其间还有「圣母同救赎者」及「圣母中保」的道理也曾受到特别重视.不只是教义性的,尤其是在敬礼方面。晨後最令人嘱目的应是梵二有关「圣母文件」从起草到定案.经过很多争论,结果被纳入「教会宪章」,并在颁发该文献时还由当时教宗保禄六世出乎意料地宣「教会之母」的称呼(据闻在文件中受到排斥?),不但没有遭到批评,反而受到分离教会的喝采?
    圣母敬礼一方面与教义有关,但另一方面却是受教会的外境使然,因而敬礼的发展多采多姿;随着不同地方教会的情势,敬礼方式更是具有独特的色彩。现在只能综合地分成不同的敬礼来介绍,很难按历史的进展来叙述,但并不排斥其可能性。
1、曾提到最早的圣母敬礼之一是向圣母的祈求助佑,这是理所当然的宗教情操;无可厚非,但到了修会兴起的时候,特别在第十至十五世纪期间.这些会士们除了某些需要外,由於对圣母的虔诚,编辑了许多赞颂性的经文用在他们的祈祷生活中,表达出对圣母的崇敬和孝爱,而且还内蕴著对圣母在天主救赎计划中的奥迹之怀念和感激。有些还是专为咏唱的。比如至今尚在夜祷结束时颂唱的「圣母赞歌」;「母后万福」(俗称「又圣母经」)、救主之母、万福天上母后、天上母后喜乐(复活期用)等。
另有一些描述圣母之美德的歌曲如:Ave Maris Stella (十一世纪)、Stsbat aMater (十三世纪)、Salve Mater Misericordiae (十三世纪) Tota Pulchraes(十四世纪)等(为熟悉的原故,恕我没有用译名)
至于一些非常熟悉的经文,如玫瑰经(十一世纪)、圣母经(十二世纪初)、三钟经(十三世纪)
—505—
圣母德叙祷文(约六世纪)也都是这时期的作品。但这些经文都有过修改或补充。如:「圣母经」的後半段的祈求据说就是由圣伯尔纳定(方济会士)所加;「玫瑰经」早在十一世纪为文盲的修士们当作「日课经」的一百五十篇圣咏颂念,後由圣道明及以後的该会会士编辑成今日的形式颂念;「三钟经」在开始时每天只颂念一遍,後由方济会会士为纪念救主诞生奥迹而每日早、午、晚颂念三次;「圣母祷文」更是慢慢加起来的,或是为了求恩,或是由於敬礼的增加,尤其是每次有了新的「信理」,才形成今天这样丰富的祷文。就连「又圣母经」也有过补充,据说由熙笃会始祖圣伯尔纳多补充了「吁,其宽哉…….」最後的经句。此外,教会还为圣母的不同庆节编有特别的弥撒经文和日课。
    2、 有关圣母的庆节也是圣母敬礼快速发展的一项。在教会初期,由於集中於宗徒及殉道者敬礼,教会并未订立独立的圣母庆节;但自从厄弗所大公会议(四三一年)定断了「天主之母」的信理後,第一个圣母的庆节便是「天主之母节」,前面已提到过,在此不必重复了。
    往後圣母的庆节便逐渐增多,往往是从某一地方教会发起对圣母的某一特殊头衔的庆典而推广到其它地区,最後甚至为教会训导权所接纳,定立为普世教会同庆的节日;当然也可能有相反的程序的。不过还是有不少圣母的庆节只限於某一地方教会,就如「中华圣母节」只在我国庆祝。为此,在梵二後圣母庆节改革之前,圣母的庆节超过了有关基督奥迹的庆节,几乎每月都有两个以上的圣母的庆节。当然这民俗的敬礼的最终目的也是导向基督并促使对基督奥迹的领悟和效忠基督。
随著礼仪革新,圣母的庆节也因此有所调整。在今天普世教会「礼仪日历」中所定的圣母庆节只有十五个了:四个节日、三个庆日、四个纪念日、三个自由举行,外加耶稣圣心节的第二天庆祝「圣
—506—
母无玷之心」。但属於自由学行的.不过各地所拥有的特殊敬礼圣母的庆节还是保留了,就如曾提到过的「中华圣母庆日」。除此.还有修会所拥有的特恩,能够庆祝修会自己所特别敬礼圣母的节日,就如方济会在八月二日举行「包俊古拉」节(Portiumcula)、慈幼会的「圣母进教之佑节」(五月廿四日)、遣使会「圣母显灵圣牌节」(十一月廿七日)等等。特别是圣母显现或古老传统的朝圣地当然也会保留他们的庆节。
    至於星期六的「特敬圣母日」、五月为「圣母月」、十月为「玫瑰月」还是保留。
    星期六特敬圣母是一个很古老的习惯。有两种传说:其一是相传耶稣死於星期五,他的门徒都逃散了,只有圣母相信其圣子在生所预言的复活。果真圣母在耶稣死後第二天——星期六——蒙受耶稣特别显现之恩。另一传说则认为圣子在圣母胎中「安息」过九月之久,旧约的安息日正是现在的星期六,因而此日与圣母怀孕耶稣有著特别的意义。并且无论是弥撒或日课都为这特敬日编有特别经文。当然,这种特敬圣母只能在「自由日」(却没有必行的「纪念日」、「庆日」或「节日」)才能举行。在同样的条件下,如:每月第一星期六,还可以特别敬礼「圣母无玷之心」,即按法蒂玛显现时圣母所发的讯息的要求举行「圣母无玷之心」弥撒。
五月特别敬礼圣母则开始於十三世纪末叶。其主要目的是要藉此敬礼使当时的一些源自罗马及日尔曼的外教传统庆典基督化。第十一(世纪已出版特敬 「圣母月」的书籍。圣斐理伯奈力(St. Philipneri)乃主要推动者之一。第十八世纪的罗马耶稣会士推行此敬礼最为热诚,并由罗马传到其它地区。多位教宗为推广此敬礼还颁发大赦。尤其梵二以後,教宗保禄六世於一九六五年更颁了「论五月」的通谕。
—507—
   玫瑰月(十月)则是教宗良十三世於一八八三年九月一日颁布的通谕中首先提到「玫瑰月」。这以後的十九年中,颁发了十六道文件论玫瑰经,并明令每个堂口於十月内每天应颂念玫瑰经。教宗保禄六世在「圣母敬礼」通谕也特别推崇此敬礼。
    3、建造圣堂也是敬礼圣母的表徵:全球各地究竟有多少冠以圣母头衔的圣堂或圣殿,恕我孤陋寡闻,不能提供出一个数字来。因为以圣母为名的圣堂时时都在增加,我相信圣母年更会增多这类的圣堂。有趣的是在中华民国的台湾教省七个教区的主教座堂除了台中与嘉义二教区外,其它五座皆是奉圣母为主保
    提起圣母的圣堂来,也能启示和激发信友对圣母的敬礼,因为以圣母为名的圣堂必然有其不可忽视的因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应数与圣母生平有关的圣堂或圣殿了,这只能在圣地才有,当然成了到圣地朝圣者所必去之圣所。只可惜因了宗教分裂或是战争的原故,有的并非属于天主教所拥有,有的则是从断垣残壁中重建,未能保存最原始的造型。
第二类该称是一些古老具有历史性的纪念圣堂,可说是教会的史迹证据,都有一段令人称奇的故事;这类圣堂特别分布在古老的信仰基督的国家内。
第三类可说是圣母显过奇迹的圣堂。这一类又可分为圣母曾经显现过的地方,有的则是圣母只是籍一次的灵迹或是多次的灵迹而被认为是圣所。这类圣所的确为数不少。
第四类应是所谓的朝圣地。这类圣母堂可说包括了前面所提到的所有圣所;但是还有一些却与前三类完全不同,只是为建堂者把这种类型圣堂命名为朝圣地,制造成一个祈祷气氛隆厚之地。号召信
—508—
友特别敬礼圣母,以祈祷、补赎为宗旨。
    第五类圣母堂可说与前面四类全不相同.只是为特别表彰对圣母的敬礼.也可能是为纪念前三类而命名:比如在台湾也有露德圣母堂,或法蒂玛堂,这纯为提醒信文记得圣母在露德或法蒂玛所发出的讯息,我们应遵循圣母的讯息。
    最後,还有些圣母堂是由受恩者为报答圣母应允了他或她们的祈求而建的圣母堂,甚至有的还是在祈求之前向圣母许下心愿要为光荣圣母而建堂。
总之,从建堂对圣母所表达的敬礼的确言犹未尽,难怪全球各地圣母堂之多无从估计,更是证明了圣母敬礼的普遍性。
以圣母为名的修会:圣母敬礼在天主教会内的普及的确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这种敬礼是那麽自然,几乎无法以固定的方式来限制它,故此其敬礼的方式才发展得那麽多采多姿,这无非说明圣母的敬礼如此表达出信友的用心,尽其一切可能来彰显对圣母的孝爱。尤其修会生活没有不以敬礼圣母为其善度奉献生活的典型的。还有许多修会是以敬礼圣母为其特殊的宗旨,修会的名称冠以圣母之名,其不同点在於著重圣母的某一德能或奥迹。据我所知,至少有六百多个男女修会是冠以圣母之名的
    五圣母敬礼演变成的「文化面」。因为圣母敬礼的方式难以估计,而且在公教国家内几乎「生活化」了,所以我愿将之归纳到一起;冠以「文化面」的特殊字眼,让我们理解到「圣母敬礼」并不一定是天主教领导阶层刻意所创立或塑造成的,往往是出自信友们的赤子心所固有的孝爱之情而引入生活的许多层面。无论是民俗或文艺,故此我称之为「文化面」。
—509—
    随著以圣母为名的修会的兴起,许多修会创立了「赞助性」的善会,无形中更是普及了对圣母的敬礼,比如「圣衣」、「圣牌」、「奉献」、「大赦」、「聚会」、「游行」、「祈祷」、「补赎」等等。
    另外无论是城市或乡间,由老百姓或地主建造一些像我们「士地庙」的小小圣堂;供奉若圣母像保护著居民或行路者,将市镇乡村奉献给圣母也不在少数;还有些大街小巷转弯的墙角安置若圣母像。几乎渗透入生活中,成了极自然的敬礼,深具民俗的特色。
    至於圣母敬礼在文艺层面上也相当普及。无论是文学、这乐、绘昼、雕刻,以圣母为题材的作品不在少数;在欧洲大城市有名的博物馆或圣堂内陈设著,显而易见地呈现了一种文化的特色。创作人的动机是否出自纯正的敬礼是另一个问题,但至少表达了圣母在他们艺术生活中的地位。所以这种圣母敬礼的方式称之为「文化性」一点也不夸张。
三、圣母神修学的兴起
如果用一句最普通的话来给「神修学」下一介说:「神修学乃是具有神学色彩的信仰生活之途径」;也可以说是信仰生活之体验神学化了。由此推论,「圣母神修学」应是敬礼圣母的神学。是否「圣母学」与「圣母神修学」就没有分别了呢?我想後者是属於前者的范畴,但後者毕竟是生活的体验,更具动态的和实际的特色,正是敬礼圣母的指南。在圣母敬礼发展得快速而普及後,如果没有神学家的匡正,难免在敬礼中不产生偏差和逐渐式微的现象。当然,教会的训导权常会监督著,但是神学家的干预不只是消极的批判,而且能发生积极的功能.促使敬礼更为正确和提升。尤其是「神修学」家不只扮演神学家的角色,而且他们往往是将自己对圣母敬礼的「新导向」公诸他人分享,并领
—510—
导敬礼圣母者迈向更具有深度的虔诚。为此.圣母敬礼在发展的同时,产生「圣母神侈学」可说是很自然的现象。
    有关圣母神修学可说是起於熙笃会创始人圣伯尔纳多(1090—1153年),其宗旨乃是劝勉修士们热爱圣母,中译本「圣伯尔纳多圣母学」(真理学会出版),其中有一部份更是他的讲道,包括四篇「童贞圣母赞」和「论万福童贞玛利亚的十二殊恩」。不过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圣人如此热爱圣母,但是当「圣母无染原罪节」传到里昂时,他却极力反对。情有可原的是当时「圣母无染原罪的道理」正是议论纷纷的时候。
    另外值得一提的乃是圣若望欧德(1601——1680)。他原来进入「演讲修会」,但他又出会另创「耶稣、玛利亚」会,俗称「欧德会」。他的名著乃「天主圣母的可奇之心」(台北慈幼卅版)。可说是对「圣母无玷之心」的敬礼。
    当然圣路易格尼雍(一六七三—一七一六年)的「圣母敬礼之真谛」(光启出版)更是无人不知的杰作。不过在今天来说此书容易引人议论,因为他套用基督论的观点来论圣母敬礼,让某些神学家认为太夸张。比如他创导了「藉著圣母、偕同圣母、在圣母内、为著圣母」的神修途径,势必经过一番解释才能明确,而且其宗旨特别强调内心化的敬礼。
    这以後直到今天,圣母神修学的书籍更是难以估计了;而且兴起了「圣母学会」,虽然不只是以研究圣母敬礼为宗旨,但也绝不会忽视圣母的敬礼之研究的。
圣母的敬礼曾在梵二以後为某些热衷於合一运动者所排斥,认为这是「合一运动」的障碍。但是教宗们仍旧诲而不倦,一再劝勉我们应热心敬礼圣母,并透过不同文件革新圣母的敬礼。特别当今教
—511—
宗若望保禄二世以身作则,自他就职之後无论是在其训言或文件中,常以向圣母祈祷作结,几乎成了定型的模式,因而带动了主教们予以效法。这种顺其自然的措施,又将圣母敬礼恢复了昔日的热诚,甚至进入新的境界。
叁、这圣母的显现事件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报导,在最近一百年中,圣母在各地的显现有三百多次。不管这数字的可信性有多大,至少其中最为可靠的有露德和法蒂玛两处已为教会所公认,最近的几位教宗都曾派过特使或亲自为临其境。至於在整个教会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这种事件不知有多少,但是为教会所公认的并不多。是否其它未受到教会公认的都是不可靠的呢?那又未必。如果真的不可靠,教会必然会予以取缔;至於不取缔的,也不被公认的,只能作私人的敬礼。由此可见教会对这事件的严谨态度了。
    所谓的「显现」在神学的说法上指的是一种「神视」,即一个仅凭人的经验所不能体验到的现象,由於此现象本身乃是一种超然的境界,是一种思宠的行动,所以是出自天主的自由恩赐。故也不相反自然,只是不受自然律的约束。这种「神视」虽然出自天主的能力,但天主往往也藉一受造之人「显现」,这就是在教会内所指的「圣母的显现」或「圣人的显现」。但其原动力还是天主自己,而不是圣母或圣人所能行的,圣母或圣人只是由天主所差遣。
既是如此,「显现」常是天主的一种标记,藉著圣母或圣人向一位或多位「神视」的证人传达一种讯息.这种所谓的证人被称为「神视者」,亦即当「显现」的事件发生时,虽然有许多的人亲临其境,除了「神视者」能体验到这种超然的现象外,其他的人什麽也感受不到。但是,这种「显现」却
—512—
会激起善男信女前往「朝圣」.无形中增强了「敬礼」的热诚。
    至於「圣母的显现」在最近一个多世纪来不但增多,而且激发了全球各地的教会之重视。除了能亲身前往朝圣者外,并且也振奋了各地的信友在自己的所在地按照圣母所发的讯息革新自己的信仰生活。教会之所以会承认某些「圣母的显现」,并非以教会「无误」的特恩来保证「显现」之事件的「绝对真实性」,而是由於「显现」的标记和讯息并不违背信仰和道德,并且有助於教会的内在革新,以及促使教会对拯救世界应尽的使命。教会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但不反对信友们对「圣母的显现」予以敬礼,而且准於公开的宣传。
    所谓的「讯息」并非新的「启示」,因为启示已经随著宗徒的去世而结束了,也就是宗徒们把在救主基督身上所完成的「救恩启示」已经报导完毕。「显现的讯息」只不过是对基督所启示了的加以解释,有助於教会在「时空」里鼓励信友予以生活化。当然「圣母的显现」对「圣母敬礼」可谓锦上添花。不过,这种「敬礼」是绝对不能随意创造的,必须在教会训导权的指示之下作「合法」的敬礼;尤其是严谨遵照「讯息」的内容去实践天主藉圣母所传达给我们的旨意。的确,藉著「朝圣」和了祈求,不少的信徒、甚至非信徒因圣母的转求而获得奇迹.但这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且不是敬礼「显现的圣母」最主要的宗旨。唯有遵照「讯息」去实践才是最真实的敬礼.促使我们向天主颂谢、赞扬、皈依!

    我个人认为「圣母敬礼」应是出自信友们的人性本有亲情.因为她不只是救主的母亲——天主之母.也是我们众信友的母亲——恩宠之母。我们在基督内被救,我们岂能与基督的母亲毫无情感可言?由圣若望宗徒从十字架下把圣母「接到自己家里」开始,教会也就从此敬礼基督的母亲为自己的母亲了。只是这种敬礼在教会的历史发展中有其不可忽视的因素和途径。综合本讲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作结:
    一、继承了宗徒们所传下来的宝贵敬礼,在最早的教父神学思想中就发挥了母子连心的美妙论证;连最早的大公会议也彰显这种因素,促成圣母敬礼的发展。
    二、随著教会的扩展,各时代兴起了对圣母敬礼的不同方式,所以圣母敬礼才如此多采多姿,特别是教会多难的时候,无论是内忧外患,更是热心敬礼圣母,整个教会历史都有痕迹可循。
    三、教会的礼仪受到非基督宗教的影响乃是不争之事,圣母敬礼也不例外,只是经过教会的适应,将之基督化,所以圣母敬礼中「民俗」的色彩也是免不了的。有些竟被提升至「艺术」境界.成了敬礼的「文化」特色。
    四、 修会的兴起,无论是男女修会无一不是特别敬礼圣母者。尤其某些修会更以敬礼圣母为「名」,他或她们在圣母敬礼的方式上有其不可忽视的推广功效,导致某些敬礼方式的普及化。
    五、从教父时期就开始了「圣母学」,及至中古时期又兴起了「圣母神修学」。二者在神学的领域中相辅相成地日益发展,使圣母敬礼更为兴盛。近百多年来.教会定断了「圣母无染原罪」(一八五四年)和「圣母荣召升天」(一九五一年)为信理,再加上梵二期间又宣称玛利亚为「教会之母」。这不只是「圣母学」的成就达到巅峰境界.也导致「圣母敬礼」更为稳固。
    六、最后,「圣母的显现」虽然来自「天上」.却对人间的「圣母敬礼」发生了印证的功效,更是坚定了信友们对圣母敬礼的信心;其「讯息」也成了敬礼圣母的「时代记号」:无论对个人、教会、世界都有不可忽视的警惕.促使我们效法圣母参与救主拯救世界的行列。这正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宣告一九八七年五旬节至一九八八年圣母升天节为「圣母年」的宗旨:在圣母的领导之下,准备迎接两千年的禧年;换句话说,由圣母来准备我们,将基督的救恩普传大地,开创救恩的第三个「千年」的时刻。
    「圣母敬礼」在「圣母年」结束後应更是加强,但也要负起效法圣母的使命,「因为玛利亚深刻地加入了救赎事业的历史,她似乎一身兼蓄并反映著信仰的重要内容,当她受到歌颂和敬礼时,同时也号召信友们接近她的圣子及其牺牲,接近天父的眷爱。」(教会宪章65号)
发表于 2011-3-16 16: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圣母敬礼」在「圣母年」结束後应更是加强,但也要负起效法圣母的使命,「因为玛利亚深刻地加入了救赎事业的历史,她似乎一身兼蓄并反映著信仰的重要内容,当她受到歌颂和敬礼时,同时也号召信友们接近她的圣子及其牺牲,接近天父的眷爱。」(教会宪章65号)

好!谢谢石子姐妹提供的宝贵资料,感谢天主和圣母,愿天主和圣母永受赞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5-1-22 1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