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evangels

我站在爱国会的边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7 13: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 发表于 2014-7-17 13:44
毛主席对鲁迅做了极为崇高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 ...


一、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他著作的红线鲁迅从少年时代就充满了祖的热爱,正是这些热爱驱使他追求新的知识,探索传统文化。鲁迅起先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东渡日本去学医,后来受到刺激,决心弃医从文,他要用文艺唤醒人民。
回国后就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阶级大搏斗中。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入透彻观察中国之现实,认识到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不搬掉这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不可能解放。为此他写了一系列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伤逝》、《药》、《风波》、《铸剑》、《非攻》、《理水》等。这些作品中爱国主义思想到处可见。“狂人”是寻求正理、要求改革而被迫害成狂人的战士,他彻底揭露了中国几千年来反动统治阶级的野蛮性和残酷性,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文明史就是“吃人”史。
《阿Q正传》以其深刻的思想、巨大的历史内容,性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作品,它已被译成几十种外文,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无价之宝。阿Q是个不觉悟的农民,他身上最显著的就是“精神胜利法”,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自以为是胜利者,并以此安慰自己。反动派依靠它来维护其思想上的统治,掩盖其现实中的失败,保护其并不存在的尊严。他们不仅用“精神胜利法”麻醉自己,同时也用它麻醉劳动人民,因此《阿Q正传》在当时不仅有重大的现实主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鲁迅的诗歌也同样洋溢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鲁迅的诗歌共六十二题七十九首。鲁迅用诗歌批判反动统治者,讴歌美好的将来,宣传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歌颂工农红军。在诗歌中我们似乎看见一颗伟大的爱国主义的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13: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 发表于 2014-7-17 13:44
毛主席对鲁迅做了极为崇高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 ...


二、鲁迅文学作品的民族性鲁迅文学作品首先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艺术上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最根本的问题是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特性。毛主席指出:“中华民族不仅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苦难的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极端穷苦和落后”,“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以上这些就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特征。鲁迅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与人民血肉相连,他深刻地了解民族的生活,历史及精神。鲁迅的文学作品在题材的选择上,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如《南腔北调集》,在主题的确定上,是遵奉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自觉地使自己的作品服从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人物的塑造上侧重于表现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揭露反动势力的凶残和丑恶,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在情节的提炼上,把矛盾和冲突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在细节的描写上,甚至小至阿Q的毡帽,也具有民族的特点。对反动势力的揭露,对灾难深重、酷爱自由和富于反抗斗争精神的中国人民的深厚同情,对人民的革命精神和觉悟的热切希望,在鲁迅的小说里是结合在一起的。所有这些,使得鲁迅的小说达到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高峰,而形成世界文学中独放异采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派的作品,为世界革命文学宝库增添了艺术珍宝,并为世界革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15: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 发表于 2014-7-17 13:46
二、鲁迅文学作品的民族性鲁迅文学作品首先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 ...

你都这样啦,苹果作为你的挚友也不给你咨询下医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16: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磨墨儿 发表于 2014-7-17 11:51
别扯了,
徐悲鸿除了会画马还会干吗?
鲁迅那是因为活在万恶的旧社会,要是现在,你试试,早就被精神病了 ...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鲁 迅(1881-1936)

  男,汉族,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县人。文学家。

  鲁迅早年就读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赴日本留学学医,后放弃医学救国思想,为改变国民精神转而志向文学。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结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1926年参加北京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8月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离京,先后在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到上海,不顾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迫害,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30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常务委员,与瞿秋白一起领导左翼文艺运动。1933年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与宋庆龄等一起为营救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而斗争。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作品,如《祝福》、《阿Q正传》、《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17: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 发表于 2014-7-17 16:22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鲁 迅(1881-1936)



抗日名将张自忠曾是降日急先锋
发布时间:2011-07-08 作者:顾克美

  自收藏红军长征史资料专题以来,家中收藏开国将帅的书越来越多。有一个现象已经引起我的重视,就是不少开国将校们自己印刷自己的回忆录或者文集。为何自己印刷?一是审查关过不去。这些文集或者回忆录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与当前形势不太相吻合。二是作者们不愿意随波逐流,不愿意委曲求全,不愿意修正自己的观点,坚持还原真实历史面貌。一个肯定不出,一个肯定不修改,于是自印本便出现了。

  昨天就读到开国大校刘昭自己出版的文集《刘昭文集》。百度了一下刘昭,可惜的是,叫刘昭的多得很,但是却没有开国大校刘昭的点滴文字。从这点看,便看出目前中国出版环境相当糟糕。老百姓想看到真实的历史,太难了,太不容易了。

  读完刘昭文集,特别感兴趣的是,刘昭特别始终坚持一个观点,抗日名将张自忠实际上曾经是一名降日急先锋。刘昭大校在《刘昭文集》中,以大篇幅多角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后人,抗日名将张自忠实际上曾经是一名降日急先锋。这便是真实的历史。现在看来,还原历史真实,需要做很多工作,阻力太大。

  张自忠生于1891年,山东人。他出生时,中华民族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抗战期间,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枣宜,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于抗战相持阶段之1940年,年仅49岁。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发动侵华战争。29军奋起抗战。在许多历史资料书中,都有张自忠被称为汉奸和备受责难的记录。但是,张自忠当时是不是汉奸呢?这就得熟悉与清楚“七七事变”的历史。毕竟,所有指责张自忠为汉奸的证据,均出现在这一段时期。当时,张自忠任29军38师师长兼天津市市长。

  《刘昭文集》作者刘昭大校,1909年出生于地主家庭,1926年冬,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黄埔第五期)。1932年任北平抗日团体联合会义勇军青年部长兼抗日义勇军大队副大队长。1932年被抓进草岚子监狱,与薄一波、安子文、杨献珍等一起进行恢复自由斗争。1936年出狱。1937年春,成为29军38师学兵队学兵。参加了“七七事变”中南苑主战场的保卫与突围战斗。所以,他作为“七七事变”的亲历者,他在书中一直以这一身份,来证明当年张自忠的汉奸行为。

  我们看第一次刘昭大校为何要证明张自忠是汉奸的原因。

  李惠兰教授写了《七七事变前前后后》一书,论述了当年张自忠投降日本的所做所为。但是,当时有许多人站出来,反对这一说法。张自忠之女张廉云更是接受不了,强烈抗议张自忠将军是投降日本之说法。林治波还专门撰写《七七事变前前后后》的评论文章。最终,李惠兰等人又写了《驳林治波先生对《七七事变前前后后》的“评论”-“逼宫”与“临危受命”》。

  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所编《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查到,“香月细目”的中方签字人是张自忠和张允荣。这就暴露无遗地告诉我们,张自忠投降日本是没有问题的。“香月细目”主要有七条,1。彻底镇压共X产X党的策动;2。对双方合作不适宜的职员,由冀察方面主动予以罢免;3。在冀察范围内由其他各方面设置的机关中有排日色彩的职员予以取缔;4。撤去在冀察的蓝衣社、CC团等排日团体;5。取缔排日的言论及排日的机关,以及学生的排日运动;6。取缔冀察所属各部队的排日教育及排日运动;7。撤去北平的37师,由冀察主动实行之。。。。。。。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穿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张自忠签订了卖国条约,得到了日本人的应允,可以取代宋哲元任北平市市长和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只在天津是不能完成“香月细目”规定的内容。张自忠就于7月25日私自离开自己的“防地”天津,来到了北平。不和军长打招呼,不向军部报到,一头扎到一群亲日分子中间,阴谋策划如何来执行“香月细目”,以谋求日本人的欢心。7月27日29军军长宋哲元拒绝了日本的最后通谍,发出了自卫守土通电。28日在北平铁狮子胡同宋和张维藩、秦德纯、冯治安共同研究作战时,张自忠闯入和宋发生了争吵,逼宋离开北平。当晚,宋带领张、秦、冯离开了北平。张自忠成了北平代市长和冀察政务委员会代委员长。本来,宋可以在北平多呆几日即可完成蒋介石交给的防守平津冀察的任务。张自忠这一逼只好仓促离开北平。28日晚宋哲元出西直门时,给天津38师副师长李文田发了出击令。李文田、李致远、马彦CHON等人发表了“誓与天津共存亡,谍血抗战,义无反顾”的誓言。率领38师全体官兵身带大饼,于29日凌晨2时开始出击。兵分两路,一路直取海光寺日本驻屯军司令部,一路杀向东局子日本飞机场。双方激战了15个小时,给日方以重创。当时日本人认为张自忠已在掌握之中,就把主要兵力集中到北平,没有想到38师的这一出击使日本人受到很大的损失。立刻找张自忠让其下令38师仃止开火。张给李文田打来“和平有望”的电报,李即下令仃火。至29日下午,战斗仃止。李文田率38师官兵向在保定的29军军部报到。天津的警察4000余人全部被日军缴械投降。在北平当上市长和委员长的张自忠,立即下令将冀察政务委员会中的有抗日色彩的委员全部换成亲日的委员,将北平市公安局长换成大汉奸潘毓桂,将北平置于日本人的控制之下,促使阮旅降日。25日时还曾盗用宋的名义,准备将37师撤离北平。大家看一看,张自忠的这些所作所为是不是汉奸行为,是不是卖国行为。张自忠在北平任职只不过一周左右,却做下了日本人做不到的许多事情。38师这一打,日本人一看,张自忠并不能再控制住38师,认为张再也没有利用价值了,就不再理睬张了,亲日分子也不再理他了。张只得仓忙逃离北平。

  刘昭于1999年2月23日以90岁红军老战士的身份,在《北京档案史料》刊出他对《驳林治波先生对《七七事变前前后后》的“评论”-“逼宫”与“临危受命”》争论的看法。刘昭坚持说张自忠将军当时就是投降日本人的主和派。同时,他还认为李写的《七七事变前前后后》一书,是一本真实全面记述“七七事变”史事的好书,但在对张自忠问题上遭受非议和诋毁,是很不公正的。

  我们再来看看刘昭大校第二次站出来公开表白张自忠是主和投降派的原因。

  1960年,周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全国文史工作会议。在会上提出要将“三亲”材料写出来。当时原二十九军领导何基沣、戈定远、吴锡琪等五人,他们在二十九军工作多年,对张自忠将军的历史及在抗战初期的所做所为十分了解,共同写出了“七七事变纪实”一文,发表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第一辑第一篇,文中对张将军在七七事变前后的做为有着深刻的描述。张自忠就是被日寇拉拢利用的亲日主和派,为日本人服务,还迫使29军军长兼冀察政委会委员长宋哲元交出权力,使日本兵不血刃占领北平,致使北平人民遭受八年亡国奴之苦。但是,1999年底最新再版的《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第一卷中第一篇何基沣、戈定远、吴锡琪等五人“七七事变纪实”一文,却被用偷梁换柱的手法,作了五处重大删改。这下,刘昭大校不乐意了。刘昭以91岁红军时期老战士原29军老战士的身份,于2000年2月2日写出“七七事变”历史不容篡改一文。实际上,刘昭强调的是,当时张自忠就是亲日投降派。

  所以说,各方面的证据确实表明,张自忠当年就是投降日本的急先锋。但是,张自忠将军能够勇于改过自新,以死报国,于1940年枣宜会战中牺牲。为有牺牲多壮志。这时候,我们确实应该悼念与怀念张自忠将军。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历史毕竟是真实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17: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 发表于 2014-7-17 17:00
抗日名将张自忠曾是降日急先锋
发布时间:2011-07-08 作者:顾克美

“七七事变”历史不容篡改

  刘昭

  日寇侵华,攻克南京,屠杀南京人民30万,这是历史事实,铁证如山,日本历届政府均予承认。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了和平,才不咎既往,愿结为世代友好邻邦,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思悔改,不断兴风作浪,否认侵华罪行,修改历史教科书和宪法,自愿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要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今年1月23日,一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竟然在大阪集会,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说是“弥天大谎”,这决不能掩盖其滔天的历史罪行,反而欲盖弥彰,正足以暴露其新的侵略野心,这必然要引起中国及深受日寇侵害的东南亚各国的高度警惕和最严厉的声讨和谴责。

  日寇侵华不止在南京屠杀30万中国人,在各地总计有三千万人,否认南京大屠杀,难道否认得了残杀三千万中国人民以及在东南亚各国的大屠杀?!

  日寇在“9.18事变”后,在我东北屠杀我多少人?

  在“七七事变”前后,在平津、华北残杀我多少人?

  我1937年1月由北平市委派往29军,为了争取29军抗日做下层兵运工作,任南苑兵营支部书记,先在38师当学兵,后在军部参谋训练班当学员,亲身经历了“七七事变”,日寇最后进攻南苑,亲身参加了南苑战斗。在日寇的屠刀下,白河浮尸累累;在与日寇的激战中,29军伤亡过半,我们参训班120人,只剩下30来人。

  这一笔笔的血债是中国人民决不会忘记的!

  同时我们29军老战士要提醒日本右翼势力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国军队是不可轻侮的,29军就是凭大刀在长城和卢沟桥杀的日本鬼子惨败。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60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第一篇《七七事变纪实》一文,是原29军110旅旅长何基沣(中共党员,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邓哲熙、戈定远、王式九、吴锡祺等五人应周恩来总理示意,撰写共同经历,且经过周总理审阅过。在这篇文章里他们用亲身经历,详实地记述了“七七事变”中,日寇如何拉拢,利用亲日主和派为其效命,配合军事侵略,最后迫使29军军长兼冀察政委会委员长交权,兵不血刃占领北平,致使北平人民遭受八年亡国奴之苦。

  “七七事变”,29军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坚决抗击日寇,打响了全民抗战的第一枪,也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所以这一篇《七七事变纪实》是对我中华民族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具完整性,真实性的教科书,对警惕日本以及世界极右翼势力的抬头,有着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但是我们发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底最新再版的《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第一卷中第一篇何基沣、邓哲熙、戈定远、王式九、吴锡祺等五人写的《七七事变纪实》,却被用偷梁换柱的手法,作了五处重大删改:(详见附件一)。

  这样的删改决不是如所说的:“只作了一些技术性和不合时宜的节段的删除”,而是带有极明显的偏向性和政治性的删改。据了解,是张自忠之女张廉云强行要求文史出版社这样删改的。

  这样的删改就是为日寇掩盖和否认了在“七七事变”中的狠毒政治进攻,就为张自忠在“七七事变”中的主和亲日、附日的行径作了掩盖,而且把张自忠美化为“临危受命”,“代人受过”的英雄,把决心最后守城一战的宋哲元将军丑化为临危脱逃、舍车保帅、不忠不义的败将罪人,这是对英勇抗战的29军的侮辱,我们29军抗日老战士决不容许!

  这完全是在篡改“七七事变”历史。

  不管动机如何,在客观上是与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篡改侵华历史的倒行逆施遥相呼应,互相配合。

  这样篡改的《七七事变纪实》,是非不分,忠奸颠倒,将何以垂教后世?!且将极不利于社会的团结稳定,极不利于爱国主义的大团结,极不利于团结争取台湾国民党军政人员(包括29军将士),促进祖国的大统一。

  我是29军老战士,是“七七事变”史实的活的证人,我有责任澄清“七七事变”历史,要求有关领导部门,对篡改《七七事变纪实》这样重大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和查处。对新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第一卷予以封存改正后才准许发行,否则将在海内外造成巨大的恶劣影响!

  最后,我们29军老战士要严厉警告日本一小撮右翼势力,不要忘了历史教训:侵华给中国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不要玩火,现在的中国已不是旧时贫弱无飞机无坦克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强大,不仅拥有核武器等先进装备,在朝鲜、越南战场,我们打败过美霸,,谁再敢来侵略,定叫它碰得头破血流!

  91岁红军时期老战士

  原29军老战士刘昭

  2000年2月2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17: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 发表于 2014-7-17 17:03
“七七事变”历史不容篡改

  刘昭

附件一:《七七事变纪实》被大篡改5处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2000年重印发行)】

  对1960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一篇《七七事变纪实》原文,有五处作了重大的篡改:

  1,第5页第9行后,在“从29军上层寻找可被利用的对象,作为效忠日寇主子的资本”后,删去:“他们窥视到张自忠在一些名义,地位,权利等问题上对宋有所不满,于是趁机包围张自忠,并且在张与日寇之间拉上了关系。这就使得张自忠一步一步地陷入了他们的圈套,成了被他们利用的工具”。

  2,第18页12行,在“和平解决总不至有问题”后,删去:“不过他对汉奸包围张自忠情况已耳有所闻,所以在他离津回平之前,叫张自忠留在天津,不让他去北平”。

  3,第21页第2行,在“先后与敌接触”后,删去:“此时忽接张自忠由北平发来电报:谈‘和平有望’,但是各处已在激战中,亦无从制止。这时天津的战况是:海光寺已被我包围,因工事坚固,急切难于攻下;天津总站已经光复天津东站,将敌人包围在一个仓库中;东局子飞机场仅攻战一部分,指挥部自接到张自忠电报后,即命停止军事进攻。”

  4,第21页17行,在“被动挨打的地步”后,删去最关键重要的一大段:“宋哲元在通电表示守土自卫的决心之后,一方面进行了守城的军事布置,一方面催促孙连仲、万福麟两部迅速北上。这时孙,万两部已开至以北,先头部队且已到达离北平不远的良乡一带。在这个时机,如果采取紧急步骤,进行统一布置,集中兵力,相机出击,就能予敌以重创。但冀察内部矛盾,又引起了一个突然的变化。

  七月二十五日,宋哲元忽然接到张自忠来平的报告,甚为愕然,并说:我叫他留在天津,他来北平干什么?张到平后,受到汉奸张壁、潘毓桂等的包围,很少与外间接触,忽于28日下午3时许,前往见宋,并对宋表示:如果委员长暂时离开北平,大局仍有转圜的希望。至此,宋已明白了张的意图,于是决定立即离平,并派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市市长。宋于当日夜即偕同冯治安、秦德纯、张维蕃等离平赴保定。”

  5,第21页倒数第2行,删去:“从这时起,他才清醒地认识到了日寇汉奸的愚弄,对日寇恨之入骨,后来终于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以身殉国。”

  刘昭 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0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 发表于 2014-7-17 13:44
毛主席对鲁迅做了极为崇高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 ...

武则天对来俊臣也有精彩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07: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 发表于 2014-7-17 17:05
附件一:《七七事变纪实》被大篡改5处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2000年重印发行)】

弱弱的问一句——抗日的主力部队是哪个噻???共党抗日的主要战役是哪个?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毛主席他老人家领导的秋收起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09: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磨墨儿 发表于 2014-7-18 07:24
武则天对来俊臣也有精彩评价。

毛泽东常常称“马、恩、列、斯、鲁”,把鲁迅和马列主义伟大导师并列在一起。
毛泽东说:“中国第一个圣人不是孔子,鲁迅是第一个圣人,我是圣人的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09: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磨墨儿 发表于 2014-7-17 11:51
别扯了,
徐悲鸿除了会画马还会干吗?
鲁迅那是因为活在万恶的旧社会,要是现在,你试试,早就被精神病了 ...

鲁迅向来反对“赤膊上阵”,反对快意一时却输光老本的牺牲,他主张“壕堑战”,主张在保存自己前提下的“韧性的战斗”。所以,对于当局以“通缉”方式发出的警告,他不会毫不介意。曹聚仁曾这样说到鲁迅:“我以为他是坐在坦克车里作战的,他先要保护起自己来,再用猛烈火力作战,它爬得很慢,但是压力很重。------毕竟他是绍兴师爷的天地中出来,每下一着棋,都有其谋略的。”
仅仅明白当局在警告自己要注意分寸还不够,还要明白这“分寸”到底在哪里。不指名道姓地公开批评蒋介石,就是鲁迅所理解的一种“分寸”,一种“限度”。在鲁迅看来,如果自己指名道姓地公开骂蒋介石,当局就不得不采取某种实际的行动,即便不捕不杀,也要让自己在国内无立足之地,至少在上海不能安身。
1930年5月7日晚,鲁迅应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李立三之约,往爵禄饭店与李会面。李立三对鲁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你在社会上是知名人物,有很大影响。我希望你用周树人的真名写一篇文章,痛骂一下蒋介石。”鲁迅当即回绝:“文章是很容易写的。不过,我用真名一发表文章,在上海就无法住下去,只能到外国去当寓公。”可见,在鲁迅看来,一旦用真名发表过于激烈、过于直白、指名道姓地骂蒋介石的文章,就越过了当局的容忍限度,就等于是跳出了“壕堑”、爬出了“坦克车”,就是在“赤膊上阵”。而不愿意走到这一步,也是符合鲁迅一惯的处世方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0: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 发表于 2014-7-18 09:36
鲁迅向来反对“赤膊上阵”,反对快意一时却输光老本的牺牲,他主张“壕堑战”,主张在保存自己前提下的“ ...



毛对知识分子——鲁迅不过是其典型代表——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那就是:要么闭嘴,要么做囚徒,在他的“圣人”事业面前,一切阻力都必须彻底清除,即使他从前推崇备至的鲁迅也不例外。不过,对于鲁迅,由于他已是不会说话的古人,不会对现政权再做批评,而且他的“斗争精神”还在现实中发挥作用,毛没有必要对他展开形式上的讨伐;相反,只要将鲁迅那“须仰视才见”的高大形象置于自己的权威之下,烘托之效立刻显现。毛将历经无数惊涛骇浪而炼就的炉火纯青的斗争谋略驾轻就熟地再运用了一次。果然,这一目标在“文革”初期就按照毛的愿望顺利实现了。

196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30周年纪念日,毛亲自掌控的《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发表了纪念社论。《红旗》杂志社论以《纪念我们的文化革命先驱鲁迅》为标题,写道:“鲁迅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在于他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比崇敬和热爱。……他始终坚定地跟着毛主席走,勇敢地捍卫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人民日报》则在《学习鲁迅的硬骨头精神》的社论中写道:“我们学习鲁迅,就要像他那样,在斗争中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的灵魂,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迎着斗争的暴风雨奋勇前进!”这两篇社论精神高度一致。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将鲁迅与毛泽东在历史上的关系完全改变了,鲁迅不再是开一代风气的先觉者,不再是毛泽东的精神先驱,而成了热爱领袖,活学活用领袖著作的先进典型,成了毛泽东麾下“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刻听从领袖召唤,领袖指向哪里就战斗到哪里的文艺小卒。

这个格局的形成受到两个关键人物的推动。一是郭沫若。郭在历史上曾与鲁迅展开论战,被鲁迅称为“才子加流氓”,但在新政权建立后逐渐被捧为文化班头,鲁迅之后的“又一面光辉旗帜”。郭沫若发表题为《纪念鲁迅的造反精神》的文章,说:“鲁迅愿意把毛主席和毛主席的亲密战友‘引为同志’而能‘自以为光荣’,在我看来,这可以认为是鲁迅临死前不久的申请入党书。毛主席后来肯定鲁迅为‘共产主义者’,这也可以认为鲁迅的申请书已经得到了党的批准。”一个提交申请,一个批准申请,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在这位大才子笔下已经清晰地出现了。然后,郭氏又以鲁迅生不逢时的不幸及自己生逢其时的幸运托出毛泽东的伟大:“今天我们的时代比起鲁迅在世的当时,在一切条件上都有天渊之别了。我们每一个人差不多都有毛主席语录、毛主席选集、毛主席的诗词。入目有辉煌的成绩,入耳有浩荡的歌声。我们还可以亲眼看到毛主席,亲耳听到毛主席的指示。我们是多么幸运啊!”最后,郭氏以设想的形式巧妙地将鲁迅置于毛泽东麾下:“鲁迅如果活在今天,他会多么高兴啊!他一定会站在文化革命战线的前头行列,冲锋陷阵,同我们一起,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踏出前人说没有走过的道路,攀上前人所没有攀的高峰。”郭沫若不愧为嗅觉灵敏的政治家,才华横溢的文字高手,贬抑与吹捧之间做得不露声色,一气呵成,手法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

另一位是鲁迅的遗孀许广平。对许广平来说,她在建国以后显然已从毛对以往思想文化权威的攻势中体会到一种趋势。早在“大跃进”运动中,毛泽东就对马克思发出了挑战。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号召对马克思:“不要怕嘛,马克思也是两只眼睛,两只手,跟我们差不多,无非是脑子里一大堆马克思主义。但是……我们做的超过了马克思。马克思没有做中国这样大的革命,我们的实践超过了马克思。”这里的“我们”实际含义是“我”,即毛本人。在这样咄咄逼人人的事态面前,许广平不可能不明白,保护鲁迅的最好办法,就是主动地、知趣地让曾经被毛誉为“圣人”的鲁迅甘拜下风,以免遭遇被贬黜的尴尬。所以,1966年10月她在题为《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着鲁迅》的文章中写到:“毛主席称赞鲁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将,但鲁迅总是以党的一名小兵自命……鲁迅一生所遵奉的命令……是党和毛主席的命令。他努力学习和掌握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党的方针政策……”,“鲁迅对我们最敬爱的毛主席是无限地崇敬和无限热爱……鲁迅的心,向往着毛主席,跟随着毛主席,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是鲁迅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战无不胜毛泽东思想,在当时就是鲁迅和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的最高指导原则。而鲁迅则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在文化战线冲锋陷阵的一名最勇敢的战士,一名伟大的旗手。……毛泽东思想的阳光,指引和鼓舞着鲁迅成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这样浅显易懂的“文革”语言,表层上展现的是具有典型时代特点的恭敬与虔诚,而在本质上则是主动地退避三舍,以求保全鲁迅。中国有句古语:“识时务为俊杰”。许广平“贬抑”心爱的鲁迅当然是“识时务”之举。在当时大调子已经定下的环境氛围中,除了随着时代的音符唱下去,唱出“主旋律”,还有其他选择吗?即使心有不甘,但如之奈何?但在客观上,许广平以鲁迅代言人的特殊身份贬抑鲁迅,以烘托毛的权威,其效果是他人难以比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0: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 发表于 2014-7-18 10:05
毛对知识分子——鲁迅不过是其典型代表——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那就是:要么闭嘴,要么做囚徒,在他的 ...



保护鲁迅的最好办法,就是主动地、知趣地让曾经被毛誉为“圣人”的鲁迅甘拜下风,以免遭遇被贬黜的尴尬。所以,1966年10月她在题为《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着鲁迅》的文章中写到:“毛主席称赞鲁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将,但鲁迅总是以党的一名小兵自命……鲁迅一生所遵奉的命令……是党和毛主席的命令。他努力学习和掌握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党的方针政策……”,“鲁迅对我们最敬爱的毛主席是无限地崇敬和无限热爱……鲁迅的心,向往着毛主席,跟随着毛主席,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是鲁迅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战无不胜毛泽东思想,在当时就是鲁迅和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的最高指导原则。而鲁迅则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在文化战线冲锋陷阵的一名最勇敢的战士,一名伟大的旗手。……毛泽东思想的阳光,指引和鼓舞着鲁迅成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这样浅显易懂的“文革”语言,表层上展现的是具有典型时代特点的恭敬与虔诚,而在本质上则是主动地退避三舍,以求保全鲁迅。中国有句古语:“识时务为俊杰”。许广平“贬抑”心爱的鲁迅当然是“识时务”之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 发表于 2014-7-18 10:11
保护鲁迅的最好办法,就是主动地、知趣地让曾经被毛誉为“圣人”的鲁迅甘拜下风,以免遭遇被贬黜的尴尬 ...

文革初,许广平发表纪念鲁迅讲话《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着鲁迅》:
鲁迅总是以党的一名小兵自命。他把自己的革命文学叫作“遵命文学”。鲁迅一生所遵奉的命令,是革命人民的命令,是无产阶级的命令,是党和毛主席的命令。鲁迅对我们最敬爱的毛主席是无限地崇敬和无限地热爱。(《红旗》1966年第14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0: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磨墨儿 发表于 2014-7-17 11:51
别扯了,
徐悲鸿除了会画马还会干吗?
鲁迅那是因为活在万恶的旧社会,要是现在,你试试,早就被精神病了 ...

《炎黄春秋》 2009年06期



毛泽东棋局中的鲁迅——从“假如鲁迅还活着”说起
张绪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3: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磨墨儿 于 2014-7-18 13:26 编辑
自由 发表于 2014-7-18 10:31
文革初,许广平发表纪念鲁迅讲话《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着鲁迅》:
鲁迅总是以党的一名小兵自命。他把自 ...

你还是说说鲁迅偷看弟媳妇羽太信子(日本人)洗澡的故事更吸引人注意。抗日,你懂得周作人的亲笔绝交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3: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 发表于 2014-7-18 10:31
文革初,许广平发表纪念鲁迅讲话《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着鲁迅》:
鲁迅总是以党的一名小兵自命。他把自 ...

阅墨抄——《周作人致鲁迅绝交信》鲁迅先生:
    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   作人

   



周作人后来还说过,我也痛惜这种断绝,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人总只有人的力量。

    这封信,包含着一个秘密,那就是兄弟二人为什么决裂,至今也无确切的事实,但有一点,如周作人所说,历史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诉人们又要这样了,在痛惜这两兄弟断绝的时候,作为读者的我,倒是很喜欢周作人最后的话,愿你安心、自重。因为这包含了一切断绝的秘密,那就是你,不够安心不够自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3: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磨墨儿 于 2014-7-18 13:24 编辑
自由 发表于 2014-7-18 10:11
保护鲁迅的最好办法,就是主动地、知趣地让曾经被毛誉为“圣人”的鲁迅甘拜下风,以免遭遇被贬黜的尴尬 ...

鲁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这是周作人1923年7月18日写给胞兄鲁迅的决裂信。言简意赅,立意有三:一,你的行为,我已察觉;二,对你宽容,不加责难;三,今后自重,别再来犯。从此之后,周作人的心灵和家园都对鲁迅死死关闭。这是为何?


鲁迅有两个弟弟,周作人比他小4岁,周建人比他小8岁。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新街口附近的公用库八道湾11号,花了相当于人民币3500元(装修费不算),为全家买了一所大宅院。这用去了鲁迅几乎一年的工资,当时鲁迅月薪合600人民币(不包括稿酬)。这年12月,鲁迅回乡卖掉绍兴旧居,偕母亲鲁瑞、妻子朱安进京,从此跟作人及他的日本妻子信子以及建人同住这座宅院。 四年之后,1923年的7.18,成为两人的决裂日。7月3日,两人还同去过东安市场,到了7月14日,见鲁迅日记所写:“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以往,鲁迅家族的人都是聚在一起吃大锅饭,他突然改吃独食了,家里肯定有异事发生。要知鲁迅尤擅得理不饶人,且好絮絮责人,独对此事一生缄默,内里似有隐情不变亮出。而周作人同天日记,亦无记载。到了7月17日,周作人终于知道鲁迅所为,在当天日记中录下涉及跟鲁迅决裂的十来字,后觉不妥,便“用剪刀剪去了”(见《知堂回想录》之不辩解说)。


又经一夜思考,周作人的情绪由震惊、愤怒趋向平静,但以他对鲁迅性格的了解,此事绝不能以沉默来听之任之,他要给这位多年以来一直以兄长和家长自恃的人,显示自己人格尊严的明确信息。所以,来到7月18日,鲁迅便接到了周作人的这封信,一封信斩断了两人的兄弟之情,也封住了两人的解释之口,给现代文学留下一个永久谜团。而鲁迅日记对此竟然一字未提,他在躲避此事,竟不敢像个爷们一样面对此事。日记并非给人看的,而是写出来给自己解气的,可性喜负气的鲁迅竟不留一字。 让我们去周作人的决裂信中寻些蛛丝马迹。信之开头直呼“鲁迅先生”,口吻已是冷漠之极,形如对待路人,小弟与长兄兼家长之间的关系完全扯平。“我昨天才知道”,这一句暗伏杀机,可见以前不知道,那必是有关人格尊严的事件。“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既然我现在知道了,相比你也明白了,你应该知道我知道什么了,没必要在此披露了,以免大家难堪,我周作人给足你鲁迅面子。所谓“过去的事”,说的是昨天刚得知的那种事,似不止一次,且持续较长。


“不是基督徒”这句,道出自己不能像个教徒那样忍辱负重,宽恕此事。“尚能担受得起”,足见此事重大,对周作人算个大伤害,需要以意志来“担受”。“不想责谁”,此言相当微妙,这里的谁,既可暗指鲁迅,又暗含一个巴掌拍不响之意,貌似涉及双方,会不会自己的日本老婆信子也有一定的因素?周作人何等洞悉人性,自知这类复杂曲折事情,若想犁清细节,无异再辱一回。


“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以俯瞰姿态,带着无奈悲悯,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他周作人,更是受辱方,自在可怜之中。“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可见此事对他从前美好的冀望具有毁灭一击,周作人能不颓吗?他本是手不释卷、目不窥园的一介书生,不料后院出丑,自己的媳妇红杏不出墙,也在门口探一头,美梦粉碎,心寒呀!这“真的人生”,便是周作人对现实的猝醒,在“真的人生”中,梦没办法再延续下去了。于是他“订正思想”,改变自己以往过于理想化的幼稚,加入到“新的生活”,这新生活即是对鲁迅、对人生、对鲁氏大家庭的重新审视,过去的看法已绝然改变,跟鲁迅的决裂已迫在眉睫。“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这是给鲁迅下的免战的战书,要将兄长彻底逐出自己的生活。这已明确告诉鲁迅,后院就是你的禁区,你不可越雷池一步。周作人在这里要捍卫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绝不容许大哥插足,这是否意味着鲁迅已然涉足周作人的私生活了?


最后,劝诫鲁迅要“安心,自重”,为弟的当然知道为兄的心性狭小多疑,必会寝室不宁,焦虑异常,所以劝其别自扰,没事的,事过去就过去了,别老放在心里,容易毁身子骨。“自重”一词的延伸含义应是轻贱不如自重,可见当时鲁迅对周作人家庭的侵扰已相当严重了。


大感意外的是,鲁迅对周作人的绝交采取默认态度,消极回避,绝无辩解,与跟别人文笔论战时那种匕首投枪般的风格,真是差得十万八千里。这些天来,鲁迅一篇小文也没写,默默望着弟弟言辞寥寥的绝交信,饮闷酒度日。8月2日,鲁迅终于带着妻子朱安,离开住了四年的八道湾大院,搬入西四砖塔胡同61号小院。这是鲁迅回应周作人绝交信的惟一途径--走为上,是息事宁人、摆脱尴尬的惟一选择。


究竟,在1923年的这个炎炎夏日,北平八道湾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大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鲁迅、周作人一奶同胞兄弟之间,一定要死掰绝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3: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曾用一笔名“宴教之人”——家里日本女人教训过的人。据说鲁迅和周作人夫妇有过肢体冲突-----干过架。

有知道详情的,具体说一下来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8 19:0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磨墨儿 发表于 2014-7-18 13:06
你还是说说鲁迅偷看弟媳妇羽太信子(日本人)洗澡的故事更吸引人注意。抗日,你懂得周作人的亲笔绝交信— ...

这事儿与爱国风马牛不相及。

强奸犯都可爱国,偷窥算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4-20 16: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