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33|回复: 8

汉中教区的奇怪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5 12: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主教各位神长、教友:
      由于汉中教区出现了主教,神父在堂口,在主教府无房住,而在外租住房,租宾馆之怪现像,甚至到了受人施舍在火车站给二间小房落脚的地步,我们深感心酸与不安。改革发展是个好兆头,但是改到后来连住房都没了,教友活动场所没了,接待友人的地方没了,厕所没了,放自行车的地方没了,开会聊天的地方没了;办班没有地方了,乐队没地方练了……
      汉中教区是一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传教区了,也是中国最大的四个教区之一,经济实力相当雄厚,从先人手中留下不少教产,相信你们比我们了解的更多。但是,经过种种历史原因,被吞食后所剩无几。自从1979年恢复宗教自由活动以来,汉中的教产落实现况也是很乐观的。通过最近几年的改革发展,我们明显觉得教会是在走下坡路了,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汉中教区未来的巩固、提高、发展忧心忡忡,不知道怎么才能把教会办好,也不知道该向哪些监管部门反映我们的声心。
      自从余润深任主教职以来,发展至今,汉中市区只剩下在民德街38号不足1000平米小教堂一座,堂堂主教府连主教、本堂神父、本堂修女,无住宿之处,更谈不上客神父住宿了,来了办事,办完走人,连一点亲切感都没有了,更谈不上交流了,因为没有地方可坐,可谈,可交流。除弥撒时间外,其余时间一律闭门谢客,无人接待教友及访客。成了坐班制,简直是荒唐!可笑之极。
      神职人员是天主在人世间的代言人,所言所行应该是天主的形像,讲道中称教友是教堂的主人,教会、教堂是教友的家,大家都是其中一员,神职为人父母,个别人口若悬河,没有实际行动,更没有做出被我们信服的榜样,实在令人觉的可悲!!!
      2010年天主教杂志《第二期》刊登一篇文章,大加赞颂汉中教区的发展,肯定他的能力和辛苦,不知道这些颂词的内容依据来源是什么?仅看见汉中市盖起了一座“井中”教堂,就认为是发展,孰不知所谓的发展是用了“多大的代价”换来的,太可笑了,但目前信徒减少了,进堂的人也减少了,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吧?!
      我们强烈要求教会的教产、教务、财务公开、增加透明度,我们建议:全体神职人员,并有一定比例的教友代表参与教会管理,并行使监督管理职能,重大决策,不能由一两个人说了算,民主,透明,廉洁是教会的生命。爱人才是教会的根本。
教会是自办自养的,当然要有经营理念,教产出租是首选的,但应遵循市场经济价格规律科学测定,仅有的教产要做最大的经济收入,是要有经济头脑的,当家要会理财。教产出租方式、资金收入、支出、流动去向,应有明确的记录,备案。公正就不怕公开。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邪恶,教会也不例外,有谁借教会开发、搭车弄了几套房搞了多少钱?
      教产开发,是教会的生命之源,正确就是希望,错误就是死亡。没有钱就没有一切了。教会在落实教产时西大街约有“400间房”,(不一定准确)不知怎么开发的,当初有多少地?结果给了几个门面房?当时土地价与门面价格比如何?天爱房地产开发公司又开发了什么?保健院内土地、住宅楼开发结果有价格比吗?有赢利吗?多少?民政大楼(原工艺美术厅,有多少土地,怎么与对方妥协的,又有几个门面、几套房?魅力之城总共有多少土地,多少间房,怎么开发的,现在又剩多少门面,多少房?教产在黄金地段的地价如何计算的……这么大一片土地开发完了,怎么还没钱?神父们看病还要自费?钱到哪去了?汉中教堂的造价怎么预算出来的?面积缩小,高度降低,应该降低费用吧?怎么工程价一涨再涨?哪里是个头?
      复杂的商住楼进住了,商业街盈利了,宾馆挣钱了。可是最简单的框架结构的小教堂至今还是一个没有消防安全,没有安全通道,用电是临时的,没有验收合格手续的一所危险活动场所,有关方面就不害怕发生潜在的危险吗?谁又能负起这个责任?
土地出让也是有计算公式的吧?怎么计算的,怎么补尝的?所有开发项目的结算方式,合同签定的合法性如何?出租房的租金以什么方式签约的?市场价格的底线?西大街一间25平方米的面皮店(旧房)年租金在一万五左右,而教会出租费用的计算方式不得而知。以上诸多的“?”号说明了,没有公平,没有公正,没有公开,没有透明。
      为了我们教会的顺利发展,我们强烈要求教区负责人向众信友解释说明,以平信友心愿,维护教会的利益,维护天主的基业,公正就应该公开,身正不怕影子斜,放在桌面上被阳光晒晒怕啥?只怕是隔夜的金子不如到手的铜吧,个别人富了眼前的私欲,伤了教会的发展,真是“穷寺庙,富方丈”,开始就叫穷,叫了几十年还穷,叫都叫穷了,浪费了几十年的大好时光。鼠目寸光,无德无能,能者上庸者下嘛,只是给继任者造成了巨大的工作障碍!
      人在做,天在看,陈希同官大下台了,文强官大判死刑了,陈良宇官大滚蛋了,都因为他们太贪,太坏引起公愤了。恭请有正义感的广大神长,教友,团结起来,共同把我们的圣教会办好,维护天主的基业,维护神职人员利益,保证他们的衣食住行医,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使他们更好的为教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愿光荣归于父,及子及圣神,起初如何,今日依然,直到永远。
      阿门!
                  
                                                                                           天主教汉中教区有正义感的教友
                                                                                                 2010年8月8日
发表于 2010-8-25 22: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言以对问苍天:主啊,求你赐下火来,燃烧教会吧,让中国教会重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6 09: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教友,再多的教产有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 21: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汉中教区的神长教友做出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9: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职的培养,以后要增加MBA方面的课程。古代的时候的神父,一个个对科学、管理和文化都是经受过很好的教育的。
本篇主题,从内容上看,好像教友并没有对主教以及相关助理和管理人员提过建议,就直接上来这麽一篇,貌似关心教会,我们要深刻领会。但实际上分不清教会以及主教和当局的有关人员之间的关系,最好是能和主教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先沟通,建议,商谈,最后得出了分歧结论,再考虑是否有损自己心目中认为的天主教教会的形象,采取何种方法来继续进行改进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3 16: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Q曾经说过: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

天主教会大可发扬阿Q的精神,对别人说:我们先前,也殷实过!

欧洲的天主教会曾拥有大量土地,不幸被“宗教改革”和“大革命”革得所剩无几。中国的天主教会也曾有过不菲的家底。你想啊,在万恶的旧社会,我们有6000多圣堂,2000多所小学,900余所中学,三所大学,550多处育婴堂,还有医院等其他设施。单单房产,就值些银子。

新中国成立初的三十年,经过历次运动,教会房产被悉数充公。到文革期间,只剩下傅铁山神父主持的北京南堂。宗教政策恢复后的,教产也随之被恢复一些,  但比照建国后损失的,十之一二吧。

这几年,全国各地大拆大建,天主教会也难独善其身。教会内经常会爆出西安修女被群殴、东胜天主堂被偷拆、原永平教区(永平教区在哪儿,教友可查一下维基百科)主教府被卖一类的新闻。而且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我们会有更多的教产被卷入“经营城市“的滚滚洪流之中。教会的房产如何保值、增值应引起教会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

教会房产命运多蹇,最重要的原因,也是不用说地球人也都知道的原因,就是这几年排山倒海的城建步伐。地方政府需要通过一拆一建赚取土地出让金并增加GDP,开发商需要赚取最大利润。在这场博弈中,教会团体处于绝对的劣势。一个三流的开发商,可以将一个规模较大的总主教区的神长、教友们玩弄于股掌之中。

当然了,各地纷纷地“靠卖地增加GDP”对教会而言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坏事。不知列位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这几年个别“地下的”或“半地下的”教会竟然能不停地建堂、建培训中心,闽东教区竟能建七层楼主教府!这种现象不难理解,“地下的”或“半地下的”教会只能在“山高皇帝远”的农村建堂,村里的人见钱就把地卖给你。

我所在的沈阳市三经路天主教堂被拆迁七年没能回建,因为我们教堂的原址属于沈阳市较繁华的地段,因与一个不入流的开发商合作,他家根本没实力拿出上亿的资金来运作他所描绘的项目。而这期间沈阳市天主教会却在辉山、于家、马三家等“偏远之地”建立了新堂,因为这些地方地价较低,教会勒紧裤腰带拿出的钱对村里就是不菲的收入。

据说岳神父主持的“黑龙江教区”以“气吞万里如虎”在郊县买下七百多亩地。二十年后会检验出“黑龙江教区”当家人的眼光。

说这些,就是想提醒教会管理当局,应对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有较好的研判。运用得当,能使微薄的教产保值、增值。运用不当,会将祖宗留下的家底赔光。

还有一些教产是因教会内部人员管理不善而被迫“贱卖”了。房屋,是“有生命”的物件,由基础、维护结构、屋面、上下水、电路等系统组成,任何一环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房屋的使用效果。如果出现漏雨、渗水、水管破裂、漏电等重大事故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房产管理人员应有焦裕禄般的敬业、王熙凤般的精明、先总理周公般的细心。管好了,会带来源源不断地收益,“包租公”的日子赛似神仙。管糟了,管理人员疲于应付,甚至要包赔用户的巨额财产损失。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圣经中“塔冷通的比喻”。拿十个塔冷通的仆人赚了十个,拿五个的赚了五个,那拿一个塔冷通的一个子儿也没赚到,连手中仅有的一个塔冷通也被夺去了。

我见过拿十个塔冷通赚十个的仆人。宁波教区下属某铎区的教友曾说:解放前有教堂的地方,我们全恢复了;解放前没有的,我们也建了教堂。他们现有十三处堂点,八十年代恢复宗教政策后,他们就将教堂恢复;千禧年以后,他们又对一些教堂进行扩建。我曾和这位教友长谈,最后得出三点经验:其一、宁波教区对经济事务管理有方;其二,该铎区教友素质较高,教师、医生等知识分子不在少数,大家群策群力、各显神通,事就成了;其三,这些堂显然不都在主城区,如选址乡镇则相对容易建成。但话说回来,浙江省这几年制造业飞速发展,土地供应极为紧张,批一块宗教用地殊非易事。

而有些老教区,房屋古旧,今天漏雨、明天没水、后天暖气管道爆裂。房屋管理人员掐指一算,修房子的费用甚至超过房租钱(特别是房改前有代管户的时代)。干脆,头疼斩首、脚痛跺脚!处理得了!如果此时来个巧舌如簧的开发商,两家就会一拍即合。前几天,冀东北的一些教友在“长青家园”实名发帖,谴责刘、方二牧将原永平教区主教府、修道院的500余间房屋卖了,教区管理人员出来答辩,就是“房屋漏雨、无钱维修”。七年前,我所在的堂区也是近似的理由教交给开发商的。

说到这里,联想塔冷通的比喻,我不禁想起《天下无贼》当中黎叔说的话:二十一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啊!

当然了,教产的另一损失途径是教会教会内的内奸贪占,孱头败家。天主教会从十一世纪开始既要求所有神职人员度奉献生活,并严格执行至今。之所以这样要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让神职人员免去家世之累,一心一意为教会服务。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教会搞了革新运动,一些俗人(好像用“平信徒”这个词不确切)占据了一些教会的高位,俨然是教会的主人。这些“主席”也好,秘书长也罢,毕竟要传宗接代,子子孙孙无穷匮焉。他们需要为子孙后代留点什么,啥最值钱,房产啊!所以就有西南某直辖市的教友在网上谴责他们的“主席”侵占教会多处房产,湘江流域某省总主教区也有类似问题。

当然,还有的教会虽然是神职人员掌权,可能力不行。如这几天“天主教在线”有教友反映陕南某教区的房产越来越少,以至于神父、修女回主教座堂办事需要住招待所。

我唧唧歪歪说了这些话,就是想抛砖引玉,引起教会神长、教友的共鸣。如何利用守好祖宗留下的这点家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16: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白冷山
你怎么知道没有与神职或管理者沟通过呢?前后有十几位本堂都守不住,参与开发的神职一个个退出。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因为他们知道的内幕太多了,或者是不愿意同流合污吧。死猪不怕开水烫嘛,有的上层觉得谁能把他们怎么样?说归说事照办,官商勾结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己牟利,其中住宅多套就是个例子,为啥教友买不到开发的住宅,租不到开发的商铺?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这些现像的出现,我觉得教会是活在政府与罗马之间的空挡里,谁都想管理、统治,但又不能彻底控制,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新教是怎么出现的?那就是腐败产生的新生事物,台上讲道条条是理,但是行为却背道而驰,叫人觉得受了愚弄,当然进堂的人少了。但是归根结底伤了广大教友的心,那些和稀泥的、没有原则的人在教会内简直是多余的,顶着信教的名又何苦呢,是得不到天主赏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1 18: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白冷山
你怎么知道没有与神职或管理者沟通过呢?前后有十几位本堂都守不住,参与开发的神职一个个退 ...
炽天使 发表于 2010-9-11 16:43

汉中教区地上地下的合一带来的就是这个结果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1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白冷山
你怎么知道没有与神职或管理者沟通过呢?前后有十几位本堂都守不住,参与开发的神职一个个退 ...
炽天使 发表于 2010-9-11 16:43



    请给出证据。否则任何人都可以认为你乱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12-4 01: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