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诗人▏刘幼民 于 2015-9-15 22:45 编辑
昨天,郑州一公交驶至中原路秦岭路时,车上一名老人突然死亡。乘客称,老人因让座问题与一小伙争吵,老人打了小伙4个耳光,小伙没还手。小伙下车后,老人昏厥倒地。急救人员称老人患有心脏病。(9月10日郑州晚报)
近年来,关于公交车让座的纠纷从来都没有停过,且一次比一次暴力。就在前几天,9月4日下午,武汉801路上,一位坐在老年座位上的年轻人因没让座,遭几名老人暴打。因为让座被打的事,不是这一件两件了。去年3月郑州一女孩因未让座被一60岁老人毒打;今年3月沈阳一女子因为让座的时候说了一句“为什么偏偏是我让座”,被老人及其儿子儿媳三人暴打,鼻血直流……类似事件的相继出现,竟使“不让座就挨打”成了一种现象。
公交车上的暴力一幕接着一幕的上演,似乎公交车上已经成了不文明的重灾区。来看看网友们对此事的评论吧:“年轻人是应该让座,但老人也不能打着道德的幌子为所欲为。”、“老人更爱面子,内心更脆弱。他们不得不面临一天天能力被收走的现实,从不会跑到不会走,直到不会动。不要试图猜测老人的好坏,做自己应该做的。毕竟老人所秉承的文化观念与现在有很大不同。”、“还好小伙子没有还手,要不遭秧了!”……
因为让座问题,大打出手至流血和死亡,这样的事听着就让人纠结百味。公交车上年轻人是不是应当给老人让座?相信多数人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毕竟大家都接受过尊老爱幼的教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价值观深入人心。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社会现状:无论是学生越来越沉的书包,还是工作越来越辛苦的上班族,他们想在公交车上坐一会儿的想法也情有可原。甚至有时你就是让座了,也难得到一句“谢谢”。正是这种“你应该给我让座”的霸王心理,使得打人者嚣张,使得公众渐生反感。
老年人要表现出老者风范,年轻人也应体谅老年人的不便。为他人让座,虽然值得提倡,但是这毕竟是道德范畴的内容,不是法律规定的有约束力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乘客购买了车票上公交车,和公交公司即达成了客运合同法律关系,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一般默认为谁先坐到座位上,谁就有其使用权。所以,让座的前提就是你情我愿。如果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公交车上的座位是一种资源,先坐的人占有了这些资源,把座位让给别人是一种权利的让渡,而并非法定义务。
让不让座说破了天,也只是个道德问题,有人愿意让,说明他道德高尚,富有爱心;有人不让座,也不见得有多么卑劣,毕竟不让座有多种可能性,有些年轻人上班本身很累,实在无力相让;有些人根本没有看到老人上车;甚至有些人如电影《搜索》中的女孩一样,正因为自己身患绝症而不知所措呢,哪会想到让座一事。
一些老年人仗着年纪大,就以为年轻人一定应当为他让座,甚至因不让座就动粗,这是一种道德强迫症。一个人可以用内心的道德来要求自己做善事,但不能强迫别人做善事。街上有人快饿死了,你可以自己掏钱给这个人买吃的,但不能强迫别人掏钱买吃的;这个快饿死的人也不能强迫别人掏钱给他买东西吃,否则就是抢劫。公交车上让座与此同理。不让座就不能说明一个人没有道德教养,更不能成为打人的理由。
在让座纠纷中,打人者自以为占据道德高地而理直气壮,打着道德的幌子行暴力之实,这恰恰体现出某些人的法律观念缺失。对于那些让座的人要心怀感激,诚心道谢,而对于那些不让座的人,要区分情况,如果自身原因不具备让座的条件,比如某些年轻人自己也有生病或是身体疲惫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给予体谅和理解,不能强求。
如果就此破口大骂,还动手打人,难道因为不让座违反了道德,就能够置法律于不顾,进而挥舞道德大棒对其肆意施暴吗?说到底,套用一句流行语来,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那些打着年纪的幌子动粗的老人,可怜而不可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