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5-7 10: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rahatta 于 2013-5-7 10:40 编辑
圣神之琴 发表于 2013-5-7 10:06
中国君主制是世界上最坏的君主制,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制度就是基督天国上帝之城及其有形表体梵蒂冈模式。
...
许多人骂儒家,却不求甚解,甚至歪曲了儒家思想的本义,以自己错误的理解来栽赃儒家,然后痛骂。下面我列举几个最容易被歪曲的说法,略作澄清。
【君君臣臣】
1.“君君臣臣”这句话,常常被人拿来证明儒家具有绝对效忠思想,甚至被演绎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其实,“君君臣臣”表达的是一种对等的义务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首先要像个君的样子,臣才有效忠的义务;君若不君,则臣可以自行解除效忠的义务。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种“从道不从君”的儒家思想,跟西人的“国王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观念,同样具有宪政品质。
2.按照孟子的君臣思想,他认为,对于异姓之卿来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而对于贵戚之卿,“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意思是说,如果君不君,则臣可批评,如果君不听,则异姓之卿可自行解除君臣关系,贵戚之卿更是可废掉君主,另立新君。甚至,儒家还主张,若君主无道,臣民可以起而革命。
3.用孟子的话来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革命就是“诛一夫”。汉初辕固生与黄生的争论,也体现了孟子“诛一夫”的思想。黄生认为君臣各有名位,上下有别,君主有过,臣下当正言匡过,而不是搞什么汤武革命。辕固生直接否定他:汤武革命乃顺应天道,合乎正义。即在儒家看来,臣民天然地具有反抗暴政的正当权利。
4.总结一句:有这样一种契约性的关系,由双方缔约订立,以此确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依据礼法,双方的权利—义务是相互的,一方如果不履行他的义务,另一方都有权利解除双方缔结的契约。这种契约关系下的两个人,当然可以说是自由的。——没错,我说的便是西周封建制下的君臣关系。封建时代的君臣是契约性的,也是自由的。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
1.许多人都说儒家主张“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以此来抨击儒家是专制的帮凶、皇帝的奴才。然而,“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之说,未见之任何儒学典籍,也没有一位知名的儒家说过这种话。倒是在明清通俗小说与戏曲作品中,可以找到不少类似的说法,比如《西游记》第七十八回,猪八戒说,“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猪八戒当然不是儒家。
2.只要了解先秦儒家对君臣关系的论述,当知道“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不可能是儒家的观点,因为它与儒家赞同的“君君臣臣”之道严重相悖。考虑到这类说法流行于明清时期的通俗文学,而明清恰恰又是秦后最专制的时代,可以想见这应该是专制体制下市井小民的观念,这种观念的来源不是儒家正宗,而是揉合了法家“为人臣不忠,当死”(韩非语)主张、俗儒愚忠思想的政治宣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被许多人引述来形容“家天下”的专制程度,甚至被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国家即朕”相提并论。这当然是天大的误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是先秦民谣《北山》中的一句,整首诗说的并不是“家天下”之意,而是在表达臣民对于国王分配徭役之不公的牢骚。
2.即使抽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一句来看,它所描述的也是井田制下的土地“保有权”状态,并不是说天下土地归王私有。而自战国以降、封建制解体以来,除了严格实行均田制的短暂时代,中国的土地制一直就是私有制,更谈不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民间的土地流动,有一套自成体系、地方性的习惯法在行使规范,国家一般不加干预。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1.“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一语,被今人歪曲地解释为“贵族拥有特权不受刑,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之意。甚至鲁迅也认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就是‘礼不下庶人’。”鲁迅真的不知道“礼不下庶人”的准确含义么?
2.其实这句话的涵义已记录在《孔子家语》中。孔子的弟子冉有曾经向老师请教:“先王制法,使刑不上于大夫,礼不下于庶人,然则大夫犯罪,不可以加刑,庶人之行事,不可以治于礼乎?”孔子解释说,不是的。大夫犯下罪行,也要受刑罚,只不过应当照顾贵族的尊严,令他们“自请罪”,若所犯罪大,则叫其“跪而自裁”;而所谓“礼不下庶人”,乃是说庶民劳碌辛苦,不应责之以备礼。
3.按照周礼,贵族如被指控犯了“五刑之域”的大罪,“则白冠厘缨,盘水加剑,造乎阙而自请罪”。这是一个仪式感很强的治罪场景:“白冠厘缨”是罪人所戴的帽子,象征有罪;盘水,即盘中盛水,象征公平;加剑,象征礼法制裁。而制裁通常就是自杀。——像不像日本武士道?既为贵族,当视荣誉重于生命。我们可以发现,“刑不上大夫”强调的是贵族对尊严与荣誉的自觉,而“礼不下庶人”则表达了对庶民的宽容。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直被认为有愚民之意。学界还为如何断句争论不休,为孔子辩解的人主张这么断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指出孔子本意并没有愚民,反而有教民之义。我原来也这样想,后来看了微博上师友之论,又看了台湾学者周德伟先生对儒学与哈耶克思想的参研,改变了看法。
2.我现在倾向于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符合孔子本意。不能认为孔子有愚民思想,恰恰相反,这反映了保守主义的精义:对于传统(礼俗),人们不需要去知道为什么(知之),只需要遵循它(由之)。孟子说过一句话,正好非常适合拿来做注脚:“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人不可能洞悉传统的全部奥义,即使聪慧如孔子,对传统的态度也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中有一句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许多人写评论文章都引用它。但有些人读书不求甚解,头脑中有启蒙主义教育的铭印,以为传统除了专制,还是专制,一看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四字,就以为这是钳制言论的意思,“可见封建统治者对老百姓的自由言论是恐惧的,像防止洪水一样堤防着”云云。大谬!来看看完整的引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表达的恰恰是“言论要自由”之意。
转载于共识网
汝对儒教之理解错误百出,还是先静下来学习吧,人云亦云,不求甚解,不是(充满)圣神之所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