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关于圣周的神学及圣经学帖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修公爵 于 2025-4-12 19:00 编辑

一、是棕榈枝还是椰枣枝?

O Filii Et Filiae Pueri Hebraeorum
“贺三纳!因上主之名而来的,以色列的君王,应受赞颂。”(若:十二:13),前来过节的群众手拿着棕榈枝喊着说,这句话我曾深信不疑。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冯象博士发表在南方周末上的《海枣与凤凰》一文,冯博士说希伯来人拿的实际上是椰枣枝,他写到:
海枣(希伯来语:tamar,希腊语:phoinix)又名椰枣、波斯枣,是产于近东和北非的常绿大乔木。“羽状复叶丛生在茎端。浆果长椭圆形,形似枣子,可鲜食或作蜜饯……由茎浸出的液汁,可制砂糖或酿酒”(《辞海》海枣条)。经文中多有描述:如摩西率以色列子民出埃及,到叶林绿洲安营,那里有十二股清泉和七十株海枣(象征以色列十二支族、七十长老,《出埃及记》15:27)。又如以色列人渡约旦河攻占的迦南重镇耶利哥,多海枣,称海枣城(《申命记》34:3)。海枣还是以色列的诗意的象征(《以赛亚书》9:13),节庆与和平的标记,如住棚节子民折海枣枝、柳枝敬拜上帝(《利未记》23:40)。《新约》记载,耶稣骑驴入圣城,百姓手持海枣枝(ta baia ton phoinikon)向“以色列的王”欢呼(《约翰福音》12:13),更是脍炙人口的一幕。
可是,和合本等中文旧译把海枣一律误作“棕榈”或“棕树”。我查了一下,这洋相应也是肇始于传教士译经误读钦定本;不求甚解,把palm tree等同于中国南方常见的棕榈了。英语palm可泛指棕榈科(palmae)树木,包括棕榈、椰子、槟榔、油棕、海枣等。但钦定本说到palm,都是date palm的简称,即海枣(《牛津大词典》palm条)。棕榈另有希伯来名deqel,但不是《圣经》词汇。所以,这误译只能出自对钦定本而非原文的误读。
当年我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基于对冯老师这位耶鲁和哈佛的双料博士的信赖,一直认为中文圣经可能翻译错了,所以每次直播的时候,提到这段经文总会提及:冯象先生认为希伯来的“子兮女兮(Filii Et Filiae)”手里挥舞的可能是椰枣枝。
但是最近我又有个疑问,如果按照冯老师的说法,和合本的翻译者没有理解詹王钦定本的意思翻译错了可以理解,毕竟一群外国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据二手译文翻译出来的作品,瑕疵在所难免。但是中文思高圣经的错误极少,毕竟思高圣经学会有同会的方济各会小兄弟在圣地守护了800余年,对圣地的文化研究可谓格物致知,应该不会犯低级的错误。况且两种译文同时犯一种错误,应该概率极低。
于是我也简单上网查了一下资料。φοινίκων( Phoinikon)是多数属格阳性名词,那么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它的主格φοίνιξ在“希腊园艺网”中是这样解释的:
https://www.gardenguide.gr/foinikas-kallopistiko/
棕榈科(Phoenix sp,Palmaceae)是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常青树,主要用于园艺观赏。这些植物起源于亚洲和非洲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Phoenix大约有17种,在我国最著名的观赏物种是Χέννα Φοίνιξ(通常是χουρμαδιά,ΧΟΥΡΜΑΔΙΆ,椰枣)。
虽然我不懂古希腊语,但是我采信这种说法,也就是希伯来人手里挥舞的是羽状分裂的棕榈科植物的枝叶,圣作者并没有在意这些树枝具体是哪个品种的。这就好比我们堂区过圣枝主日的时候会上棋盘山割一些“松树枝”回来,我们就管有松针的哪种枝叶叫“松枝”,至于它是落叶松还是雪松没人去研究这茴字的四种写法,甚至里面夹杂的柏树枝也统统说成“松枝”,我们又不是林业专家。同样道理,若望宗徒看到人们挥舞着一类枝叶,用现代的植物学分类,这些绿叶大都是“棕榈科”的树叶,当然那时候希腊人称之为“腓尼基树”的叶子,它可能是椰枣叶,也有可能其他棕榈科的树叶,但圣作者就说它是棕榈叶没毛病。
     在这里冯博士应该犯了一个错误,把φοινίκων说成椰枣,而椰枣实际上应该是χουρμαδιά。有人可能会问老修你这土八路怎么敢质疑人家双藤校博士?实际上我用最low的方法,把这两个单词都输入美帝的搜索引擎中,使用图片功能,φοινίκων出来的都是棕榈树,而χουρμαδιά出了的都是甜的能齁死人的椰枣,哈哈哈。
二、关于“耶稣下降阴府”的一些异端说法
早上醒来,读了任安道神父的《基督下降阴府的奥义——著名神学家巴尔塔萨的圣周六神学》的帖子,对信经中耶稣基督“下降阴府,第三日自死者中复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篇文章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耶稣基督确实死了!
基督「死」了,同样经历了所有人都经历过的死亡;他的死亡也是一种没有任何生命体征、活力和动作的状态。
基督在阴府所经历的,不只是肉体的死亡,也是灵魂的死亡,即与天主隔绝的“第二死亡”,而这正是罪的本质。
无罪的基督替有罪的我们死亡,才能拯救我们。祂的死亡是实实在在的,不是一种戏法。
宗教改革后,对于耶稣的死亡有各种异端邪说,修师傅罗列几种:
一、去天堂说
国外有一个“改革宗”网站贴一张炮打圣热罗尼莫的大字报,说:Jerome said that JOSHUA went to HELL!!(热罗尼莫说若书厄【不翻译成Jesus,也真够矫揉造作的】去了地狱!)。
It is beyondbelief but Jerome said that JOSHUA the sinless Son of God went to HELL....Thismistransl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Vatican's falsely so-called"Apostles' Creed."
修师傅译:真是匪夷所思,热罗尼莫竟然说上帝无罪之子约书亚去了地狱……这种乱译成了梵蒂冈错谬教义“宗(使)徒信经”之基础。
该大字经过一番“以经解经”神功后,说耶稣只可能去一个地方:天堂或亚巴郎的怀抱(Paradise or Abraham's Bosom)。
实际上耶稣自己也宣称在他死亡以后,复活之前,他要在阴府逗留一段时期:“有如约纳在大鱼腹中三天三夜,同样,人子也要在地里三天三夜”(玛12:40)。所谓“地里”并不指示坟墓,而是阴府,稍后我会论述。纳2:3:“阴府的怀中”可作上面这个解释的支援。
圣伯多禄论及基督复活时说:“天主却解除了他(亡者之国的)死亡的苦痛,复活起他来,因为他不能受死亡的控制”(宗2:24)。解除死亡的苦痛(另一处作地下幽冥世界的苦痛),就是从阴府中获得自由的象征。哥1: 18:又说“死者中的首生者”。可见耶稣并非没有进入死亡状态,只是时间短暂而已。
由于咏15:10“因你绝不将我的灵魂留在阴府,也不容你的圣人归于腐朽”这句话,圣伯多禄宣称:“他(达味)既预见了,就论及默西亚的复活说:‘他没有被留于阴府,他的肉身也没有见到腐朽’”(宗2:31)。这是一种处境化的语言,伯多禄解答当时人们的疑惑,基督虽然没有长留在阴府中,但并不代表他没来过。
圣保禄在罗马书(10:6—7)里证示基督曾暂留阴府:“但是出自信仰的正义却这样说:‘你心里不要说,谁将升到天上去’?就是说:从那里把基督领下来;或者:‘谁将下到深渊里去’?就是说:从死者中把基督领上来。”我们还须注意,若将常用的那句:“从死者中复活或苏醒,应用在基督身上,便指示在复活以前,他的灵魂曾经在亡者之国即阴府中小住。”
二、“地狱般的经历”邪说
何奇伟帖子《《使徒信经里的“降在阴间”》中,先是立了一个稻草人假靶子,胡诌道:
由于拉丁语原文偏差翻译(“降在地狱”),中世纪的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在被钉十字架死亡后到从坟墓中复活的这段时间里,耶稣基督以肉身去了地狱”(天主教从来没有肉身能去地狱一说)。
并指出:基督被埋葬在坟墓中降在地下),他的受死为罪人承担了地狱阴间般的痛苦。显然,这样的解释合乎圣经也最为合理。然后说了誓反教改革宗的“纯中纯、正中正”观点:
基督被埋葬在坟墓中降在地下),他的受死为罪人承担了地狱阴间般的痛苦。显然,这样的解释合乎圣经也最为合理
并援引《海德堡教理问答》第44问进一步阐释:
我主耶稣基督藉着他在一切受苦中所陷入的尤其是在十字架上所遭受的无法言表的苦楚、疼痛、惊恐与地狱阴间般的极大痛苦。
也就是说,耶稣“下降阴府”并不是灵魂进入了阴间,而是他活着没咽气的时候,被彼拉多这个活阎王钉在十字架上,遭的罪和下地狱没什么区别。
实际上何奇伟所在的加尔文宗这种既不想背负违背信经的指责,又想踢开天主教闹革命的和稀泥说法,说出来的话就不伦不类。
但是,誓反教如论如何否认,也改变不了天主的启示。伯多禄曾宣称:“他(达味)既预见了,就论及默西亚的复活说:‘他没有被留于阴府,他的肉身也没有见到腐朽’”(宗2:31)。也就是说耶稣确实来过“阴府”,但是没有久留,而是很快复活了。
“阴府”对应的希腊文是Hades(ᾅδην),希伯来文是Sheol(שְׁא֣וֹל),圣经中可以翻译成阴府的字样出现过一百三十多次。
比如:阴府在他前面显露,死域也无所遮掩。(约:26:6)
阴府是耶稣之前所有死者(不论义人或恶人)的居所。那里黑暗阴森,见不到天主。但是义人的灵魂在亚巴郎怀中,等待他们的救赎。耶稣在死后下降阴府的时候,将古圣先贤拯救出来,所以伯多禄说:就肉身说,他固然被处死了;但就神魂说,他却复活了。他藉这神魂,曾去给那些在狱中的灵魂宣讲过; 这些灵魂从前在诺厄建造方舟的时日,天主耐心期待之时,原是不信的人(伯前:3:18-20 )。
福音书中说:“坟墓自开,许多长眠的圣者的身体复活了。 在耶稣复活后,他们由坟墓出来,进入圣城,发显给许多人”。也印证了宗徒说的耶稣下降阴府复活古代圣人的说法。
耶稣称地狱为Gehenna(γέενναν),源自耶路撒冷东南端的“本希农山谷”这个地名。因为犹大国王阿哈次及默纳舍曾在此将子女火祭,献给摩肋客(列下16: 3;21:6),该地被诅咒成为坟场(耶7:31;19:11),后来成为尸体及垃圾的焚化场,因此终日大火不断,蛆虫密布。耶稣所说的“地狱”(玛5:29-30,10:28,23:15,23:33;谷9:43-47路12:5),其原文都是用的这个词。
伯多禄则借用希腊神话中反抗神祇的巨人,被日神宙斯惩罚囚禁的深坑Tartarus(ταρταρώσας),来称呼幽暗的地狱(伯后2:4) 。
所以希伯来文、希腊文的圣经中,这些词有着精微的差别。在耶稣升天之前,所有的人死后都进入Sheol(שְׁא֣וֹל),所以说耶稣下降到阴间、阴府毫无错谬,天主教在第四次拉特朗大公会议也颁布信理:descendit ad inferos……sed descendit in anima。
耶稣又提到Gehenna,这是在耶稣升天之后,冒犯圣神、死不悔改的大罪人去的地方,天主教信理认为:这里是不愿悔改,招致天主义怒的罪人接受永罚受苦的地方,那里有不死的虫子,与永不熄灭的烈火焚烧,使人哀号切齿。
誓反教的KJV等圣经版本,把Gehenna、Hades和Sheol都翻译成Hell,而且在解读的时候单单把Hell和Gehenna划等号,引起了歧义,那是你对文字训诂、翻译的水平出现问题,怨不得教会信经。
三、坟墓睡觉说
还有一种说法,说人死了就是在“坟墓里安息”最起码中国特色誓反教的一个主流观点,那就是“人死如灯灭”。
当我们和他们对话的时候,他们经常会问一个问题,你们怎么还让死人为你们祷告?不知别人的反应,我第一次听到胡亚舟说这句话大吃一惊,天朝诸圣怎么能是“死人”?!如果他们为主耶稣背负十字架最终的结局如同外邦人一样是“死亡”,那么我们的信仰有什么意义?!这时誓反教会给出一个答案:圣徒死了就安息了,不会加班给你祷告。这样我就更困惑了,如果死后在天堂上安息(因信称义,死后100%上天堂),那么和在骨灰盒里、坟墓里安息有什么区别?!
所以,新教在搞宗教改革的时候,为了打击天主教的诸圣相通、为炼灵祈祷这些基本教义和信仰生活实践,强调人死了就安息了。最后形成的结局恕我直言,就是新教的人活着牛X闪闪,因信称霸,死后的事根本不管。
而宗徒传下来的教会和正统的新教,信仰生活是为了来世的永生,人生是短暂的,死后的生活才是丰饶的。
所以,耶稣对右盗说,今天你就跟我到乐园里。不是让右盗在乐园里毫无感知的安息,而是享受永恒的福乐。
拉匝禄在亚巴郎的怀抱里也不是睡觉,而是在耶稣下降阴府后,将亚巴郎、拉匝禄及众古代圣人一同复活,升天享福。
耶稣基督确曾死亡,并且是为我们而死,他藉此死亡战胜了死亡和“”握有死亡权势的“”魔鬼。耶稣曾下降到地下的阴府:「那下降的,正是上升的那一位」(弗4:10)。宗徒信经在同一信仰条文内,宣认基督下降阴府及第三日从死者中复活,因为在他的逾越中,他使生命从死亡的深渊里涌出来:
袮的圣子、基督,
由阴府中再升起,
向人类大放宁静的光明,
他永生永王。
阿们。
三、耶稣到底是哪天死的?
近年来,异端横行、邪说泛滥,他们试图“打烂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比如上千年来教会在圣周五纪念耶稣的圣死,圣周六望复活,在圣周的主日纪念耶稣的复活。而近年来有些人说耶稣是周四死的,更有安息日会的人说耶稣是周三死的,安息日复活等等。
闲话少絮,我们看看耶稣是哪天去世的,实际上圣经中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马尔谷和路加福音说是“安息日的预备日,也就是安息日的前一天”,安息日的前一天是周五,这个本来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我想异端作伪无非是有这么两条借口:
1、“周五的傍晚从周四开始”。胡亚舟牧师就持这种观点:你看既然犹太人的一天从(格林威治授时时间)的前一天太阳落山开始计算,那么安息日前一天的傍晚就应该是周四傍晚,所以耶稣是周四圣死。
如果按照胡牧师的算法,犹太人根本不必匆匆忙忙安葬耶稣,假如耶稣是周四下午15.00去世,那么过一天一夜超过27个小时以后才进入安息日。因为根据犹太人的传统,安息日从周五天阳落山,阴影进入城门开始计算,又因为逾越节在春分以后,大约18.00以后才进入安息日,此时离耶稣去世整整过了27个小时。
是不是犹太人和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尸体在家停放一夜,第二天(周五,预备日)有一整天的时间从容安葬祂的圣尸?显然不可能,因为申命记二十一章23节明文规定:不可让他的尸体在木杆上过夜,应在当天将他埋葬。因为凡被悬者,是天主所咒骂的;你不可玷污上主你的天主赐给你作产业的土地。
并且事实上也不是胡牧师理解的那样:耶稣在下午15.00咽气之后,在死后当天的傍晚被安葬了,经上说的明明白白,“那天是预备日,安息日快到了”(路:廿三:54),那些和若瑟议员安葬耶稣的加里肋亚同妇女回到住处后,安息日就到来了。换句话说,耶稣在15.00去世后,在18.00之前已经被安葬了,这一切都赶在安息日的临界点。“傍晚”是指15.00-18.00的某个时刻,而不是18.00以后天黑以后的事情。
2、那个安息日会邪教分子说的耶稣是周三圣死又是怎么回事呢?
你问他他不一定说明白,但是我可以告诉他:国外的安息日会牧师胡诌道:对观福音中的“安息日”不是你理解的“安息日”,而是“高安息日”,实际上是指逾越节。你看第四部福音说的耶稣去世是“逾越节的预备日”,所以根据“以经解经”的原则,所谓的“安息日”实际上是逾越节,那一年逾越节是周四,所以耶稣是周三去世,安息日复活。
且不说耶稣不是安息日复活的,而是一周的第一天复活的:9一周的第一天,清早,耶稣复活后,首先显现给玛利亚玛达肋纳(谷:十六:9)。
再则把逾越节说成安息日没有任何的犹太塔纳和经文依据和传统说法支撑,第四部福音重点强调耶稣是巴斯卦的羔羊,所以从节气上强调逾越节。而对观福音重点强调圣体圣事的建立,也就没强调逾越节。两者不能强扭到一起。
三、世上本无路西法,誓反圣经创造之
   (一)两个小故事
先说两件有意思的事情,某天,你可能遇到一个安息日会的信徒,他可能煞有介事地告诉你:你们天主教教皇2014年(或者某个日子)在梵蒂冈公然拜路西法。然后神神叨叨拿出一张他们牧师“讲道”的PPT,上面有一个视频的截屏,视频字幕上写着:
Flammas eius lucifer matutinus inveniat
然后这个安息日会的人说:你看看,教皇念叨着路西法(lucifer) 称呼路西法(撒旦)为父,宣告撒旦是耶稣基督的父,……明白路西法(撒旦)就是敌基督,并且敬拜他,教皇已经是撒旦的差役了……。
    听到这拙劣的谎言,大部分时候默老夫不作声,偶尔觉得他们太脑残了,就想开示一把,于是说一句偈语:
世上本无路西法
誓反人士创造之
There was no devil named Lucifer in the world.
It was created by the Protestant bible.
    怎奈安息日会的愚夫氓妇慧根太浅、榆木脑袋,老衲开示毫无结果。
再讲另一件有意思的事,背教分子胡亚舟牧师回天主教来踢馆,说天主教称呼玛利亚为“晓明之星”是大大地违背和合本圣经,因为和合本圣经启示录22章16节说:
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我是明亮的晨星。
     你看,和合本圣经明明说耶稣是晨星(晓明之星),你们非说圣母是晓明之星,违反“圣经真理”。修师傅讶其愚拙,告诉他:你再把和合本圣经往前翻到以赛亚书(依撒依亚先知书)14章12节: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阿、你何竟从天坠落.你这攻败列国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
     你看,和合本圣经不但称呼耶稣为“晨星”,还称呼魔鬼为“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天主教翻译成“朝霞之子,晨星”)”,你应该反对依撒依亚大先知不遵守圣经真理才对。
   (二)两个概念
金星,也有中国古人称之为“太白金星”,老百姓称呼它为启明星,因为它在黎明时分显得特别明亮,而且它出现后不久太阳就会日出东方,光芒普照大地。所以在圣经中,它也隐喻某人或某事物出现后,会刺破“万古如长夜”而带来光明。除了胡大牧师引用的默示录廿二章17节,还有:
正如我由我父所领受的权柄一样;我还要赐给他那颗晨星(默:二:28)。
可见,同一部书的作者,不但把耶稣比喻成晓明之星,耶稣还能赐下晓明之星。圣教会很早就称呼玛利亚为“晓明之星”,因为耶稣是“义德的太阳”,而太阳出来前我们最后一颗可见的星,是曙光的前驱,便是“晓明之星”,这个称呼给圣母毫不过分,也丝毫没有减损耶稣的地位,因为金星本来就是反射太阳的光辉。
下面再说说“路西法”,它来自依撒依亚先知书中那个堕落的朝霞之子。依撒依亚先知为什么痛斥“朝霞之子、晨星”,目前圣经学者有几种说法。
1、第二巴比伦国王自称自己是晨星,如同东方领导人称呼自己为“民族的红太阳”一样,依撒依亚先知援引古巴比伦的神话典故:苏美尔人的女神伊娜娜(Inanna,巴比伦人称之为Ishtar伊什塔)因为骄傲被摁倒地平线以下。在天文上,金星在众星璀璨的夜晚不容易被看到,在黎明时分独来独往,一会儿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所以巴比伦人把金星和伊娜娜关联到一起,太白金星被自己的骄傲所引导,在众神居住的北山中争取最高的位置……但却被巴比伦神明中的最高统治者打倒在地,并踏上亿万只脚。
    所以依撒依亚先知补充道:
你心中曾说过:“我要直冲霄汉,高置我的御座在天主的星宿以上;我要坐在盛会的山上,极北之处;我要升越云表,与至高者相平衡!”然而,你却下到了阴府,深渊的极处。(依:十二:13-15)
     2、客纳罕(迦南)也有类似的山寨版民间故事,说:晨星被拟人化为阿塔尔神(Attar),他试图篡取巴尔(Ba'al,新教翻译成巴力)邪神的王位,但以失败告终。
总之,是有人冒充自己是民族的大救星---太白金星。先知引用古老的民间故事告诉他,太白金星因为太嘚瑟、太骄傲已经陨落了。
古希伯来语中,晨星是הֵילֵל( hêylêl),天主教将圣经翻译成拉丁文时,把它译成Lucifer,由两个词根lux和ferre组成,其中lux是“光明”的意思,ferre是动词“带来”的意思,二者合起来就是“带来光明者”,这和汉语中的“启明星”有异曲同工之妙。拉丁文圣经中这个词还在其他地方出现两次。
et quasi meridianus fulgor consurget tibi ad vesperam et cum te consumptum putaveris orieris ut lucifer
你的寿命如日中之光华,纵有阴暗,仍如晨曦(约:十一:17)。
et habemus firmiorem propheticum sermonem cui bene facitis adtendentes quasi lucernae lucenti in caliginoso loco donec dies inlucescat et lucifer oriatur in cordibus vestris
因此,我们认定先知的话更为确实,对这话你们当十分留神,就如留神在暗中发光的灯,直到天亮,晨星在你们的心中升起的时候(伯后:一:19)。
(三)詹姆斯王圣经译本
英国改教以后,走上了独立自主自办和神学本地化的道路,詹姆士王组织翻译英文圣经,把依撒依亚先知书中拉丁文 lucifer翻译成了专有名词,意思就变成了这世界上一个叫Lucifer的魑魅魍魉。
How art thou fallen from heaven, O Lucifer, son of the morning! how art thou cut down to the ground, which didst weaken the nations!
经过詹姆士王这一翻译,一尊崭新的神------路西法冉冉升起。所以,誓反教常说的路西法,并非圣经中的魔鬼的名号,而是他们把圣经翻译错了以后,以讹传讹产生的。
换句话说,天主教圣经中这个词前面的l是小写的,而誓反教把它改成大写。
(四)又是一年复活节
又是一年复活节,每年复活节最隆重的圣周六望复活礼仪中,全球的司铎们都要颂念逾越颂,云:
Flammas eius lucifer matutinus inveniat:
Ille, inquam, lucifer, qui nescit occasum:
Christus Filius tuus,
qui, regressus ab inferis, humano generi serenus illuxit,
et vivit et regnat in saecula saeculorum.
愿此烛光常燃不熄,直到晓明之星的升起。这永远照耀的晓明之星,就是指基督自己。祂已从死者中复活,光照普世,祂是祢的圣子,永生永王。
本来,天主圣教的教宗、主教、神父们在赞颂耶稣基督,说他是晓明之星、带来光明者。但是安息日会却说我们在拜路西法,只能说他们成了路西法最忠实的马仔。
又是一年复活节,当我们敬拜带来光明者时,安息日会又要招魂路西法了,愿路西法、怀爱伦常常加持他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5-4-16 2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