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袁立民开发了一款新的膈应人的“产品”,他到处宣扬: 新教的“新世纪圣经”的传道篇第三章21节是这样翻译的: 有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牲畜的魂是下降而入地呢?和合本是这样翻译的: 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二者换汤不换药。 而天主圣教的思高圣经训道篇第三章21节是这样翻译的: 人的气息是否向上高升,走兽的气息是否下降地下,有谁知道﹖ 他认为还是和合本翻译的好,因为这段话的希伯来原文(מִ֣י יֹודֵ֗עַ ר֚וּחַ בְּנֵ֣י הָאָדָ֔ם הָעֹלָ֥ה הִ֖יא לְמָ֑עְלָה וְר֙וּחַ֙ הַבְּהֵמָ֔ה הַיֹּרֶ֥דֶת הִ֖יא לְמַ֥טָּה לָאָֽרֶץ׃)中的 (ר֚וּחַ,rū·aḥ)既然在别的圣经章节中被翻译成“灵魂”、“圣灵”,此处理应翻译成“灵”、“魂”,所以和合本翻译准确,用冬云老师的话讲叫“诗意盎然”。 但袁立民没想到的是,有两个坎他是绕不过去的: 一是在旧约中,希伯来人从来没有能游离出身体的“魂”或者“灵”的概念,旧约时代的希伯来人和柏拉图以后的希腊人、东方人、特别是当代中国特色基督徒有着完全不同的“灵魂观”,圣言会会士雷立柏教授的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圣经》形成时代之后的基督徒和许多具有影响的犹太思想家(如斐洛 Philo of Alexandria)都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会离开身体,并等待复活的日子的来临,而在《圣经》中似乎没有这种“分离的灵魂”(animaseparata),虽然一些章节暗示这种观念(如(智慧篇》8:19-20;3:1-4:14)。基本上,《圣经》不认为,“灵魂”是人的一个部分,而是人的自我,人的生命;按照《圣经》不能说“人有灵魂”,而应该说“人是灵魂”。① 有人可能拿撒慕尔老先知“显现”举例子,但是读一下经文就会发现玄机,女巫说: “ 我看见神由地中上来……上来了一位老人,身披外氅”。上来的是一位“神” ( אֱלֹהִ֥ים, ĕ-lō-hîm),希伯来文用的是而且是Elohim。并未采用表示灵魂的三个词:Nefesh、Ruch和leb,可见是天主允许的给撒乌耳的一个神恩,让女巫“看到”美男子撒乌耳最敬仰之人形象,算是一种“神视”? 第二,他的誓反教教友提出疑问:和合本上说“动物的魂入地”,动物有“魂”吗?于是有人找来英语圣经,上面说:
Who knoweth the spirit of man that goeth upward, and the spirit of the beastthat goeth downward to the earth? 你看,“英语原文”都写着人和动物的spirit,上天入地的不是“灵、”“魂”又是什么?但大家更困惑,动物也有魂儿?说没有吧,英文圣经都这么写了。说有吧,显然违背原有的常识。 这也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特色新教迷信英文圣经,甚至称之为“英文原文”,实际上英语“和合本”翻译的并不见得不比汉语和合本强多少,这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英国神学家Alister E. McGrath在《基督教概论》中指出: Ruach这一个希伯来词在英语中至少要翻译成三个词:“wind”(风)、"breath”(呼吸)和“spirit”(灵)。这个重要的希伯来词意蕴深远,实际上不可能用英语再现。传统上只是简单地将ruach 翻译为“灵”,但是这个调包含着一系列的含义,对于我们理解圣灵这个基督教概念使我们产生的复杂联想,其中的每一个含义都有所帮助。② ר֚וּחַ (rū·aḥ)既然有三层意思,那么在这里是什么呢?很显然是“气息”、“呼吸”的意思。当上主、天主造亚当时,上主在他鼻孔内吹了一口生气,人就成了一个有灵的生物(创2:7)。活人与死人的基本区别是前者呼吸而后者不呼吸,因面产生了生命依赖于呼吸的观念。天主呼出生命之气,祂将这气吹进空壳之中,使它们有了生命。天主正是通过将气息吹进亚当身体里面而赋子他生命的。 遍满枯干骸骨的平原这一著名图景(厄37:1-14)也说明了这种观点:这些枯骨能够再活过来吗?只有当气息进入枯骨里面时,他们才能复活(厄37:9-10)。 除了人,动物也“有生命气息的”( חַיִּ֔ים ר֣וּחַ,ruah hajjim)(见《创世纪》·Gen 6:17;7:15),而天主给予这个气息:《户籍纪》16:22;27:16。 “气息”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实际上如果袁立民们再往前读几节和合本,连到一起读就会发现其中玄机: 我心里说、这乃为世人的缘故、是 神要试验他们、使他们觉得自己不过像兽一样。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故此、我见人、莫强如在他经营的事上喜乐.因为这是他的分.他身后的事、谁能使他回来得见呢。(传道书:三章:18-22) 作者认为人的物质方面和肉躯方面发言,以人与走兽没有分别:人和走兽都要死,死后都归于土,因为都是由土造的(创2:7,3:19)。然而在12:7作者明说:灰尘将归于原来的土中,生气将归于天主,因为原是天主之所赐。这契合古希伯来人的的世界观:“气息”是指天主在造人时赋与人(创2:7;咏104:30),而在死时再予以收回的生气(约34:14、15;咏104:29)。 这里的וּחַ (rū·aḥ)不是指人死后还活着的生命——灵魂,因为作者认定人死后降入阴府(9:10):你手能做什么,就努力去做,因为在你所要去的阴府内,没有工作,没有计划,没有学问,没有智慧。已经降入阴府了,还怎么上天? 作者在这里只是提出了一个当时人们无法回答的神学问题:人的“生气”与走兽的“生气”是否有别。 但是由于英文圣经就翻译错了,这种错误直接导致和九章10节产生了矛盾,而且为动物赋予了“灵”、“魂”,中文版和合本再歪嘴子吹风—一溜邪气下去,只能产生袁立民这一类的异端。最后我说一下冯象博士的翻译,这可真是诗情画意: 谁能确定,人子的那一口气定会升天。回归造物主而兽畜却要沉入地下。古代近东流行的宗教思想,但作者因为悲观而怀疑。 引用文献: ① 《圣经的语言和思想》,(奥地利) 雷立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P57 ②《基督教概论》,(英)麦格拉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P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