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84|回复: 89

从教会角度看资本主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7 21: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朱雀 于 2013-7-24 21:41 编辑

    在讨论资本主义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下,第一点,教会追求的自由与世俗意义上的自由的区别;第二点,教会建立天国和世俗意义上的国家之间的区别。

教会自由和世俗自由的区别

   罗马天主教会的伟大圣师,神秘学之父,熙笃会的杰出领袖 ,被称为“最圣洁的修士”的圣伯尔纳铎在其著作《论恩宠与自由秩序》中详细阐述了教会对自由的定义。
   自由可分为三种:一是摆脱必然的自由,二是摆脱罪恶的自由,三是摆脱痛苦的自由。摆脱必然的自由,是我们本性的天赋,圣宠为我们恢复了摆脱罪恶的自由,至于摆脱痛苦的自由,则为我们保留在永远的天乡。
以上三种自由,第一是本性的自由,第二是圣宠的自由,第三是生命或光荣的自由。作为天主所重视的受造物,我们最初受造时,即具有意志的自志,及情愿的自由;作为在基督内新的受造物,我们遂后涤除罪惩,重新再造;作为在圣神内,完满的受造物,我们最后被高举于光荣的境界。第一种自由,是十分高贵的,第二种自由,是诸德齐备,最后的一种自由,福乐无穷。藉着第一种自由,我们胜过其它兽类,藉着第二种自由,我们胜过肉身;藉着第三种自由,我们胜过死亡。毫无疑问,像天主当初赋给我们第一种自由,把家禽野兽置于我们脚下,又藉着第二种自由,把空中精神的野兽打倒在我们面前,如圣经所说:「求你不要将你的斑鸠的性命交给野鹰」(咏73:19);最后终于战胜腐朽与死亡,使我们完全属于自己,也就是最后毁灭死亡,使我们得享天主子女的光荣自由。
  人生来就具有第一重自由,摆脱必然的自由,这种自由不是社会制度等外界环境所能剥夺的,人生来就具有第一种自由,哪怕奴隶也不例外,只要你是有理智的人,就拥有自由的意志,虽然外界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限制你的肉体,但是,外部环境不能剥夺你自由思考判断选择的自由意志的。环境可以奴役肉体,但绝不能奴役一个人的自由意志。摆脱必然的自由,适宜于任何有灵明的受造物,不论他们是好是坏;在这方面,他们与天主没有区别。这种自由不会因罪恶和痛苦减少或失落;义人身上不多,罪人身上也不少,天神也不比人更完善。
  人的意志受到圣宠的启发,回心转向,同意为善,是由于自己情愿,而非出自强迫,所以成了自由的善人;同样,人趋向邪恶,仍然是受本人意志的驱使,并非由于外来的压力,所以是自愿为自由的恶人。天上的天神,连天主自己,莫不是由于自己的意志,自由坚定于善,决非受到外来必然性的压迫。魔鬼也是一样,他并没有受到别人的威逼,而是自由自愿地陷入罪恶,并坚定于罪恶。可见意志的自由,不论在善人或恶人身上即使理智被掳,照样是完整的,不过在善人身上更合乎秩序。造物主和受造物的自由,各按自己的方式圆满无缺,只是造物主的自由能力更大。、
第二种自由
  摆脱罪恶的自由就拥有能够不犯罪的能力。经常有人说,「我本来有意行善,可是办不到」,但这决不能归咎于自由,好似意志受到了某种压力,被必然性所约束,其实这只能证明,我们缺乏所谓摆脱罪恶的自由。这是由于我们缺少圣宠而缺乏摆脱罪恶的自由。
第三种自由
摆脱痛苦的自由则是完全称心如意的状态,这是天国的果实。
这两种自由:每一种都有两个等级
这两种自由每一种都有两个等级:高级与低级。明辨的高级自由,是不能犯罪,低级自由是能不犯罪。同样,如意的高级自由,是不能被扰乱,低级自由,是能不被扰乱。人在受造时,不但领受了圆满的自由意志,同时也领受了这两种自由的低一级;后来把了罪,两种都失落了。他从能不犯罪,跌到了不能不犯罪,完全失落了明辨的自由。同样从能不被扰乱,跌到了不能不被扰乱,完全失落了称心如意的自由。只留下自由意志,单独受处罚,因为是吃了自由意志的亏,才失落了前两种自由,惟独自由意志不能失落。的确,人由于自己的意志,成了罪恶的奴隶,理应失去明辨的自由。
我们这里的所说的自由,和世俗说所的自由有何区别?世俗所说的自由,是每个人都有公平满足人性需求的机会,和教会的自由是有根本区别的。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由低到高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虽然人类可以通过争取自由满足这些需求来获得“幸福”,但是这些“幸福”并非绝对的幸福,人类表面上获得自由,事实上仍旧被生活的网网住,被外在所奴役。
  圣伯尔纳德指出:肉身的快乐,不可能没有痛苦伴随
  肉身的享受,如吃、喝、取暖、御寒、止痛等等,的确能产生某种快感,但是在这些快感中,难道没有痛苦吗?面包所谓可口,只是对饥饿者而言;饮料所谓爽快,只是对口渴者而言。吃饱喝足的人,面包、饮料决不会再引起他们的快感,反而惹他们厌烦。不饿,谁还想面包?不渴,谁还想清泉?同样,不受曰晒的,何必寻找阴影?不冷不冻的,何必亲近阳光?不先感到迫切的需要,不会觉得这些事快意。不先受到痛苦,现在看起来是欢乐的,势将转变为可厌,转变成一种负担。
  圣伯尔纳德的论述和现代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很相似,资源满足人类欲望是一条倒U形状的曲线。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痛苦。长期受到特别磨难的,当磨难减轻时,好似得到了某种安慰。由于时间的转移,事物的变迁,较重较轻的痛苦互相更替,当经受的痛苦较小时,似乎痛苦消失了;经历过许多重大患难之后,一旦痛苦稍减,就可能认为是福气。

综上所述,世俗社会的自由和教会追求的自由是不完全相同的,天主赐予人的三种自由,第一种自由即自由意志是人生而拥有,是外界无法剥夺的;第二种自由,摆脱罪恶的自由,是通过基督逾越奥迹以及圣神圣宠得到的;第三种自由称心如意,摆脱痛苦的自由是天国的产业。这三种自由和人性肉欲的自由是完全不同的。


天国和世俗国家的区别
   根据天主教教理,天主创造人的目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彰显天主的光荣,另一方面是为了人类的幸福。
   上面我们已经花了很大的篇幅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人类在伊甸园里,享有能不犯罪和能不被扰乱的自由,但是由于人类滥用了天主赐予的第一种自由------自由意志,选择违背天主的旨意,因而被罪恶玷污而失落了第二和第三种自由,即摆脱罪恶和摆脱必然的自由。亚当夏娃犯罪之后,天主是仁慈的,祂对人类的爱是无条件地,祂派遣了自己的独生子,做了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在逾越奥迹中,基督通过自己的苦难、圣死、复活和受显扬,为了重新建立人类失落的天国。
  教会鼓励人们追求来世的希望,但也支持人类追求现世的希望,即现实的财富,比如参与政治,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合理。但是,人们在很多时候往往会一厢情愿的认为世俗之城是可以通过人力来不断美化,在地上建成天主之城。事实上,世俗不管如何美化,还是摆脱不了三罪的玷污。教会作为基督的身体,在逾越奥迹中与基督完美共融,是绝对不会有丝毫渣滓的,教会决不等于与世俗世界的乌托邦工程。
  我们知道,在逾越奥迹中,教会分成三个不同的状态,我们现世的教会,被称为旅途中的教会;炼狱里的教会,是炼净中的教会;而已经安息与主怀的圣人圣女们,则组成了光荣中的教会。很多时候,少数教友会把通过世俗政治建立起来的美好乌托邦和教会等同起来,或者当做教会的目标,但事实上,天主教徒参与政治只是爱德的一种体现,而不是建立天国本身,天国不是在地上建立的,而是在天上建立的。巴比伦的河畔柳树成荫,我的弦琴却挂在树上,一想起熙雍就泪流满面,我们身处异域,又怎能吟唱上主的歌曲?世俗世界是一个充军之地,一个涕泣之谷,虽然人们可以通过政治使得世界变得相对美好,但是人类绝不能把世俗社会建成天国。不管是旅途中的教会,还是炼净中的教会,她们最终都会成为光荣中的教会,所以教会的终极归宿不是地上而是天上。基督的救恩不是通过对社会的缓慢变革,而是通过末日世界的毁灭,完成教会最后的逾越,最终,基督得胜,教会和基督圆满融为一体,在天上建立天国。
  
  
  
  
  
  接下来来,我们谈一下资本主义,主要从政治、经济、思想上看。
  
  政治上,资本主义的建立是否是在天主教支持下完成的?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讲是基督教文明建立资本主义,从字面意思上看,似乎资本主义和天主教的亲密战友,但是,事实却是大相径庭,天主教和资本主义的建立并没有直接联系。下面我们慢慢论述。
  纵观近代资本主义,我们主要看英国、法国、德国以及美国等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我们先看英国,英国是最早建立代议制的国家,自从亨利八士改宗以来,虽然有部分个英国国王试图在英国恢复天主教,但都以失败告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新教推翻信奉天主教的政权后产生的。1685年信仰天主教的国王詹姆斯二世不顾国内普遍反对,违背以前政府制定的关于禁止天主教教徒担任公职的规矩(亨利八士的成果),委任天主教徒到军队里任职。此后进而任命更多天主教徒到英国政府部门、教会、大学担任重要职务 。英国清教徒(指要求清除英国天主教残余的改革派 )发动“光荣革命”,将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国王罢黜,改由詹姆斯之女玛丽二世与夫婿威廉三世,两伉俪君主共治英国。
  美国,最初是英国从荷兰手中夺走的殖民地,由于英国在亨利八士之后有几任试图光复天主教的英明君主的压力,清教徒(指要求清除英国天主教残余的改革派 )被迫移居美洲,并在那里建立弗吉尼亚殖民地。美国的建立,主要是基督新教和受法国启蒙思想支持者的支持,和天主教并无多大关联。在美国建国后,历任总统出来约翰肯尼迪外,几乎都是新教徒,唯一的天主教总统约翰肯尼迪是一位被暗杀的总统。
  法国,启蒙思想的果实在法国发芽,却最先在美国结果。在美国独立后,被称为教会长女的法国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中倒下。在法国大革命后,信奉天主教的法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断头台,正全被敌视天主教的党派掌握,法国圣统制在此期间几乎被废除,直到拿破仑继位恢复天主教为法国国教的地位,但是,经过这场动荡,法国天主教也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削弱。
  德国,德意志地区本是圣父教宗赐给条顿骑士团的领地,然而1512年,来自勃兰登堡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被选为条顿骑士团总团长,他是勃兰登堡选帝侯的近亲。在马丁·路德的影响下,1525年他宣布改信路德宗,从而切断了与骑士团名义宗主罗马教廷的联系,随后宣布解散骑士团,改为普鲁士公国(Ducal Prussia),阿尔布雷希特自任普鲁士公爵,成为臣服于波兰最高权力之下的世俗君主。 这为德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提供了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从政治上来看,资本主义的建立的确是所谓“基督教文明”的产物,但此处的基督教是专指基督新教,和天主不仅没有丝毫联系,反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资本主义的建立,是一部天主教为主导的国家的血泪史。
  此外,就代议制的本质而言,代议制追求的是一种人治,而非一种神治,虽然教会的大公会义似乎和代议制很相似,但是,大公会义是代表圣神说话,而代议制反应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人类的意志,这并非是绝对完美的,只是相对完美的。耶稣基督之死以及斯格拉底之死,我们都可以看出代议制的局限性。
  
  经济上,资本主义的追求是否符合大公教会的追求?
  资本主义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框架下建立的,国富论的讨论问题的出发点,或者说,一切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都是为了解决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斯密在国富论中实事求是地阐述了人类分工是出于利己的目的,“我们得到自己的事务并不是由于屠夫、酿酒师或者面包师的恩惠,而是由于他们自利的打算。”在斯密看来,后人对他的误解在于不了解他的两部著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之间的关系。斯密的研究实际是要以人性为基础构建一个符合人性的社会秩序,即他从法国重农学派那里学到的自然秩序。人性中既有动物的一面,即利己,又有天使的一面,即利他。一个符合人性的社会应该承认人利己行为的合理性,由此出发来建立自然秩序,这就是《国富论》中论述的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的市场经济秩序。斯密相信,价格可以把利己引导向有利于整个社会。   令斯密痛心的是,在他生前受世人重视的是《国富论》。在他死后,人们把《国富论》奉为经济学的圣经,把“看不见的手”作为市场经济千古不变的基本原则,作为经济学“皇冠上的明珠”,却把《道德情操论》完全忘却了。
  
  思想上,资本主义的思想是否符合大公教会的教导?
  根据天主教教理,大公教会对非公教会的兄弟教会以及非基督宗教内的积极思想予以肯定,但这并不代表资本主义的全部思想都是符合教会训导的。
  资本主义的指导思想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源自基督新教,而是源自启蒙思想。当然,这些思想有很多积极地方面,但是也有很多隐患,尤其对教会的圣统制是构成一种威胁。
  新教的建立,以“唯独圣经”为基础,将教会的圣统制度排除在制度体系之外,并且对圣统制国家发动一场又一场站争,一场又一场格命,推翻一个又一个天主教证权才得以建立。
  而最近比较流行的所谓“普世价值观”,从外教人看来可能是一件好事,但是作为天主教徒,应该看到“普世价值观”对圣统制度的威胁。“普世价值观”是一个定性不定量的概念,被定性为人类的最高智慧,但从来没有讲的清楚“普世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个和“唯独圣经”一样具有威胁性,“唯独圣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种模式,而“普世价值观”和“唯独圣经”一样,使得不管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能够将自己的观点作为绝对的真理列入他们的“信德宝库”-----------“普世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对教会训导的一种威胁,教会追求的并非是体现“人类的最高智慧”,而是体现天主的启示,不管是圣经和圣传,都是天主的旨意,而不是人类的智慧,教会是不可能将人类旨意归入信德宝库的。  
  
                                                                                                                                                                                 -----------姑苏道明
                                                                                                                                                                                               13年7月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22: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赶出来的文章,有个书名写错了,纠正一下,文中《论恩宠与自由秩序》书名有误,应该是《论恩宠与自由意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7 22: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字有打错的,不再一一纠正了,大家多多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23: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出必行,够信用,辛苦了。
标题不小,想哪儿说那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00: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雀 发表于 2013-7-17 22:49
刚刚赶出来的文章,有个书名写错了,纠正一下,文中《论恩宠与自由秩序》书名有误,应该是《论恩宠与自由意 ...

从神论来谈自由太高深了,各个哲学、神学派别不一,只需奥斯丁、托马斯等巨人的思想放在哪儿就行了。如果从人论的角度就容易描述,如自由可简单概括为四个阶段(或状态)。

一.人起初在乐园里亚当、夏娃行在天主的护佑之中,享有的意志倾向和性情是惟独向善的,有可以不犯罪的自由意志。
二.但这倾向和性情是可变的。撒殚诱惑改变了他们原初的倾向和性情,由当初的(天主的护佑)意志自由中跌落到自己的意志自由中,成为罪的奴隶,从此就不能不犯罪。
三.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主耶稣把真理的圣神赐给了我们,让不犯罪的自由成为可能。
(罗8:2) 因为在基督耶稣内赐与生命之神的法律,已使我获得自由……(主耶稣)使法律所要求的正义,成全在我们今后不随从肉性,而随从圣神生活的人身上。
但基督徒的考验并未结束。(路22.31)撒殚求得了许可,要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所以圣徒依然在不停的争战中。(罗7:18) 我也知道,善不在我内,即不在我的肉性内,因为我有心行善,但实际上却不能行善。所以我发见这条规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总有邪恶依附着我。7:24 我这个人真不幸呀!谁能救我脱离这该死的肉身呢﹖
四.基督徒们只有彻底得赎,在天上与主基督同在之时,才能有永不犯罪的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00: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圣骑士 发表于 2013-7-18 00:04
哈哈哈。我并非针对这位兄弟,不过我个人一直认为,这年头开口主义,闭口主义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疯子, ...

得得得,又成夜猫了。{:soso_e17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00: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吾从周 于 2013-7-18 01:54 编辑

提出意见,请朱雀先生考虑。主题似乎有问题: 《  论教会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教会是A,资本主义是B,性质完全不同,不用先生再说什么,就不是一回事了。不过说到资本主义的建立是否是在天主教支持下完成的?事实应该是资本主义与天主教天生就有矛盾,与新教倒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此先生讲的比我好,除了赞同之外,就不做赘述了。      问好。



                                                                                                         刘幼民   18/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09: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从周 发表于 2013-7-18 00:53
提出意见,请朱雀先生考虑。主题似乎有问题: 《  论教会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教会是A,资本主义是B,性质 ...

仔细阅读过,喜欢这样的文章,有价值。看后有收获。谢谢各位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09: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从周 发表于 2013-7-18 00:53
提出意见,请朱雀先生考虑。主题似乎有问题: 《  论教会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教会是A,资本主义是B,性质 ...

刘先生正面回应大家怀疑其是刘幼民的变身。
说的挺好的,标题起的没话找话。
我怀疑上面有圣神之亲,但不知道圣骑士是还是朱雀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09: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从周 发表于 2013-7-18 00:53
提出意见,请朱雀先生考虑。主题似乎有问题: 《  论教会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教会是A,资本主义是B,性质 ...

就是幼不是佑吗??你爸爸怎么想的?我觉得佑比较好,符合中统。
不管是幼民还是小民都不符合您老气横秋,颤巍欲死的气质。
我还是怀疑您经历了太多困苦,从来不曾欢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0: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魔魔儿 发表于 2013-7-18 09:40
就是幼不是佑吗??你爸爸怎么想的?我觉得佑比较好,符合中统。
不管是幼民还是小民都不符合您老气横秋 ...

也许是,文革时差一点就见了上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神论)的(相对论)楼主又搬上本宗教法庭了。


楼主用唯物主义的相对论分析辨别事物------思维逻辑错误。

基督教对待事物本质是决对的逻辑思维。

无神论对待事物本质是相对的逻辑思维。


基督教的自由只有一种,楼主把自由区别分拆成多种,然后按中国逻辑总结。

基督教的主义只有一种,楼主把主义区别分拆成多种,然后按中国逻辑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0: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中国逻辑思维严重阻碍了个人的自身发展。

千万不能去参加“培训学习”害人害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0: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背后的真相调查 发表于 2013-7-18 10:14
楼主的中国逻辑思维严重阻碍了个人的自身发展。

千万不能去参加“培训学习”害人害己。 ...

你的无知非常有趣,可以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0: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恭读(圣经)。

少学习“主义”。



机会也许只敲一次门,但试探却总是在按门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1: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雀 发表于 2013-7-17 22:49
刚刚赶出来的文章,有个书名写错了,纠正一下,文中《论恩宠与自由秩序》书名有误,应该是《论恩宠与自由意 ...

为你提供一点英国革命的资料,希望有用:

从宗教迫害到宗教宽容----信奉上帝的英国人

  信仰是至高无上的。为了上帝理应去彻底控翩人们的思想,严格执行教德,使每…个人的灵魂随时受神的监视,这就是中世纪的信条。基督徒驱赶弊端的行为将享受赦免特权并将受到法德的保护,任何不符合正统教义的见解都是异端邪说,持异端邪说的人轻则失去地位财产,重则会丧身火刑柱。一份英园历史文件表明,英匿教会对待异端邪说绝不留情。文件中写道:

  “对那些反对我们所阐述的神圣、正统的基督教信念的任何一个异端,我们将开除他们的教籍并强烈诅咒他们,我们还将谴责每一个无论以何种名义出现的异端,它们确实有不同的面孔,但它们的尾巴却连在一起,它们有着共同鲍虚荣心。这些受到谴责的异教徒,将被送到世俗的政权或是法官那里,受到应有的惩罚,宗教人员将首先被解除教职。两世俗的异端将受到没收财产的惩处……”。

  在这样一种排他的宗教氛围中,成千上万的“异端分子”被投入监狱,被剥夺财产,甚至被处死。这种恐怖的宗教迫害局面在中世纪持续了一千年。

  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天主教的禁锢,英王替代了教皇的首脑地位,国教替代了天主教的地位,亨利八世用他的铁腕镇压了一切反对他树立的新教条的人。改革没有带来思想自由,却使国教取得了对天主教和异端分子的迫害权力。

  于是,这场旨在巩固王权、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宗教改革引起了惊人的宗教狂热,有的人拼命反对它,有的人则拼命支持它。国教和天主教成了两个不共戴天的阵营。一个肯特郡的修女伊丽莎白•巴顿成了天主教徒在宗教改革中的第一个殉道者。而当一些保守的北方乡绅、农民、工匠发动了“求恩巡礼”运动时,其原因便在于宗教改革触怒了这些信奉天主教的人,结果遭到了镇压。

  爱德华六世时代,权臣大肆迫害天主教徒;而玛丽一世则打算恢复天主教,因此焚死了300多名新教徒。为了所谓信仰纯洁而使国家分裂,它的代价是惊人的,痛定思痛的英国人迎来了一个创造了“宽容”精神的伊丽莎白时代。国教虽然确立,但人们可以不信奉它,不信国教者可以举行自已的宗教仪式,不会因信仰问题而受到迫害,只要他们不危及国家。伊丽莎自女王用这种宽容精神缔造了一个强国。

  不过,伊丽莎白时代的宗教宽容并未能够贯彻到底。以后的100年中,继承王位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们始终陷入宗教纠纷的汪洋大海之中。

  首先是天主教徒,他们的势力在宗教改革后并没有就此没落。l605年11月5嗣,少数天主教极端分子阴谋炸掉国会,并愆连同国王詹姆士一世…-同炸死。但事情很快败露,主谋福克斯被捕处死。天主教徒遭到了人们的憎恨,以后英国每逢}1月5弱便有焚烧福克斯模拟像的风俗。从此,天主教徒在政治及社会多方灏受到严重歧视,历时长达300多年。

  圈教与清教徒之间的斗争在伊蕊莎自时代就已i经拉开了序幕.宗教改革中,英文《圣经》和《祈祷书》的颁布,教士用英文国大众宣讲,使基餐教成为人人可以理解的宗教思想。于是清教运动产生了,他们主张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主张每个入都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解释基督教。清教徒们相信人具有圣洁的灵魂,任何人都能够受教育,人可以根据内心的虔敬过严遵的生活。正因为清教的主张动摇了国教的权威,导致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以致于演变为内战。

  詹姆一世时,清教徒提出进行一种有秩序的教会革新,使人们不致予为一些琐事丽被开除教籍或受到宗教迫害。詹姆二一世斩钉截铁地回答遭:“在英国只有一种教义,一种戒律,最关键的是,一种宗教和仪式。”因为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国王实行专制统治,豳教成为支持专制王权的工具,两者已经紧密结合起来,“没有主教,便没有国王。”

  凌理一世上台后,更加依靠阐教而压制清教徒。他是英国历史}二第一个在国教确立之后才出生的国王,对国教的信奉特勇《虔诚,圜而视清教徒为破坏秩序者。他任命狂热的国教徒威藤•劳德为天主教。关于劳德这个人,当时的人这样评论他:“他由其信念而变得残酷,他真诚地相信,为了灵魂获救,对一个人施以酷刑以使他皈依正统和遵奉国教是值得的。”劳德上台后,便规定教士穿上华丽的祭服举行仪式,还压制清教徒讲道,解散他们的组织并禁止他们活动。大批不堪压迫的清教徒越洋过海,去美洲寻求理想的天国,当时共有6500多名清教徒逃往国外。

  宗教已成为一个尖锐对立的政治问题了,以致于人们抛开宗教涵义来这样定义清教徒: “任何人只要为王国的耻辱,或贫民的苦恼,或臣民所遭受的不公正的压迫而悲伤,……他便是清教徒……任何人只要对虔信的信徒表示好感,和他们交往,向他们提供必须品,或保护他们免遭暴力或不公正的压迫,他便是清教徒。”宗教问题已是个一触即发的火药桶。1637年,劳德大主教强制信奉清教的一支一一长老会的苏格兰人信奉国教,引发了苏格兰起义。查理一世迅速召售议会征税以便镇压苏格兰,未能成功后便解散国会,全国各地纷纷地抗议,清教徒们援引“圣经”反对国王。l640年,信奉清教的人与王权和国教面对面地开战了。就像历史反复证明的那样,宗教分歧总是以厮杀告终。

  3年后,清教_二派得势,他们掌握下的议会决定取消国教而以清教中的长老会为国教,并强制人民信奉长老会教。人们为信仰自由而战,却未能得到信仰自由。另一些清教徒极力反对这种强制性的宗教政策。清教徒最终于l649年处死了国王,建立起共和国,但不久斯图亚特王朝便复辟了。

  复辟的君主查理二世曾在流亡期间颁布宣言,宣称保证信仰自由。然而在复辟之后,国教教会再次取得了权力,清教失败了。国王和保皇分予对内战记忆犹新,为了减少清教对统治秩序的威胁,他们开始大肆迫害清教徒。

  国会通过了一系列巩固国教的立法。《市政机关法》规定:凡在市政机关工作的人必须起誓不用武力反对国王,并按照图教会的礼仪规定做礼拜。《信仰划一法》规定:所有神职人员都必须承认英国国教会,并声明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定要忠实于困王。《集会法》规定:不得在私人寓所和其他地方举行不符合围教教会规定的任何宗教仪式,违者将被囚禁或罚款。《五英里法》规定:不服从国教会的神职人员和教师不得进入一切城市或他以前所住的教区五英里之内的地区。

  大迫害开始了。布里颤托尔市市长约翰•奈特在一年之中便把900名不服从圉教者投入监狱。清教集会遭到禁止,迫害者常常推翻讲坛,拆毁座犄,破坏门廊,拆去门窗。被捕的清教徒往往没有申辩权,能们会被处以罚金、拘押、监禁,甚至后来继位的詹姆士二世把大追害推向了高潮。当时打着新教旗号的蠢理二世私生子蒙默思在英国西部挑起了一场叛乱,詹姆土:二世以此为借口,在西部实行“血腥法令”,300多人困不服从圜教和协助叛乱而被处死,800多名清教徒被送到西印度群岛服苦役。一个妇女因向亡命的清教徒提供住宿和食物丽被处死,此事震动了全国。詹姆士二世的残酷迫害只有“血腥的玛褥”可以与之相比。

  大迫害确实使清教受到沉重打击。清教已经没有了内战时朔的锋芒。据说在诺里季,服从围教的人达2万名,而不遵从圈教者却不到20名。清教已不可能用武力对抗园教了。另一方溺,大迫害并没有完全消灭清教,清教仍在活动,《天路历程》的作者、清教徒约翰•班扬就曾不屈地写道:“上帝将会在世界上(甚至在反基督者已经建立起教会政府的地方)建立起他的原始教会政府……活到那一天的人,就会看到新耶路撒冷打扮得像新娘一样从天而降。”这样的结果让人们对大迫害是否能让英国教会趋于统一深表怀疑,连查理二世也曾声称“12年来的痛苦经验表明,所有强制性的措施都收效甚微。”
du8.com  无休止的宗教争执和宗教迫害让人们感到厌倦,大迫害产生的意想不到的后果便是宽容的呼声。国教内部持宽容意见的人越来越多。主教托马斯•肯就曾极有代表性地说过:“英国国教会教导我要仁慈地对待那些与我们意见不一致的人”。思想家洛克写了《论宗教宽容》,他认为国家既然没有规定人们应该吃什么喝什么,为什么非要强迫他们去这个教堂而不去那个教堂呢?“真正宗教的全部生命和力量在于心灵内充分的信仰”,而这些问题是完全处于国家政权管辖范围之外的。

  主张宽容的人越来越多,而詹姆士二世的倒行逆施则最终使英国接受了“宽容”原则。

  詹姆士二世即位之初,曾发表愿意保持国教原则的宣言,以争取贵族及国教会的支持。但从小流亡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法国的他,骨子里却是个天主教徒,一心想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其实他的哥哥查理二世也有此打算,只是在王冠与信仰中选择了前者,而詹姆士二世却要维护信仰。不过,詹姆士二世完全忽视了这一点,即英国人民反天主教的情绪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詹姆士二世公开任命天主教徒担任国家的重要职务,并让他们参加市政机关工作。同时还颁布了《良知自由法令》,取消过去不让天主教徒和不信仰翻教者担任困家军政职务的法律,并取消任职时要求宣誓信仰园教的法律。这种以终止宗教造害为表丽文章的行为,其意图是昭然若揭的一心想恢复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成了全民族共同的敌人。圆教和清教联合起来发动了宫廷政变,迎立信奉新教的詹姆±置邀之女玛丽及其夫——荷兰执政藏廉为英王,废黜了詹姆±二世。

  宗教纷争终于结束了,圜教仍占据统治地位,并且规定英溪圈王必须是国教徒。但同时,l689年的《宗教宽容法》又规定允许清教徒保持自己的信,只是在出任公职上对清教徒仍有隈制,只是这种宽容不适用于天主教徒。尽管如此,从总体来看,宽容作为一种法律原则终于被确立下来了。

  思想信仰上压制异已的宗教迫害时代结束了,长期困绕英国的宗教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个宽容的英格兰到来了。当欧溯许多国家还在为宗教问题厮杀不休时,英国已形成了宗教宽容的局面。宗教的热情衰退了,清教转化为公理会、浸礼会、教友会等不同派别,它们已不再谋求取代国教,而只希攫积平共处,从而维护国已的生存权和信仰的独特性。l8煎纪,所有的异教徒都被称为“非国教徒”。他们不可以担任国家公职,但却把热情投入到促进社会发展上。当一个社会不再为信仰问题而流血或伤透脑筋时,它才可能有更大的精力去谋求发展,而真正的发晨也只有在宽容的环境中才能完成。这就是宽容精神的作用。

  这种宽容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英吉利民族。l8世纪,大文豪塞缪尔•约翰逊主张: “每个人都有权表达他所认为是真理的东西,而所有其他的人也都有权不尊崇这个东西。”19世纪,密尔在其《论自由》中说:“假如除一人外,全人类都持有一个相同的意见,而仅那一个人持一种相反的意见,那么,全人类要使那一个人保持缄默,并不比那一个人(如果有能力这么做的话)使全人类保持缄默更为公正。”说到底,宽容的精神是一种容忍异已存在的精神。正因为如此,那些“非国教徒”才能对英国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

  良心与责任:英国菲国敦徒

  19世纪的著名英国政治家约翰•罗素勋爵曾说:“我知道那些非国教徒,他们推动了自由贸易,他们推动了奴隶制的废除,他们推动了教会税的废除。”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英国的非国教徒对英国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8世纪以后,英国的清教消失了,所有的不服从国教者都被统称为“非国教徒”,在“宗教宽容”的原则下保持着信仰的独特性。不过,清教的理想仍然影响着这些非国教徒,使他们恪守严格的道德戒律,以自己的良心,领悟个人的责任,不安于“即使是罪恶,大家都这样做,我也就这样做”。正是非国家徒的良心与责任,使他们能够对两个世纪的英国社会发展起了很大影响。

  “非国教徒的良心”是英国流传至今的一句短语。英国人丽月塔在其《绅士道与武士道》一书中总结这种良心为:诚实、不虚伪,不会说假话奉承人;重诺言,守信用;坚持真理,尊重并能采纳不同意见。

  菲翻教徒认为阿谈逢迎是对真理的犯罪行为,因此绝不说奉承话,,比如,在…般情况,在赠送东西给别人的时候,即使对方不喜欢、不需要,他也会像大多数人那样道谢,说“谢测+您的好意,这东西正是我所需耍的。”而非国教徒却会直截;当地说“不喜欢”或“不需要”。菲国教徒的表现确实出乎意料,不过他们一旦许诺,就无沦如何一定遵守,如果违背诺蠢,就会认为是一一种犯罪行为。

  非国教徒主张要重视规则,箍: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光嘎正大地生活:正如英圈学者赫错黎后来在《自由的教育》中曾说过的:“一个非常清楚、非常基本的真理是,我们每个人和多多少少与我们有关的人,其生活、命运和幸福,都依赖于我们对一个比赛规则的认识。”任何欺诈和掠夺都是短期的,正如英国的民间谚语所说,“不合理的事不会长久”、“靠欺骗得到,准会吃亏。”

  如果是错误的,即使大多数人都说对,非国教徒也会顶住援力。大胆地说一句:“不,我不赞成,这是错误的。”如果是正确的,即使所有人都反对,非国教徒也敢勇往直前,义无夏顾。

  非圈教徒的良心体现在许多方蕊。在商业上,菲国教徒以诚实著称。据说,以莳做买卖存在着讨价还价,卖方的要价远远超过实际价格,以便在交易过程中一点点削价。但是,教友派教徒认为要求超出实际价格以上的价格是不道德的,因为这等于在说谎。所以,他创造了“固定价格”制,在店内挂上招牌,明码标价,买卖双方不讨价还价。这种方法一开始曾遭到人们的霸笑,但是不久人们便明白这种固定价格能大大节约时间,于是逐渐接受了它,又将之推广到国外。教友派教徒以特别诚实而闻名,所以在商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现在英国四大银行中的巴克莱银行和劳埃德银行便都是教友派教徒所创立的。非国教徒诚实经商的态度对英国人影响很大,英国的许多谚语,如“不义之财发不了家”、“不正当的小钱弄脏大钱”,正反映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对于政治,非国家徒认为政治和人品是不能分离的,腐败的政治家是不可能创造出良好的政治局面的。他们认为奉行“秉公办事”的格拉斯顿是“为数极少的能感到基督的法律将统治这个国家以及每个人的政治家之一”。非国教徒的这种良心,对英国政治家们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也成为英国政界腐败等丑闻相对较少的原因之一。

  非国教徒提倡人类应该自己祈祷,自己思考,让人们朝着独立精神、独立良心的方向努力。正因为如此,造就了许多勤于思考、对正统思想不盲从的人。这种精神对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作出了无可估量的贡献。发现氧气的布雷斯特里,发现天王星的天文学家哈歇尔,原子理论的创始人道尔顿,光波理论的创始人扬达,化学、电气发明家萨汉弗里和迈克尔•法拉第,都是非国教徒。
  “非国教徒的良心”,对于英国的道德风尚产生了很深的影响。非国教徒根据他们领悟的上帝赋予他们的责任,形成他们独特的价值观。著名作家乔治•爱略特描写l832年时非国教徒的价值观时说:“这里的居民认为古老的英国并不像它可能的那样好,这里的芸芸众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宗教并不就是统治者的宗教。因而,他们可能将许多事物加以改变,这些事物现在或许已经使这个稚界比它爱该成为的状况更为痛:苦,而飘一确实是更为罪恶。”换言之,菲国教徒希望能恪守自己的责任,使社会得以改进,得以发震。

  菲画教徒的责任心,使他们在社会生活的多方萄取得了成旋。

  工业革命主要是由非阁教徒完成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南棼国教徒制作的,第企业家与发明家中有45%是非国教缝,这些入恪守道德,艰苦刨、整。比如,著名工业城市伯明翰,就是£秘非国教徒创立的。l 7世纪末,他们建立了第一个“礼拜堂”,不久又花卜一个遒纪左右时间,建成以铸铁业为中心的城市。该城市的刨始人是惟一一神论和组合教会员,之后教友派教徒也参加了进来,此后浸礼会教徒、卫理公会教徒以及犹太教徒相继出现,使这个城市疆见繁荣。

  非国教徒还致力于社会改革,使社会面貌得到很大改观。18赣纪,宗教的地位岌岌回危。因为国教长期养尊处傀,教会}二层人士不勤教务,疏远群众;教会对人民漠不关心,不”孵其疾苦,所以使教会有丧失群众基础的危险。卫斯理等。教士认为:“宗教必然会产生勤奋与俭朴,这两者又必定会产生财富。但是随着财富的增加,骄傲、愤怒、尘世之爱等等也会随之增强。……这样一来,尽管宗教形式保持原襻,它的褥神却迅速地满亡。”

  因此,卫斯理等人决心唤起群众的宗教热情,走向群众。他们开始向普通人传教,学习群众的话言,以人们的切身生活为}吾题,向群众宣传基督教教义。他的兄弟和朋友怀特菲尔德也加入他的行列,在田闼、矿井,码头,向千千万万被遗忘的劳苦大众转达上帝的关怀,唤起劳动者心中的宗教热情。

  卫斯理等人打破常规,走出教堂传道布教,而且让俗人担任教士,因而遭到国教的处处排斥。最后卫斯理等人不得不退出教会,另组织一个新的教派一一卫理公会。

  卫理公会的大部分人都是贫穷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由于它积极投身民众传教,所以很快席卷全国,并提出了万人平等的革命教义,形成强有力的运动。

  、卫理公会很快引起了其它教派的注意,一些非国教团体纷纷仿效,掀起一股福音运动的潮流。许多劳动者义务充当传教士,面向大众,传播福音。l8世纪末,这一运动发展得非常迅速,教士们关注社会问题,特别是关注工业革命中的贫穷和不公正现象。他们扶贫救困,举办慈善事业,发放救济,开办医院,还参与贫困问题的社会调查。

  19世纪中期,卫理公会牧师威廉•布恩在伦敦传教,从事各种慈善活动。他按照军队的形式组织教徒,教众称军兵,教士称军官。后来,他将这个新组织命名为“救世军”。救世军的宗旨在于向一切孤苦无依的人伸出救援之手,因而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尊重。

  不仅是教会本身的改革,可以说l9世纪的各项社会改革,多是由于非国教徒的努力才得以实行,特别是教育制度改革。公立学校是19世纪初期非国教徒为其子女而创立的,后来随着这些非国教团体的强盛,他们逐渐与属于特权阶级的绅士联姻,公立学校也因此成为特权阶层的一部分。此外,从18世纪末起到整个l9世纪,非国教徒还热衷于举办面向贫苦大众的主日学校,向他们传授读、写、算的基本知识,以使“穷人的孩子被拉出微贱韵处境,受到教育、得到保护,变得文明丽有教养”。非国教徒们把这当成一种责任,正如一个浸专会传教±指出的,“基督教知识有这样的倾向,通过教导每一-个人去完成神命授予他的任务,从两确立社会的和平”。监狱的改革也是在教友派教徒推动下进行的。这一改革的发起者是l9世纪的一个教友派教徒、银行家的妻子伊丽莎白*弗赖伊。当弗赖伊女士打算访间女囚徒时,她的家族劝阻漉:“这个问题对你来说过于勉强,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不会有什么变化的。”他们主张发起一场运动让政府来管这件事。但是,政府认为,监狱里的女人太多近乎野兽,即使帮助她们也无济予拳。

  然而,伊丽莎自•弗赖伊不瑙不挠,她说服了监狱长,被允许一凋去访问一次女因。她竭尽全力开导女囚,先教她们读书识字,接着叉教她们馓针线活,并把她们的针线制品远销澳大剩鳆。结果,这个计划成功地完成了,女囚们从精神生得到了改变。一些社会知名人±纷纷来参观监狱,确认了所发生的变化,…致要求政府采取重大措施来进行改革。在这种舆论压力下,政府对监狱进行了重大改革,允许人们帮助囚犯。

  非国教徒的很多主张都影响了社会。他们主张非暴力,认为人们应严守圣保罗的锑l戒,不应公然背叛世俗的权威。因此,在北美独立战争、法国革命以及l848年欧洲革命期间,英国虽出现动荡,但均未爆发革命。

  直至今天,非圈教徒的“良心与责任”还深深地影响着英圈人的性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1: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从周 发表于 2013-7-18 10:02
也许是,文革时差一点就见了上帝。

经过文革?那少说也有60了吧?
文革使你更加胆小了吗?不敢批评政府,然后来论坛寻找勇气及自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2: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魔魔儿 发表于 2013-7-18 11:47
经过文革?那少说也有60了吧?
文革使你更加胆小了吗?不敢批评政府,然后来论坛寻找勇气及自信。 ...

呵呵,我的犯禁言论还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2: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从周 发表于 2013-7-18 12:02
呵呵,我的犯禁言论还少吗?

不觉得你那里犯禁,只觉得你意气不在,更多的指责天主教会。政府其实应该颁你迷途知返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8 12: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魔魔儿 发表于 2013-7-18 12:34
不觉得你那里犯禁,只觉得你意气不在,更多的指责天主教会。政府其实应该颁你迷途知返奖。 ...


我不是天主教徒,怎么迷途知返?我也有时事政论文章,批评政府,鼓吹宪政,政府反应比你们优雅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11-23 16: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