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修公爵 于 2012-7-18 04:47 编辑
(旧作)最富盛名的圣乐
Αve Maria ,汉语译为《圣母颂(直译为万福玛利亚)》,大概是最负盛名的圣乐了。首先,它的歌词取材于天主教会著名的祈祷经文《圣母经》,此经文是全世界十余亿天主教友的日常颂念功课。其次,自文艺复兴以来,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为该经文谱曲,包括巴赫、舒伯特、古诺等音乐巨匠。再次, 20世纪以来,大量欧美歌星将舒伯特版的《圣母颂》搬上舞台,如帕瓦罗蒂、娜娜·费比安(Lara Fabian)、迈克尔·鲍尔顿(Michael Bolton)、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席琳.迪翁(Celine Dion)。近日,俄罗斯著名“超高音”歌唱家维塔斯(Vitas)用“震碎灯泡”的超高音域演唱了这首经典名曲。即便在天主教会非常微弱的中国,《圣母颂》也是有一定“市场”的,如果你随便走进一家练歌厅,在外文歌曲的歌本中八成会找到《Αve Maria》 Αve Maria是《圣母颂》的第一句,意为“万福玛利亚”。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来自新约圣经的《路加福音》。万福,原文意“祝平安,祝快乐”,汉译古汉语祝词“万福”。 据我们所知,在第六世纪的教会礼仪,也就是在一般隐修士们的日课经里,已经出现了我们今日圣母经的前段。这一段经文突出了路加福音的第一章第28节和第42节。圣母领报时天使向圣母玛利亚讲了“万福!满被圣宠者,主与尔偕焉”;圣妇依撒伯尔见圣母来访时就赞说:“女中尔为赞美,尔胎子耶稣并为赞美”。这二节赞词合在一起,就成了圣母经的前段。 这一段圣母经经文,十二世纪时,有一个教区的主教要所属教区内的教友们开始诵念了。因为在这时候,这一段由隐修院的日课经里,流传到民间,就成为信友们的经文了。我们常说,圣多明我提倡念玫瑰经,这是对的,可是我们要明了,他们那时候念的玫瑰经中的圣母经,和我们现在念的圣母经不一样,那时的圣母经经文只有现在念的圣母经的前半段而已。 圣母经经文的后半段的产生,基本上是教会感到需向圣母祈祷。照今天的历史来看,在十四世纪的时候,圣母经的后半段开始慢慢出现,直到十六世纪,才正式有我们现在念的后半段的圣母经经文。换句话说,现在我们念的圣母经是在十六世纪才有的。脱利腾大公会议(1545-1563)时代的教宗庇护五世(1566-1572),他是一位改革礼仪的教宗。他把我们现在念的圣母经,放在教会的大日课经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圣母经是从第六世纪开始出现,直到十六世纪才完成。 文艺复兴以来,孝爱圣母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才智为赞美圣母的歌曲谱曲,流传到今天,最为有名的大概就是舒伯特的《圣母颂》。 据说,1825年舒伯特采用英国历史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所作长诗《湖上美人》中的《爱伦之歌》谱写而成这首曲子,歌曲描绘了一个纯洁的少女真诚地求圣母玛利亚转祷赐予心灵抚慰的情景。 我听了很多世界名家演唱的《圣母颂》。但无论是帕瓦罗蒂、还是席琳.迪翁、还是其他歌星,习惯上都是在第一段用本民族语言演唱少女的口祷,第二段用拉丁语演唱如下经文: Αvemaria gratia plena万福玛利亚!满被圣宠者
Maria gratia plena 玛利亚,满被圣宠者 Maria gratia plena玛利亚,满被圣宠者
Ave, ave dominus 万福万福 (主) Dominus tecum主与尔偕焉 世界各民族天主儿女孝爱圣母之情在歌声中表达出来。 遗憾的是,汉语中还没有好的翻唱版本,希望教会中的高人早日将具有天主教文化色彩的中国版的《圣母颂》创造出来。 帕瓦罗蒂版的《圣母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uYrmYXsujI&feature=related 一个藏族女孩用藏语念《圣母经》 维塔斯版的《圣母颂》: 娜娜·费比安版的《圣母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DucP93apB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