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9|回复: 9

德蕾莎修女无数次流泪为中国穷人祈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4 11: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蕾莎修女无数次流泪为中国穷人祈祷
    提到德蕾莎修女,多数人都知道她一生服侍穷人的爱的故事。近日“凤凰往事”新浪微博公开了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秘密,德蕾莎修女临终遗言是:“我遗憾没有将福音传给中国穷人,只能无数次流泪为中国穷人祈祷。”
    德蕾莎修女1910年生于前南斯拉夫,37岁正式成为修女,1948年远赴印度加尔各答,且于两年后正式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竭力服侍贫困中的最穷苦者;她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于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她是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三位获奖者之一。(其他两位是1964年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1921年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博主:非洲之父史怀哲也是这样的人。)
    从国外对慈善的释义看,慈善是出于对人类的热爱,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所做的努力。德雷莎修女一生对慈善起到一定的诠释。她是阿尔巴尼亚人,但终其一生,都在印度加尔各答为穷人服务。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在她离世时,拥有4亿多美元的资产,7000多名正式成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工分布在100多个国家,然而在她辞世之时,她的个人财产仅有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粗布纱丽:一件穿在身上,一件待洗,一件已经破损……
    世界上有许多穷人,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德蕾莎修女看来,“每个人都在做一个选择。可以选择假装看不到这些穷人,也可以选择走到他们中间去。愈是贫穷、孤独的人,愈是拥有着最为敏感的心灵,最为脆弱也最为强烈的自尊”,她把所有贫困、病者、被遗弃的人,都当作是“受难基督”的化身,“我们倾尽所能让他们过上有爱,有尊严的生活”,所以她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因此她能够“以穷人的名义”,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在诺奖颁奖典礼上,她说:“我是帮穷苦的人代领这个奖。我很高兴贫穷的人受到应有的注意。”她把奖金全部用在贫穷苦难者身上。
    德蕾莎修女坚信,只要穷人没有感到被抛弃,他们就还不算穷人,所以她倾尽所能,不让穷人感到被抛弃。穷人在感受到爱时,不会感到被抛弃。德蕾莎修女在1997年去世前,曾说过:“从血缘上讲,我是阿尔巴尼亚人;从公民身份上讲,我是印度人,但从信仰上讲,我属于全世界。”她生前曾多次访华并谦卑地请求在中国开办慈善机构,照顾中国穷人,但未能如愿。但是今天依然可以看到中国某些方面的改变可以说是天主对她流泪祈祷的回应。
    中国的穷人减少了,尽管现在还很多;中国的基督徒增多了,尽管现在还很少;中国的慈善机构渐渐有了,尽管现在还很不成熟。中国需要更多像德蕾莎修女这样的人,为穷人说话,为穷人服务的人。
    请大家为中国及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祈祷,愿全能的天主降福他们,赐予他们灵魂肉身所需的各种恩佑!
延伸阅读:
印度雷锋德蕾莎:大爱的使者
    “我们感到所作的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
    “有另一种贫困——心灵上的贫乏,即那种孤寂及被人弃绝的情况。在今天世界中,肺结核或麻疯不是可怕的疾病,心灵上的贫乏才是最严重的病症。”
                                                                                                                                    ——德蕾莎
为爱成伤,甘心做穷人
    感动了全世界无数人的、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乞丐”的印度修女德蕾莎,于1910年出生于斯科普里(现马其顿共和国首都)的一个阿尔巴尼亚裔家庭里,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
    18岁时她离开家乡,在都柏林接受仁爱训练。三学期后,年轻的她前往印度东部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学习,后来在圣玛莉罗雷托中学担任教职,主要教授地理课程。上世纪40年代初,德蕾莎在圣玛莉罗雷托中学担任校长一职,但当时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加尔各答满街都是无助的麻风患者、乞丐、流浪孩童。现实中的惨剧,使特雷莎修女深感于印度穷人生活凄惨,需要救助。
    1946年,德蕾莎乘火车前往印度东北部山区大吉岭。沿途那些贫瘠的村庄,那些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穷人使她震惊。她仿佛听到了一个声音在对她呼喊:“为穷人中最穷的人服务吧!”她决心从此去帮助社会上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
  两年后,她在印度的美国医疗传教修女会进行了三个月的快速医疗训练后,只身进入贫民区。随后,身材瘦小的德蕾莎只身在加尔各答声名最差的贫民区展开了传播爱和善的旅程。从那以后,在当时被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的大街小巷,只要有穷人的身影,人们就会看到穿着白色纱丽的德蕾莎出现在他们的身边。
    她在破烂的贫民窟里,用仅有的一点积蓄创办了一所露天学校,专门收留失学的流浪儿童。为了他们,自己亲身到街上乞讨食物并送药,帮助他们清洗身体。在这个屋里,没有桌子、椅子,也没有黑板。她以地板为黑板,教孩子们一些孟加拉字母。
    她完全依赖爱心而工作,只要她觉得哪里有最大的需要,她就到那里去帮助人。有一次,她看见街上躺著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她焦急地四处求告,敲遍医院、诊所的大门,竟无一人理会。最后好不容易求到一点药品,回来时却发现那人已死去了。为此,她于1950年创办了自己的慈善机构,并为它制订了规章:凡成员都要立下贫穷、贞洁和服从的誓约。她解释说:“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们自己也必须是穷人。”这个慈善机构所有的药品都是捐赠的,并无偿提供给贫病交加的穷人。
    1952年,德蕾莎在一座印度庙的旁边建起了“垂死贫民收容所”,以让那些可怜的人在弥留之际能享受一下人间的温暖。至80年代末,大约有3万名身患不治之症又无家可归的穷人在收容所里度过了他们最后的日子。
  1964年,她开始考虑收治麻风病人,于是卖掉一辆获赠的白色林肯高级轿车,用拍卖所得为麻风病人建了一幢楼房,并培训了一些护理人员,使这里成了加尔各答唯一的麻风病中心。德蕾莎的事业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1962年印度航空公司遵照甘地的指示,免费向她提供各条航线的机票,铁路亦如此。尽管德蕾莎声誉鹊起,但她总是对记者说,她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她喜欢说,为一个目的去工作就是幸福。
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从1948年开始,她毅然一头扎进贫民窟,去为贫病的、被虐待的、受人遗弃的可怜人服务。此后她生命中的全部时间都在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近50年任劳任怨的工作也为她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德蕾莎十八岁时离开阿尔巴尼亚走入印度,自此德蕾莎修女一生就不再穿鞋。有人问德蕾莎为什么不穿鞋,德蕾莎说:她所服务的印度民众都太穷太苦,他们没有鞋穿,如果我穿上鞋,那我与他们的距离不就差得太远了吗?我服务于他们,我不想与他们有距离,我不能穿鞋!
    英国戴安娜王妃去印度访问,晋见德蕾莎修女,回国后与人谈到:“当我与德蕾莎修女握手时,才发现德蕾莎没有穿鞋,而我却穿了一双白色的高跟鞋,真羞愧呀!”
    德蕾莎说,她知道她不能解决人类的贫困问题。这个问题,必须留给政治家、科学家和经济学家慢慢地解决。可是她等不了,她知道世界上太多人过着毫无尊严的非人生活,她必须先照顾他们。德蕾莎不仅为最穷的人服务,她还要求自己也成为穷人以能感同身受。平时她只有三套衣服,不穿袜子,常常不穿鞋。她的住处除了电灯以外,唯一的电器是电话。
    但她的事业却不“贫穷”。她在印度和其他国家创办了50余所学校、医院、济贫所、青年中心和孤儿院。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就像当年诺贝尔奖的公报所说的:“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
  1982年11月,正当黎巴嫩战火纷飞之际,德蕾莎却乘机抵达贝鲁特,协助被击毁的依拉斯美亚医院救出了37名弱智及伤残儿童。1985年,她带领28名修女前往受灾的埃塞俄比亚,夜以继日地帮助医务人员料理病人。1985年下半年,艾滋病像野火一样在欧美蔓延,人们陷入恐怖之中。德蕾莎前往纽约,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并协助医务人员护理病人。

代表穷苦人领诺贝尔奖
    1979年10月17日,瑞典奥斯陆大学礼堂。她穿着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纱丽走上领奖台,不管是和总统会见还是服侍穷人,她都穿着这件衣服。台下坐着珠光宝气身份显赫的贵人,她视而不见,她的眼中只有穷人。她是那么瘦小,以至于大家使劲伸长脖子也只能看见一张布满皱纹的脸。
    但是当她讲话的时候,台下立即鸦雀无声:“这个荣誉,我个人不配得,我愿意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接受这个奖项。因为我相信:你们是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也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权利。”在颁奖典礼后所举行的招待会中,她与近千名来宾寒暄,却仅向人要了点水喝。
    她对现场的记者说:“贪婪——对权力的贪婪,对金钱的贪婪,对名誉的贪婪,这是当今世界实现和平的最大障碍。”获奖后,德蕾莎卖掉了奖章,连同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美分。在她的要求下,诺贝尔奖有史以来第一次取消传统的庆祝宴会,并将6000美元的晚宴预算移交给她,并入奖金之中,全部用于救济穷人。
    她创建的组织有4亿多美元的资产,这个组织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量的救助机构,把食物、衣服、住房、药品、医护、教育送到了千百万穷人、孤儿、灾民、病人和被遗弃者的身边。她所创立的组织有7000多名正式成员,还有逾10万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
    除了有形的遗产外,德蕾莎更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承传。从诺贝尔和平奖到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从卡内基奖到施韦策国际奖,全世界至少有80多个国家的元首、首脑、政府和各大领域的机构以及各个方面的国际组织,都向德蕾莎修女颁发过崇高的荣誉和奖项,还有几十所大学授予她名誉学位。
    但她对这些荣誉看得很淡,对她来说能为穷人办些实事更重要。1992年,美国哥伦布骑士团将“喜乐与希望”奖章授予她,获奖后她立即打听在哪里可以出售奖牌,以便将出售所得和奖金一起交给修女会,用于救助穷人的事业。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瑞典全国掀起了向仁爱会捐款的热潮。自此以后,她的事业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正是这种“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精神,使得德雷莎在去世多年以后,仍被全世界所铭记。
爱人如己,熄灭战火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科索沃与南斯拉夫发生内战。在战区还有一些妇女儿童没有逃离出来。德蕾莎修女请求指挥官停火:“你们这些男人要打到什么时候?战区的妇女与小孩逃不出来。”指挥官说:“我想停火可对方不停呀,我也没有办法!”。德蕾莎说:“那只好我走进去了。”
    当德蕾莎走进战区以后,双方发现伟大的德蕾莎走进战区,立刻停火!当德蕾莎带着妇女与儿童离开战区后,双方又开始激烈交火。这事传到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耳朵,安南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这件事,是我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呀!”联合国为南斯拉夫与科索沃之间的内战曾调停斡旋了几次都无法让双方停火。而德蕾莎走进战区,双方停止交锋,这是多么感人的爱心奇迹!
    我们没有谁比她更穷,她住的地方,除了电灯外,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只穿凉鞋,不穿袜子,平常吃得常常是盐伴米饭。她去世时,个人的全部财产,就是一张圣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滚着蓝边的白色粗布纱丽,一件穿在身上,一件待洗,一件已经破损,需要缝补。
    她放弃了世俗的生活,整日穿梭在又臭又脏的废墟,在难民营、臭水沟、垃圾堆里,寻找并拥抱那些患皮肤病、传染病、甚至满身脓疮的人,她亲手为他们清洗伤口、洗衣、喂饭,直到他们安详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人们只有在垂死者的泪眼中,才能真实地看到她究竟是一个怎样奉献自己的人。
  她说:“我没有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来荣耀天主,我只是祂手中一朵小小的花,一朵没有用处的玫瑰,我希望它的芬芳能让上天心旷神怡。” 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需要爱,没有人不需要尊严,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尊贵的。
  “饥饿并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是指爱心的渴求。赤身、寒冷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的人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要一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遗弃。”这是她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说的几句话。
她属于全世界
    几十年来,她一直想尽办法帮助贫民窟的穷人,让他们接受教育、解决医疗困难,哪怕只是给他们一碗粥、一片面包,甚至一个干净的地方让他们死去。
    1985年1月德蕾莎和她的助理一起访问中国了。正值北京滴水成冰的寒冬季节,这位闻名世界的女性却只穿了一身白衣,外套一件深蓝色的破旧毛衣,脚穿一双半旧的凉鞋,朴素的装束使在场的中国人深受感动。
    从少年立志到弥留之际,她几十年如一日奔波操劳,身患重病时依然毫不停歇,只是为了世界上最底层、最悲惨的穷苦人们。
    一九九七年九月五日,她在加尔各答逝世,享年八十七,消息传出,普世哀悼。德蕾莎去世的噩耗传来,引起了全世界更大的震动:在印度,成千上万的印度群众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悼念他们敬爱的德蕾莎,印度政府宣布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总统为此宣布取消所有官方活动。期间,印度总理亲自前往加尔各答,向她的遗体敬献花圈、发表吊唁演说;从新加坡到英国,从新西兰到美国,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纷纷发表讲话,为这位仁慈天使的逝世感到悲痛、向她致敬,表达追思。
    参加葬礼的有2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政府要人,其中包括3位女王与3位总统。当她的灵车前行,印度总理和沿途数不清的人们一起下跪、痛哭。最终,印度将特蕾莎修女的遗骨葬在她在1950年创立的加尔各答仁爱会的庭院里。
    如今,她的名字已经飞越千山万水,传遍整个世界;她的仁爱会已经国际化:7000名成员管理着115个国家的543个收容所、孤儿院和艾滋病中心,帮助了上百万苦难者。她以献身慈善事业的至诚,直面困苦的精神,赢得亿万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被人们尊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
    她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秉持著信仰与奉献的精神,发扬人性至善的光辉,超越国界与藩篱,给予数以百万计贫困苦难的人带来希望与尊严慈悲的恻隐之心,无怨无悔的照顾无依无靠的人们,让他们知道有人关心著他们,她抚慰了苦难人的心,发扬了信、望、爱的至高精神,为那些弃婴、麻疯病人以及比穷人还穷的人们默默付出,鞠躬尽瘁。
    死后多年,她的遗骨竟然成为印度、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多国争夺的焦点。其实1997年她就曾经讲过:“从血缘上讲,我是阿尔巴尼亚人;从公民身份上讲,我是印度人,但从信仰上讲,我属于全世界。”她为代表和平、代表牺牲、代表欢乐的象征,是一位永生的伟大的丰碑!
    向伟大的印度修女德蕾莎致敬!大爱无疆,天下和谐!
更详细的了解可以购买华姿著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2: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平生

Mother Teresa



特蕾莎修女的原名是艾格尼斯·刚察·博加丘(Agnes Gonxha Bojaxhiu),她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科索沃省的斯科普里﹙前南斯拉夫联邦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是阿尔巴尼亚裔人, 父亲尼格拉(Nikolla Bojaxhiu)是一个地方的杂货承包商,母亲是Dranafila Bojaxhiu,她是小女儿,上有哥哥和姐姐﹙姐姐后来也成为修女﹚。家中说阿尔巴尼亚语,是天主教家庭,在她所居住的镇上多为穆斯林基督徒,仅有少数的天主教徒。
特蕾莎修女很少提到她的童年生活,但她曾说,在12岁加入一个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时,她就感觉自己未来的职业是要帮助贫寒人士。15岁时,她和姐姐决定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18岁时,她进了爱尔兰罗雷托修会,并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岭接受传教士训练工作。三学期后,特蕾莎修女正式到了印度加尔各答,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教职,主要是教地理
1931年,特蕾莎正式成为修女,1937年5月更决定成为终身职业修女,并依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修女“圣女德莉莎”(St. Theresa)的名字和精神,改名为德蕾莎修女。1940年代初期,德蕾莎修女在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担任校长一职,但当时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校内一片安宁,但校外却满街都是无助的麻风患者、乞丐、流浪孩童。
1946年9月10日,德蕾莎修女到印度大吉岭的修院休息了一年,并强烈的感受到自己要为穷人服务的心,返回加尔各答后,她向当地的总主教请求离开学校和修会,但一直得不到许可。[1]
1947年东巴基斯坦脱离印度独立,加尔各答涌入了数以万计的难民

特蕾莎修女


大多数都是怕被回教徒迫害的印度教徒,传染病如霍乱麻风病没有受到控制,在街头巷尾爆发开来,于是加尔各答的街头,学校的高墙外越来越像是地狱,折磨着德蕾莎修女的心,在不断向总主教以及梵蒂冈请求下,1948年,教皇庇护十二世终于给德蕾莎修女以自由修女身份行善的许可。并拨给她一个社区和居住所让她去帮助有需要的穷人。德蕾莎修女马上去接受医疗训练,并寻找帮手。1950年10月,德蕾莎修女与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Missionaries of Charity;又称博济会),并将教会的修女服改为印度妇女传统的莎丽,以白布镶上朴素的蓝边,成为博济会修女的制服。

1952年8月收容院、垂死者收容院正式成立,当时在入口处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尼尔玛·刮德”, 按孟加拉语的意思,就是“静心之家”。
1959年,德蕾莎的“仁爱传教会”分别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兰奇设立了两座这样的垂死者收容院。
1983年,德蕾莎修女到罗马拜访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时,心脏病

特蕾莎修女与戴安娜王妃


一次发作。1989年心脏病第二次发作时,她接受了人工心脏的安装,1991年从墨西哥拜访回来之后,得了肺炎,健康状况日趋恶化。于是她向博济会提出辞职,理由是她已无法像其他修女一样全天照顾病患,在修会的秘密投票下,其他修女和修士都投票希望德蕾莎修女要留在博济会领导她们。

1997年3月13日,她退出了博济会。4月,德蕾莎修女跌倒并伤到锁骨。8月时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但健康并没有日渐好转,同年9月,87岁时逝世。德蕾莎修女留下了4000 个修会的修女,超过10万以上的义工,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工作者。印度替她举行了国葬
2009年10月4日,诺贝尔基金会评选“1979年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又译:特里萨修女)”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最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之一。(其他两位是1964年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1921年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
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3: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德蕾莎修女名言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People are often unreasonable, illogical and self-centered;  
Forgive them anyway.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If you are kind, people may accuse you of selfish, ulterior motives;  
Be kind anyway.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  
和一些真实的敌人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If you are successful, you will win some false friends  
And some true enemies;  
Succeed anyway.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If you are honest and frank, people may cheat you;  
Be honest and frank anyway.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  
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What you spend years building,  
Someone could destroy overnight;  
Build anyway.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If you find serenity and happiness, they may be jealous;  
Be happy anyway.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The good you do today, people will often forget tomorrow;  
Be good anyway.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  
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  
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d it may never be enough;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yway.  

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  
而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You se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between you and God;  
It is never between you and them anywa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3: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真真相:【世界上唯一拒绝特蕾莎修女的国家】特蕾莎修女多次访华并谦卑地请求在中国开办慈善机构,照顾中国穷人。但中国官员拒绝并告诉她:中国没有穷人。她把一生奉献给世界穷人,无数国家欢迎她,只有中国拒绝她。她临终说:“我遗憾没有将福音传给中国穷人,我只能无数次流泪为中国穷人祷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3: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玛窦福音

公审判 
25:31 当人子在自己的光荣中,与众天使一同降来时,那时,他要坐在光荣的宝座上,
25:32 一切的民族,都要聚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彼此分开,如同牧人分开绵羊和山羊一样:
25:33 把绵羊放在自己的右边,山羊在左边。
25:34 那时,君王要对那些在他右边的说:我父所祝福的,你们来吧!承受自创世以来,给你们预备了的国度吧!
25:35 因为我饿了,你们给了我吃的;我渴了,你们给了我喝的;我作客,你们收留了我;
25:36 我赤身露体,你们给了我穿的;我患病,你们看顾了我;我在监里,你们来探望了我。
25:37 那时,义人回答他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了你饥饿而供养了你,或口渴而给了你喝的?
25:38 我们什么时候见了你作客,而收留了你,或赤身露体而给了你穿的?
25:39 我们什么时候见你患病,或在监里而来探望过你?
25:40 君王便回答他门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25:41 然后他又对那些在他左边的说:可咒骂的,离开我,到那给魔鬼和他的使者预备的永火里去吧!
25:42 因为我饿了,你们没有给我吃的;我渴了,你们没有给我喝的;
25:43 我作客,你们没有收留我;我赤身露身,你们没有给我穿的;我患病或在监里,你们没有来探望我。
25:44 那时,他们也要回答说:主啊!我们几时见了你饥饿,或口渴,或作客,或赤身露体,或有病,或坐监,而我们没有给你效劳?
25:45 那时君王回答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没有给这些最小中的一个做的,便是没有给我做。
25:46 这些人要进入永罚,而那些义人却要进入永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3: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页>>>>酷图>>>>印度摄影师Raghu Rai镜头下的特蕾莎修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4 14: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的圣范,一保罗的“爱德颂”来纪念吧。

我若能说人间的语言,和能说天使的语言;但我若没有耶稣基督
我就成了个发声的锣,或发响的钹。
我若有先知之恩,又明白一切奥秘和各种知识;
我若有全备的信心,甚至能移山,但我若没有耶稣基督,
我什么也不算。

我若把我所有的财产全施舍了,
我若舍身投火被焚;但我若没有耶稣基督,为我毫无益处。 

耶稣基督, 是含忍的,
 
耶稣基督,是慈祥的,

耶稣基督是不嫉妒,不夸张,不自大, 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耶稣基督是爱永存不朽(格前13: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撒娜 发表于 2013-12-4 14:32
历代的圣范,一保罗的“爱德颂”来纪念吧。

我若能说人间的语言,和能说天使的语言;但我若没有耶稣基督[ ...

是对耶稣基督十字架爱的最好诠释;是保禄追随主的最好写照;是对德蕾莎修女爱的最好解释;是每一位天主的儿女应追求的最高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4 14: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特雷莎修女耶稣基督的再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9: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擦亮眼睛 发表于 2013-12-4 14:56
特雷莎修女耶稣基督的再现。

历史历代的圣人效法基督,追随基督,成为我们的楷模。
德蕾莎修女是不求名,不求利,只为荣耀主名的真正的慈善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5-1-22 12: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