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8|回复: 4

耶稣教人面对忧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31 10: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耶稣教人面对忧虑
                           作者:香港徐锦尧神父
玛窦福音(第6章25—34节)
为此,我告诉你们:不要为你们的生命忧虑吃什么,或喝什么;也不要为你们的身体忧虑穿什么。难道生命不是贵于食物,身体不是贵于衣服吗?你们仰观天空的飞鸟,它们不播种,也不收获,也不在粮仓里屯积,你们的天父还是养活它们;你们不比它们更贵重吗?……关于衣服,你们又忧虑什么?你们观察一下田间的百合花怎样生长:它们既不劳作,也不纺织;可是我告诉你们:连撒罗满在他极盛的荣华时代所披戴的,也不如这些花中的一朵。田地里的野草今天还在,明天就投在炉中,天主尚且这样装饰,信德薄弱的人哪,何况你们呢?所以,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
    耶稣这段话针对着三种重要的人生忧虑,一是对衣食的忧虑,二是对自我的忧虑,三是对死亡的忧虑。
对衣食的忧虑
    衣、食是人生的最基本需要,难怪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而一般老百姓也会毫不讳言自己辛勤劳碌,不外是为了“两餐”,或是为了“糊口”而已。缺少了这些最基本的维生物资,我们便会产生极大的忧虑。
    但人生就只是为了衣、食吗?我们一生劳劳役役,就只是为了混饭吃吗?饱食暖衣后又怎样?我们和猪、狗又有什么不同呢?
    耶稣就认为人生不是为了衣、食,也毋需为衣、食而过分忧虑。祂说:“生命不是贵于食物,身体不是贵干衣服吗?”祂的意思是:生命是本,衣、食是末。虽然衣、食是生存的必需品,但生存决不是为了衣、食。所以人生存的时候,便应该追求比穿衣、吃饭更重要和更有意义的东西。耶稣举出飞鸟为例子,“它们不播种,也不收获,也不在粮仓里屯积,你们的天父还是养活它们;你们不比它们更贵重吗?
    是的,连飞鸟的生命都有意义,它们要自由自在地飞翔,要快快乐乐地歌唱,要为世界平添动感,为山岳河川增加秀色。我们的生命不是比飞鸟更贵重吗?为什么我们不为生命的充实与升华而努力,却为衣食的多寡而忧虑昵?
耶稣的忠告是:要努力追求更有意义的东西,然后把一切交托在天父的手中,我们便可以无忧无虑了。
对自我的忧虑
    拥有自我是很愉快的,但这个自我却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有时,我们最不能面对的,就是这个“自我”。
    对于这个自我,许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我们不能接纳自己,也害怕自己在别人眼中没有地位,怕别人瞧不起我们。因此我们刻意打扮、努力赶潮流、拼命赚钱、尽心竭力去求取在事业上或学业上的成功,目的无非是为在人前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有时连我们勉力做个好人,也不外是想赢得别人的称赞。其实这种努力,背后是隐藏着一种自卑的心理。
    耶稣却指出,飞鸟在平凡中活着,自得其乐,它们绝不会担心被别的飞鸟看不起。我们比飞鸟更贵重,我们自有自己本来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有了别人的欣赏才能心安呢?莎士比亚说:“如果你是一朵玫瑰花,即使别人叫你作‘臭花’,你还是香的。”
    别人是我们的镜子,不错。但很可惜的是,别人往往却是一面哈哈镜。人常有看重自己、看轻别人的毛病,中国古人便说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因此我们少不免会在别人眼中,看到自己被扭曲的一面。其实,我们的真正尊贵,不必是从别人的肯定而来,而在乎我们自己能否接纳、爱惜、尊重我们自己。何况,耶稣还说过,天主既爱了飞鸟,自然也会更爱我们这些比飞鸟“更贵重”的人。
    如果比我们更伟大的天主,接纳、肯定和尊重了我们,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接纳、不肯定和不尊重我们自己呢?
    齐克果说过,牧羊人无需重视羊怎样看自己,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全人类夸赞我们?有天主看重我们,不就够了吗?何况,这个伟大的天父,祂接纳我们,完全不是为了我们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祂无条件地爱我们,也愿意照我们原来的样子爱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位慈父的眼中都是那么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我们又何必担心自尊的问题呢?
    耶稣的意思是:照着我们原来的样子去活,快快乐乐地活,把自己完全投在天父的怀抱中,我们便无需为“自我”而忧虑了。
对死亡的忧虑
    没有人可以免于对死亡的忧虑,除非他是白痴!
    我们对自己的生前和死后都一无所知;就连在生时,我们对自己的所知也是十分有限。人生好像被一个无限的寂寞与苍茫所包围和笼罩。
    为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我们会竭力去求知;但我们立刻便会发现好像庄子所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越知,便越觉得自己无知。我们又会尽力去攫取更多、更多的金钱、地位、权势等,希望能保障自己、延长自己。但拥有越多的人,越怕失去所拥有的东西,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像赤条条地来到世上时那样,两手空空地离开人世;我们什么都不会再拥有。即使我们的名字能刻在什么石上、纪念碑上,又或者能名留青史,但假如我们已经消失、不再存在,那又有什么用处呢?对我们来说,即使是万世流芳,不也一样是荒谬、虚无吗?
    面对这种忧虑,耶稣只是淡淡地指着田间的百合花和野草说,它们比撒罗满最荣华时代所穿戴的还美。这些野草闲花,今天还在,明天就投在炉中,天主尚且这样装饰,何况我们人类呢?
    耶稣的意思是:生命本身是有价值的,野草闲花即使只有一天的时间去装饰大地,它们已尽了生存的责任,已经无负于创造它们的主
    人只要懂得生存,只要能正视生命、发挥生命,则亦可以生而无憾、死而不惧了。尤其若我们懂得与天主沟通,与宇宙的创造者结合,与天下百姓共融,以民胞物与的心胸,上能与造物者游,下能欣赏花草天地无言之美,进而了悟宇宙、万物、人性的美与光辉,我们便会感到生命的欢愉、深沉、广阔和伟大。
    敞开心灵,接近生命的根源,我们便可以消除对死亡的忧虑,而经验一个丰富、完美而有意义的生命。
圣经金句背诵
    1、你们仰观天空的飞鸟,它们不播种,也不收获,也不在粮仓里屯积,你们的天父还是养活它们;你们不比它们更贵重吗?
    2、所以,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
附录:全能的天主也有做不到的事吗?
    有人问:天主有没有办法造一块连祂自己也不能举起的石头?
    答案是:不能;因为这是一个很无稽的问题,一件逻辑上不可能的事。如果要问这类问题,天主不能做的事太多了:祂不能画一个四方的圆圈、祂不能造一件黑色的白衫、祂不能使一个人同时存在又不存在、祂不能消灭自己(因为祂就是永恒而圆满的生命)、祂不能做坏事、祂不能创造一个比自己更伟大的神……
    天主是全能的意义是:一切能做得出的、合理的,祂都能做得到。
    实在,我们更应把天主的全能与我们的生活挂钩。我们相信祂是全能又是全善的,祂爱我们,又有能力爱和帮助我们,并愿意把为我们最好的东西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全心信靠祂,在任何环境中对祂怀有希望。
    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
    好钦者不以寒暑改量,
    喜读书者不以忙闲作辍。
    (张潮:幽梦影)
    真信的人亦不会因环境的顺逆而改变他对天主的信赖。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3: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宗方济各
有钱的教会是老化的教会,应当无偿地宣讲福音
(梵蒂冈电台讯)应当以简朴和无偿的方式宣讲福音。教宗方济各61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强调了这一思想。他也指出:教会中的贫穷见证使我们避免成为纯粹的事业组织者。他也警惕说,若我们企图构筑一个“有钱的教会”,那么教会将会“老化”,将“失去生命”。
耶稣派遣十二宗徒去宣讲天国时勉励他们说:“你不要在腰带里备下金、银、铜钱”(玛十9)。教宗方济各从耶稣的这句话谈起,指出耶稣愿意让福音“以简朴的方式得到宣讲”。教宗说,简朴“为天主圣言的大能让位”,因为宗徒们若不曾“信赖天主圣言”,他们就“可能有不同的做法”。教宗方济各于是指出了耶稣所教导的重点——“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此外教宗还说,一切都是恩宠,“若我们在宣讲福音时把恩宠撇在一边,那么福音也会失去功效”。
教宗说:“福音的宣讲,由无偿和白白得來的救恩奥迹而生,因此我应该把福音白白地分施给他人。从起初便是这样。圣伯多禄宗徒没有银行账户,当他需要纳税时,耶稣派他去海里打鱼,他便在鱼腹中找到纳税的钱币。圣斐理伯宗徒在遇到甘达刻的宝库总管时,他没有打算成立一个机构来支持福传,他只是宣讲,付洗,然后离开”。
教宗继续说,天国“是天主白白恩赐的礼物”。但是从初期基督徒团体开始,人们便受到诱惑,“试图在无偿之外寻找力量”,而事实上“我们的力量正是福音的无偿性”。教宗还说,“教会内常常有这样的诱惑”,使人产生“一些疑惑”,认为“宣讲福音好似改变宗教信仰”。但耶稣“邀请我们去宣讲福音,并非让我们去使人改教”。教宗引用本笃十六世的话强调说:“教会的发展不是因为改变宗教信仰,而是因为吸引人”。“那些白白得到并宣讲这无偿救恩”的人所作的见证,产生了吸引力。
“一切都是恩宠。那么一位门徒在这无偿中生活的标记有哪些呢?”教宗强调了两点:“首先是贫穷。宣讲福音必须走贫穷之路。贫穷的见证是这样的:我没有财富,我的财富便是天主所赐的恩典。天主赏赐的无偿性便是我们的财富!而贫穷使我们免于成为组织者、企业家……当然我们要推进教会的事业,而且有些事业还有点复杂;但从事教会事业应该本着贫穷之心,而非投资或企业家之心”。
教宗然后指出另一个在无偿中生活的标记:“赞美的能力:当一位门徒没有在无偿中生活时,他将失去赞美上主的能力”。其实,赞美上主“实质上是无偿的,是一个无偿的祈祷。这样的祈祷不祈求什么,只是赞美”。
教宗最后说:“贫穷和赞美上主的能力,是一位门徒在无偿中生活的两个标记。当门徒们想构筑一个有钱的教会,一个不懂无偿赞美的教会时,那么教会将老化,会沦为非政府组织,也会失去生命。让我们在今天向上主祈求恩宠,使我们明白天主赏赐的无偿性,懂得这“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我们也祈求恩宠,使我们藉着这无偿,在宣讲福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31 13: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论述有力。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9: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公明 发表于 2013-10-31 13:23
写得好,论述有力。挺。

教宗方济各说:教会是大家的,大家在教会是平等的,每一个人在教会都不是多余的,都是建造教会这座大厦的属灵的石子,不应该轻视自己的属灵身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0: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shimama 发表于 2013-11-1 09:53
教宗方济各说:教会是大家的,大家在教会是平等的,每一个人在教会都不是多余的,都是建造教会这座大厦的 ...

好,心宽眼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11-25 09: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