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风行者

╋反驳“dominus”及“地下主义者”对训导权的蔑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20: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dominus 发表于 2013-3-6 18:13
谁举证,谁就要拿出证据,比如我举证菲洛尼枢机的有关两股水流的观点不是不能错误的教会训导,我拿出了证 ...


不是不能错误?请问错在哪里?你有什么证据?这个问题我早把你驳得体无完夫,又来撒野!什么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6 20: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坚持菲洛尼枢机的两股水流和中国整体上没有裂教的言论不属于不能错误的教会训导,本人已经在《菲洛尼的两股水流比喻是否属于教会训导》http://bbs.chinacath.org/thread-14240-1-1.html一文中明确说明。

第一、训导权委托给了整个宗徒团,就是现在以教宗为首的普世主教团,因此,他们的训导要抱有高度的一致性。任何其中一位的观点都不可以超越大家都普遍共识。菲洛尼部长的两股水流的观点并不获大多数主教们的认同,甚至如果我们分析的话,也与教宗2007年写给中国教会的《牧函》有所冲突。
第二、训导权的对象是:有关信理或伦理的道理,为全教会所当信的道理。菲洛尼部长对中国教会的观点一不是有关信理或伦理的道理,二不是为全教会所当信的道理,而是他自己对中国教会目前状况的个人理解。
第三、教会训导magisterium来源于拉丁magister, 意味教师、导师或教导。这个训导权有两个级别,一个是不可错误的神圣训导,一个是可能会错误的普通训导。不可错误的神圣训导包括了特殊的训导(extraordinary magisterium),比如教宗如果不是以全体天主教徒的名义,或者不是在宣布有关信仰与道德的教理时,便不享有不能错误的特恩,除此之外,普世主教团也享有不能错误的特恩,但只有在大公会议中集体行动,同教宗一起为整个教会决断地布当信的信仰和道德的道理时不能错,单个主教的的单独言论更不享受不能错误的特恩,因此也无法被称为不能错误的教会训导。而平时的训导(ordinary magisterium)属于普通训导,不仅有可以完善的可能,还有可能错误的可能(参阅http://en.wikipedia.org/wiki/Magisterium)。显而易见,菲洛尼部长的观点和言论,无论如何都不属于特殊训导,更不属于不能错误的神圣训导(the infallible sacred magisterium),因为他是个人的观点,并没有联合所有的主教,也没有在大公会议中让所有主教都同意。故此,他的言论属于平时的训导(ordinary magisterium),而这个训导包含了错误的可能。这个道理在奥托所著的《信理神学》上说的特别清楚:“关于教会权威,吾人应该明了,教会训导权威对信仰与伦理所作的宣布,并非全部不能错误与不可更改。只有代表全体主教的大公会议的议决与教宗所作有关信理的决定(Papal decisions ex Cathedra),才是不能错误与不能更改的(邓1839)。而教宗以一般方式所作的训诲活动却并非不能错误的。再者罗马教廷各部(Roman Congregations)如信理部(Congregatio pro doctrina fidei),圣经委员会(Bible Commission)等所作的决定也并非不能有差误。”

你既然拿不出菲洛尼枢机的观点属于不能错误的教会训导,却只说你已经驳倒了我的观点,那你就继续“自慰”吧,这个主题dominus也不再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23: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dominus 发表于 2013-3-6 20:46
本人坚持菲洛尼枢机的两股水流和中国整体上没有裂教的言论不属于不能错误的教会训导,本人已经在《菲洛尼的 ...


驳倒你很容易!天主教教理 2035  (教宗及与教宗共融的主教)分享基督的权威最高的等级,藉不能错误的特恩予以保证。这不能错误的范围,与「天主启示的宝库范围相等」;而且延伸到所有教义的要素,包括道德在内,若缺乏了这些要素,就不能维护那句话、宣示或遵守信德的救恩真理。

延到所有教义的要素!包括道德在内!这里明确指出不能错误的范围!你的例举绝非不能错误的范围,只是训导权本身的内容!而教理说明里延伸的范围!

况且那句话说: 「经过多年的研究,圣座清楚地察觉到,在中国的教会整体上从 未陷入裂教的情况」。你知道圣座是指谁吗?你敢反对圣座吗?还好意思说不再讨论!理屈词穷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23:57:29 | 显示全部楼层
dominus 发表于 2013-3-6 20:46
本人坚持菲洛尼枢机的两股水流和中国整体上没有裂教的言论不属于不能错误的教会训导,本人已经在《菲洛尼的 ...


驳倒你很容易!天主教教理 2035  (教宗及与教宗共融的主教)分享基督的权威最高的等级,藉不能错误的特恩予以保证。这不能错误的范围,与「天主启示的宝库范围相等」;而且延伸到所有教义的要素,包括道德在内,若缺乏了这些要素,就不能维护那句话、宣示或遵守信德的救恩真理。

延到所有教义的要素!包括道德在内!这里明确指出不能错误的范围!你的例举绝非不能错误的范围,只是训导权本身的内容!而教理说明里延伸的范围!

况且那句话说: 「经过多年的研究,圣座清楚地察觉到,在中国的教会整体上从 未陷入裂教的情况」。你知道圣座是指谁吗?你敢反对圣座吗?还好意思说不再讨论!理屈词穷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16: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愿荣主益人 发表于 2013-3-5 02:54
我认为地平线不是坏人,他只是一个病人,或是一个被胁迫的人,不得以才在威逼之下胡乱指责,我们不要再和他 ...

说得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16: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家伙(风行者)简直就是被打了狗血,见谁咬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21:0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osephli 发表于 2013-2-22 12:08  楼主高论:“即使没有作出“不能错误”的判断,你们也必须“依从”,并且这“依从”乃是信德的延伸!”   主 ...

地平线,修公爵之类的爱国会信徒就服从不合教义的爱国会主教神父们,服从不服从教宗的爱国会主教神父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21:2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迷糊 于 2013-5-15 21:24 编辑
风行者 发表于 2013-3-6 23:56 驳倒你很容易!天主教教理 2035 (教宗及与教宗共融的主教)分享基督的权威最高的等级,藉不能错误的特 ...
菲洛泥本身就没有不能错误训导的权柄!只有教宗一个人才有,只有天主教会一一基督奥体才有不能错误的特恩!菲洛泥没有,连信理部部长也没有,其他任何个人和团体都没有。除非与教宗共融合一时,其训导才不能错,其他人的不能错的前提条件是与教宗共融合一,这是保证。教宗是真理的保障,是共融合一的基础! 菲洛尼说中国教会没有分裂与事实不符,与教宗不能错误的训导一一牧函不符!他的话是错误的,不能算为训导了!他的话也矛盾:他说参加爱国会是失去教会的至公性,是脱离教宗!请问:脱离教宗和失去教会至公性还是天主教么?不是分裂是什么? 教宗已经明确训导爱国会不合教义,且教宗强调这是他做为最高牧人的训导,给我们指出主耶稣向我们要求的,就是说这是不能错误的训导,也是不能改变的训导! 而菲洛尼们和爱国会主教神父们合伙欺骗教宗! 地平线等喽逻跟着摇旗呐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23:04: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斐洛尼枢机:教宗牧函五年后的反思》

“点评”的内容及其要旨
               
                   纵观斐老全文的一些具体内容,相信读者们不难从其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到一位教廷重要部门的高级部长对中国教会的那份某种层次意义上的深厚的理解和关注。为此,笔者窃以为这首先应该是值得大家肯定的一份重要的信息。大家也大可不必对其写作动机有任何质疑:热爱教会,应该是每位基督信友的天职,何况身在高位的枢机主教呢?! 在其陈述的言辞里也不乏一份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来透析中国教会现状的那份独到的观察,以及那份不容我们忽视的﹑但颇具一些争议的“理解”的方式和角度。当然,毋庸质疑的是全文的另一个核心信息及其目的不外乎是向即将履新的北京新政届政府的一种殷切的“喊话” --- 走向对话,建立健康而良好的外交关系,平定教会内部深处所积压的一些不安分的“戾气”,促使教会的运作走向正常轨道。
                   概而言之,从其无处不透露出的一位教会高层对中国圣教会所怀有的那份热爱和关注来看,这确实是令我们饱受分裂和分离之苦的大陆教会感到有些荣幸的一份带来希望的信函了。当然,大家对其文章的内容可以见仁见智,随意点评。这里笔者也不揣固陋,倒也很希望就这位对大陆教会颇费心机的枢机主教的话语进行一番粗浅的理解和领会,以期与主内的弟兄姊妹们在信励内共勉共励,共度世艰。如有什么不当之处,尚望主内的弟兄姊妹们扶正为盼。今就其内容简要点评如下 :
               一:一位深爱并且熟识教会态势的枢机主教的自况 ;二:历史视角下的中国教会的现状;三:中国教会的“模糊式的”时代定位;四 :几点前瞻性的考量和期许。
               
  一:一位深爱并且熟识教会态势的枢机主教的自况
                  
                   ◆ 一位对大陆教会的状况观察经年的枢机 :在这位可敬的枢机主教的开端语句里,他就直接地流露出他对中国教会的那份并不为众人所熟知的付出,以及对中国教会早已熟识在心的那份“可贵的自信”:“我曾经在香港居住好几年(1992-2001年),一直关注在中国的教会的生活,当时教会正步出漫长和严峻的迫害。由于职责所在,我数次前往北京,对中国的经济进展留下深刻印象,并对教会的未来寄以厚望”。笔者认为这份理解的背后包含着对中国教会的一份深切的关爱,以及为此而付出多年的努力和心血后的一份直抒胸臆。斐老这种话语契机的直率而又坦荡的风格,颇值得我们关注和欣赏呢!
               
                   ◆ 一位深谙罗马教会对大陆教会历年来所怀有的甘与苦的枢机: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大陆教会的关爱几乎可以说是尽人皆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老人家给我们大陆教会留下一份非常珍贵记忆的深层原因,而斐老正是这份“珍贵记忆”的直接见证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2005年逝世,他对访问中国的宿愿无法实现;然而,他所留下的丰富遗产:就是他对中国教会的热爱,对那些与伯多禄继承人失去圆满共融的人那份像父亲般的关怀,以及对中国人民的衷心欣赏和深情厚意,在不少场合中,我成为这些事实的直接见证人”。短短的几句话就把罗马教会对我们大陆教会的深情厚谊铺陈清晰,跃然纸上。
               
二:历史视角下的中国教会的现状
                   ◆  历史因素的复杂性是理解中国教会现状的一个非常重要或曰不可或缺的的角度。 有贤者曾经这样说过:“读史使人明智”。的确,从历史的高度来透析中国教会现状应该是我们理解教会现状的一个非常可靠而又必不可少的视角。斐老对大陆教会的敏锐而又颇具深度的历史视角的直言也可谓一步到位,寓意深刻。“教会痛苦和忠信的历史,连同那些为信仰而受苦的精修者和致命者,散发圣德的芬芳。看来教会的苦难,不可能比以前,尤其比文化大革命(1966-1976)时所受的苦还多。可是,教会不仅在内部,而且在与政府的关系上,仍要面对极大的挑战。中国与圣座之间的交往也困难重重,此关乎历史、文化、政治的层次,也涉及相互了解的难度,以及对问题看法的不一”。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个生命现象,每个人都可能同时是历史的开创者和历史的承继者,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逃脱这一历史的艰深命题。教会作为历史行程中的一个“朝圣者团体”,也难以从种种历史的复杂的因素中始终保持其清晰地图像,这自不待言!
               
                   ◆ “两条水流”说:在众多网友的评论中,笔者发现这种对大陆教会状况的历史性解释,也许引发的争议比斐老其他的任何说法都多!我们来看一看斐老曾这样的描述此“两条水流”的历史变迁和艰难遭际:“我在香港的时候,曾用一个类比来形容发生了的情况。就历史而言,自起初中国的传福工作曾是忠于福音的:基督是唯一的泉源,而由这泉源诞生的教会,就好像一条清澈的河流,因地势的不平(历史的变幻),蜿蜒曲折。一九五零年代的政治地震使这条河的生命起了扭转乾坤的变化。因此部份河水渗入地下,另一部份继续在地面流动。按类比而言,教会的一部份成员不接受妥协和政治控制,而另一部份则为了存在性的考虑而予以接受……”
                   笔者认为斐老在这里很可观的描述了中华圣教会历史中的一个极为客观的现象:教会内部的“分流”。在笔法的运用上也可谓很为生动和形象,且寓意深刻。不过,斐老在这里也许给大家留下了太多的悬念,所以也招致了太多的争议和批评!结果使这种还算是高明的说法,弄得人一头雾水!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应该界定“为生存而接受妥协”的信仰意义,及如何评价其对后世的我们所产生的一些影响!斐老在这里不便言说,也许是出于一种“理解”的情愫在内。事实上,理解并不能够说明什么。理解不能够等同于赞许,也不能够等同于支持,更不能够等同于附和。不过,有时的有意的沉默,却会令人想到的更多,这也许就是斐老之所以受到批评的背后原因。显然的是在这些言语的背后也许隐含着斐老的一种理解的心态,而这种“理解”的态度却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费解和质疑!
                   更有甚者,在大陆官方教会内部盛行着“妥协”和“投机”之风的今天,身为教会高层人士的斐老却语焉不详,而且秉持一种“理解的高姿态”,就不免令人觉得他老人家对这种风气有一种“纵容”之嫌了!如
果在任和事上大家都“以生存为优先考量”的话,那不搞“妥协之风”才怪呢!斐老的这种语焉不详和欲言又止,笔者窃以为是不可取的,甚至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其实“妥协”的名号并不受用,相信官方教会的高层领导们也不接受这种说法,因为,人家正在搞“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呢!不过,有时也可为了行“妥协之实”去寻获一些“冠冕堂皇之名”而已:什么为了“福传”而妥协,为了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而妥协,甚至是为了“非法祝圣”而妥协!当然,“妥协”这个字眼不好听,那就改变一下词汇就可以了,反正中华民族的语言是“丰富而多义”的!对此,我们真的很想知道斐老自己到底是如何评价这“官方一流”背后的妥协之说呢!
                   在信仰的原则上,妥协可以吗?显然是不可以的,因为斐老自己在这里也提及信仰的原则是不可丢弃的:“正如教宗所言,在持久冲突的状态下,不可能为当前问题找到解决方案,那么,中国教会的两股「水流」务须正视这一点,只要两者回到对伯多禄继承人的忠贞和服从的基础上,死结便可迎刃而解,只有他(教宗)才是信仰统一及精神共融的、永久可见的中心与基础(参阅梵二,〈教会宪章〉18)。“只要两者回到对伯多禄继承人的忠贞和服从的基础上,死结便可迎刃而解”,这句话说得“真好” --- 这是原则,其实,谁说都会“好”---,不过这种表达方式似乎又欠公允: 其一,官方教会如何能够具体而又实际的回到这个“基础”上呢?他们不是在“三自”的“隐性奉行“中,正在挣扎求存吗?而斐老您不也是在“理解”着这种生存处境吗?--- 如果您的“理解”是“默许”的意味的话,那么,也许就会:“你”默许着,“我”就会延续着,不信咱们试试看 --- ;其二,地下教会又曾几何时没在这个“基础”之上呢?他们这么多年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斐老如果有任何质疑的话,您可以打听一下地下教会还有几位仅存的“老骨头”在默默的“被”消逝着呢?!笔者到不希望他们是最后敢于为了信仰而把牢底坐穿的人,否则,“妥协之风“将会刮倒哪里去呢?
                   为此,笔者认为这“二流说”到底是说明了一些客观问题,不过,其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存疑过多,似乎尚需斐老自己亲自说明一下,以安顿“四方百姓”的愚钝如是的困惑和茫然!

三:中国教会的“模糊式的”时代定位
               
                   ◆ 对大陆整体教会具体态势的一个“肯定而又模糊”的界定:中国天主教会是同一个教会吗?这是一个极为尖锐的问题!相信主内的弟兄姊妹们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一种答案。不过,斐老在这里给了我们一个比较肯定而又模糊的解答方式:“经过多年的研究,圣座清楚地察觉到,在中国的教会整体上从未陷入裂教的情况”。笔者说它是肯定的,因为斐老说到“经过多年的研究,圣座清楚地察觉到”这种表达方式;说它是模糊的,因为他用了一个令人产生无限想象空间的“整体上”!
  其实,如果我们解读一下斐老下面的“三个绊脚石”之说的话,就不难明白这个中的诡谲的事实和飘忽的语义了。
               
                   ◆ “三个绊脚石”说:笔者认为斐老在他的信函里有很多比较新颖的说法,而其中之一也许就是他的这种“三石”之说了。
               第一“石”:“八大”的召开和”三自“的继续推行:毋庸赘言的是“八大”之前,笔者相信无论罗马,还是地下教会的大多数成员也许都会为“八大”的召开捏了一把汗!我们曾经希望罗马教会的敦促和要求,以及所有被教廷认可的主教们的鼎城合作,能够使他们共同捍卫教会信仰底线,并且很希望这次会议会最终搁浅的!可是,没有,最终没有!反而是形成了绝大部分主教们都参与了的一个不可改变了的历史事实!对此,斐老说道:“2010年,北京当局主办全国天主教第八次代表会议,此举使政府对教会的控制更形尖锐,尤其是三自政策的推行。与此相关,当局向所谓「地下」圣职人员加强施压,逼他们加入爱国会这个控制中国教会的机构,其目的是要使教会独立自办、失去其至公性和脱离教宗。同时,爱国会亦加剧对所谓「官方」教会的控制,操控他们的主教、神父、敬礼地点、财政和修院 ┉”。
               
   其中的“当局向所谓「地下」圣职人员加强施压,逼他们加入爱国会这个控制中国教会的机构,其目的是要使教会独立自办、失去其至公性和脱离教宗”这句话值得我们玩味一下。笔者相信这句话背后隐含着一系列的这样的信息:为什么当局只会向“地下”人士施压?答案是:加入“爱国会”;其最终结果呢?是使其“失去其至公性和脱离教宗”;那么,官方教会加入这个组织,是不是已经“失去其至公性和脱离教宗”了呢?┉┉ 如果“是”的话,斐老或者教廷怎么会默许官方大部分主教留职其中,甚至批准他们为教会的主教呢?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斐老一定要否定这个机构的合理性呢?
               
               第二“石”:简而言之,就是主教的“自选”事宜:“严格控制主教的任命,导致屡次选出具争议性的候选人,甚至这些候选人在道德操守和牧民事工上都不合格的,却得到政权鼎力支撑。这些任命都是外表裹着选举的糖衣,为此,而事后参与者往往因事态严重,便立即以信件或其他形式(向圣座)提出反对”。笔者认为这“自选”本身不是一块儿很大的绊脚石,因为,“自圣”才是严肃地涉及到教会法律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虽然紧密相连,但是,并不是可以“等量齐观”的两个问题。为此,“他”自选了,“你”不批准祝圣,不就可以了吗?问题是“他”选了,“你”批准了,“他”又选了,“你”又批准了,到最后,“他”选谁都可以,又不放弃那个什么“一会一团”的错谬理念,结果,“苦”到最后确是一个善良的“你”!
               
                   第三“石”:主教的非法祝圣问题:这才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令笔者深深感到困惑的是今日的一些官方主教已经不害怕什么“绝罚”不“绝罚”了,也许他们还相信反正天主和教会都是仁慈的!笔者深信,这应该是中国大陆教会内部信仰培育的一个巨大的失败之处!我想那些参与其信仰培育的海外的专家学者们应该注意了,因为你们共同培育的对象 -- 中国教会的所谓的“精英人士” --,到最后连“绝罚”都不害怕了!也许他们已经失去了其灵性的嗅觉,失去了信仰的真实意义和追求!这倒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呢!一个不害怕教会绝罚的人,他心中的天主是何形象呢?!他又如何引导到人走向巍巍的天国之路呢?提及于此,我们可敬的斐老这样说道:“主教的祝圣,不管合法与否,都在礼仪中被逼接纳一些非法主教的参与,他们的临在使被祝圣者和祝圣者受到良心的严重谴责”。这不失为斐老的一种深深的忧虑和关怀,可是,问题的关键是在这一系列的非法祝圣之后,罗马教会你是否反省到你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担负的责任呢?为未来的中国教会走向正规你是否做到你应当充当的“真理的导师”的身份呢? ┉┉

四 :几点前瞻性的考量和期许
               
                   ◆ 关于“两股「水流」之间的对话”问题:令人感到安慰的是在斐老的这封信函里又一次提及到保持“教会的原貌”的话题。他也很客观地指出了“两股「水流」之间所存在的重重困难:“这我们要承认,教宗信函所表达的期盼遇到重重困难,此乃源自外来的压力,也出于这两股「水流」之间的误解。经历数十年的分隔,彼此之间已挖掘了鸿沟,又建立了围墙,因此,对教会内部造成的创伤,至今仍然存在”。又说道:“鉴于寻求真理是对话的前提,由此而导向宽恕与修和”。
               仔细读来,这里斐老似乎为我们教会的未来勾画了一个蓝图和路标:“寻求真理是对话的前提,由此而导向宽恕与修和”。真理是一切的前提!没有真理做底线,就没有什么真诚的对话和修和!也许斐老这里所说的“真理“比较宽泛,但是,笔者认为真理不外乎是在信仰内持守完整而又坚实的信仰,换而言之,忠于伯多禄首席权是我们以后走向修和之路的共同的信仰底线,超出这个底线,中国教会的局势将难以改变!为此,维护这条底线是一切希望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形成同一教会的准绳和标尺。在这信德年里,这倒是一个值得我们反省的主题!然而,这个底线问题就又涉及到如何面对“三自”和“爱国会”的问题了。
               
                   ◆ 上海可敬的马达钦主教为我们教会的内部修和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典范:退出“爱国会”!修和是整体教会的大事,也是大陆教会必须面对的事宜,因为它不但涉及到教会的正常生活,更涉及到大陆教会的福传话题。对此,斐老写到:“根据教宗,中国教会应在自身内重拾迈向修和的意志和力量,而当务之急,就是消除成见和干预、分裂和默许、彼此憎恨和互相蒙混行为,为此,必须踏上真理、信任、净化和宽恕的旅程”。“消除成见和干预、分裂和默许、彼此憎恨和互相蒙混行为”,不知斐老说这些话时意有何指,笔者深信,要想根治这些所谓的“阴影”,就必须是以持守信仰底线为前提的!否则,这种事态将会延伸很久,很久!为此,我们希望斐老所代表的圣部大力促进大陆教会内部的共同持守真理的精神,共同捍卫此一信仰底线的具体作为,为未来的修和大事做好扎实的一步。
                   上海的马主教不是一个很鲜明的实例吗?他虽然是一位在“官方”背景中成长起来的教会神职人员,但是,他能够勇敢的退出爱国会的行为,却也能够激起大部分地下教会人士的同情和支持,难道不是一个非常有利的说明吗?是的,那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代应该过去了,“灰色外交”方式也应该做出自我反省的时刻到了,让“真理之神”重新回到教会内部的时刻应该到了!正如斐老自己在信函中提及到那样:“教宗的信仍然是一个以宗教为主的文件,其目的是以真理和毫不含糊地,在中国教会内开辟修和之路” 。
               
                   ◆ 整饬教会的法律,促进教会内部持守真理的精神:在先前拜读过的一些文章里,有些人竟然炫耀“爱国会”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为中国教会“祝圣”了两百来位的自选自圣的主教,其直接的功德就是带动了众多教区的“正常发展”--- 由于时间原因,笔者不能提供原文 ---。如果从教会法律的角度来看,我们将如何理解这一条漫长的“自选自圣”之路呢?回到教会法律的一些说法,“自选自圣”是要受到教会的绝罚的!那么,这么漫长的“自选自圣”的历史,难道真的不是一条漫长的“自科绝罚”之史吗? 为此,笔者窃以为当斐老轻率地把“它”仅仅当做一条漂流在地上的“水流”时,就不免轻视了教会法律的严肃性和神圣性了。
               说到“绝罚”问题,教会法典说好是“自科” (绝罚)的,到今天竟然成了“宣科”的 --- 宣布后才有效 ---; 说好是“全科”的 --- 不论是非法祝圣者还是领受祝圣者,以及凡是参与其中主礼的都要受到绝罚 ---,到今天却成了“部分科”的 --- 教会说谁受到绝罚,谁就受到绝罚,没有按教会法律绝罚的尺度行使于所有涉案人员,这不免是教会纪律松弛的一个方面,其直接结果是催化了大陆教会内部的“另类的忠诚”现象 :口头上是“三自”,内心里是“伯多禄”的诡异现象,当然并不排除一些“口里,心里都是三自”的人士,那就更为可怕了。
                   为此,敬希斐部长及其幕僚考虑以上的一些粗陋的见解,把中华圣教会早日引向“真理与仁爱”之路为盼。为此,这“二流”和“三石”之说,虽有其一定的事实和根据,也说明了一些重大的的历史课题,但是,在大陆教会内部捍卫信仰真理才是最为迫切需要的,只有让这一方土地上的天主子民能够自由地活在完整而又真实的信仰内才是最需要的。
               
                        ┉┉┉┉┉
               
                    愿天上的中华诸位殉道圣人圣女为我们转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23:07: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两条水流”说:在众多网友的评论中,笔者发现这种对大陆教会状况的历史性解释,也许引发的争议比斐老其他的任何说法都多!我们来看一看斐老曾这样的描述此“两条水流”的历史变迁和艰难遭际:“我在香港的时候,曾用一个类比来形容发生了的情况。就历史而言,自起初中国的传福工作曾是忠于福音的:基督是唯一的泉源,而由这泉源诞生的教会,就好像一条清澈的河流,因地势的不平(历史的变幻),蜿蜒曲折。一九五零年代的政治地震使这条河的生命起了扭转乾坤的变化。因此部份河水渗入地下,另一部份继续在地面流动。按类比而言,教会的一部份成员不接受妥协和政治控制,而另一部份则为了存在性的考虑而予以接受……”
            笔者认为斐老在这里很可观的描述了中华圣教会历史中的一个极为客观的现象:教会内部的“分流”。在笔法的运用上也可谓很为生动和形象,且寓意深刻。不过,斐老在这里也许给大家留下了太多的悬念,所以也招致了太多的争议和批评!结果使这种还算是高明的说法,弄得人一头雾水!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应该界定“为生存而接受妥协”的信仰意义,及如何评价其对后世的我们所产生的一些影响!斐老在这里不便言说,也许是出于一种“理解”的情愫在内。事实上,理解并不能够说明什么。理解不能够等同于赞许,也不能够等同于支持,更不能够等同于附和。不过,有时的有意的沉默,却会令人想到的更多,这也许就是斐老之所以受到批评的背后原因。显然的是在这些言语的背后也许隐含着斐老的一种理解的心态,而这种“理解”的态度却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费解和质疑!
            更有甚者,在大陆官方教会内部盛行着“妥协”和“投机”之风的今天,身为教会高层人士的斐老却语焉不详,而且秉持一种“理解的高姿态”,就不免令人觉得他老人家对这种风气有一种“纵容”之嫌了!如
果在任和事上大家都“以生存为优先考量”的话,那不搞“妥协之风”才怪呢!斐老的这种语焉不详和欲言又止,笔者窃以为是不可取的,甚至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其实“妥协”的名号并不受用,相信官方教会的高层领导们也不接受这种说法,因为,人家正在搞“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呢!不过,有时也可为了行“妥协之实”去寻获一些“冠冕堂皇之名”而已:什么为了“福传”而妥协,为了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而妥协,甚至是为了“非法祝圣”而妥协!当然,“妥协”这个字眼不好听,那就改变一下词汇就可以了,反正中华民族的语言是“丰富而多义”的!对此,我们真的很想知道斐老自己到底是如何评价这“官方一流”背后的妥协之说呢!
            在信仰的原则上,妥协可以吗?显然是不可以的,因为斐老自己在这里也提及信仰的原则是不可丢弃的:“正如教宗所言,在持久冲突的状态下,不可能为当前问题找到解决方案,那么,中国教会的两股「水流」务须正视这一点,只要两者回到对伯多禄继承人的忠贞和服从的基础上,死结便可迎刃而解,只有他(教宗)才是信仰统一及精神共融的、永久可见的中心与基础(参阅梵二,〈教会宪章〉18)。“只要两者回到对伯多禄继承人的忠贞和服从的基础上,死结便可迎刃而解”,这句话说得“真好” --- 这是原则,其实,谁说都会“好”---,不过这种表达方式似乎又欠公允: 其一,官方教会如何能够具体而又实际的回到这个“基础”上呢?他们不是在“三自”的“隐性奉行“中,正在挣扎求存吗?而斐老您不也是在“理解”着这种生存处境吗?--- 如果您的“理解”是“默许”的意味的话,那么,也许就会:“你”默许着,“我”就会延续着,不信咱们试试看 --- ;其二,地下教会又曾几何时没在这个“基础”之上呢?他们这么多年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斐老如果有任何质疑的话,您可以打听一下地下教会还有几位仅存的“老骨头”在默默的“被”消逝着呢?!笔者到不希望他们是最后敢于为了信仰而把牢底坐穿的人,否则,“妥协之风“将会刮倒哪里去呢?
            为此,笔者认为这“二流说”到底是说明了一些客观问题,不过,其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存疑过多,似乎尚需斐老自己亲自说明一下,以安顿“四方百姓”的愚钝如是的困惑和茫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23:18: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德不能妥协,因此教会至今仍是殉道者的教会

时间:2013-04-07  来源: 梵蒂冈电台 作者: 点击: 107

教宗方济各4月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小堂主持了复活八日庆期第七天的弥撒。阿根廷一个家庭,以及圣卡米洛修女会和善牧修女會的一些修女参加了礼仪。教宗在弥撒中表示:基督徒应该勇敢见证信德的完整性。

教宗在简短的弥撒讲道中,讲解了复活八日庆期第七天的弥撒读经和福音。读经记载了圣伯多禄和圣若望不畏恐吓,在犹太首领面前勇敢见证信仰;而福音则讲述了复活的耶稣责斥那些不相信见证他复活的人。

教宗方济各问道:“我们的信德如何?坚固吗?或者有时候有点薄弱呢?”当困难来临时,“我们是否像圣伯多禄一样勇敢,或者有些迟疑不定呢?”教宗说,伯多禄不掩盖信仰,也没有妥协让步,“因为信德是不容讨价还价的”。然而“在天主子民的历史中,常常有削减信德的诱惑”、“随大流”的诱惑,以及“不要过于刚直”的诱惑。教宗强调说“当我们开始削减信德时,为信德讨价还价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在向出高价者出卖信仰,我们也开始走上了叛教的道路,背叛上主的道路”。

教宗进一步指出:“圣伯多禄和圣若望的榜样给了我们力量,但是在教会历史中有许多的殉道者,直至今日也是如此,“我们并不需要到罗马的地下墓穴或罗马斗兽场去寻找殉道者,因为殉道者此刻还活着,在许多国家都有。教宗方济各说,基督徒因信仰的缘故遭受迫害。一些国家不允许信徒佩戴十字架,若有人这么做会受到惩罚。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教会仍然是一个殉道者的教会”,仍然属于那些像圣伯多禄和圣若望一样宣称“我们不得不说我们所见所闻”的人们。教宗继续说,是这些殉道者“给了我们力量”,让我们用生命见证“我们所领受的信仰,这信仰是上主赐给祂所有子民的礼物”。

教宗明确指出:“我们不能凭自己做这事,因为这是一个恩宠,信德的恩宠。我们应该每日呼求上主说:‘主啊,求祢保护我的信德,让它成长,愿我的信德坚固、勇敢,并在我必须如同圣伯多禄和圣若望一样公开信德时帮助我,赐我勇气’”。

教宗最后说,在今天,美好的祈祷词或许是这样的:愿上主帮助我们守护信德,使它成长,让我们成为有信德的人。

教宗说,伯多禄不掩盖信仰,也没有妥协让步,“因为信德是不容讨价还价的”。然而“在天主子民的历史中,常常有削减信德的诱惑”、“随大流”的诱惑,以及“不要过于刚直”的诱惑。教宗强调说“当我们开始削减信德时,为信德讨价还价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在向出高价者出卖信仰,我们也开始走上了叛教的道路,背叛上主的道路”。
一一爱国会主教神父们坚持走独立自办自办教会的道路是不是叛教的道路,是不是背叛上主的道路?他们屈从于政府对我圣教信仰和教律的干涉!是不是妥协让步?本笃十六教宗给中国教会的牧函训导的非常清楚:当政权不恰当的干涉我们的信仰和教律时,我们不能就此屈从!我们本着教宗不能错误的训导决不屈从妥协,坚决抵制爱国会,首先我们绝不参加一个裂教组织,不接受独立自主自办教会这个背教原则!
看来爱国会主教神父们和某些大师们的希望落空了。因为方济各教宗说:伯多禄不掩盖信仰,也没有妥协让步,“因为信德是不容讨价还价的”。教宗说'不要过于刚直'是诱惑,是魔鬼的诱惑!我们不要陷于魔鬼的'不要过于刚直'的诱惑!
不要太较真,偏激,极端常是爱国会主教神父修女信徒们及那些妥协分子对坚持完整信德的地下教会的批评!实则是为自己妥协让步不敢坚持信仰的无耻说词!
爱国会主教神父们,那些声称教宗说让教会公开化的妥协之士好好听听教宗方济各的话,也再仔细重读本笃十六教宗给中国教会的牧函中不屈从的呼吁!
打开心扉,不要再封闭自己,有耳听的,听吧!
在中国我们要么殉道要么叛教!一一陈日君枢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23:2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石”:“八大”的召开和”三自“的继续推行:毋庸赘言的是“八大”之前,笔者相信无论罗马,还是地下教会的大多数成员也许都会为“八大”的召开捏了一把汗!我们曾经希望罗马教会的敦促和要求,以及所有被教廷认可的主教们的鼎城合作,能够使他们共同捍卫教会信仰底线,并且很希望这次会议会最终搁浅的!可是,没有,最终没有!反而是形成了绝大部分主教们都参与了的一个不可改变了的历史事实!对此,斐老说道:“2010年,北京当局主办全国天主教第八次代表会议,此举使政府对教会的控制更形尖锐,尤其是三自政策的推行。与此相关,当局向所谓「地下」圣职人员加强施压,逼他们加入爱国会这个控制中国教会的机构,其目的是要使教会独立自办、失去其至公性和脱离教宗。同时,爱国会亦加剧对所谓「官方」教会的控制,操控他们的主教、神父、敬礼地点、财政和修院 ┉”。
         
  其中的“当局向所谓「地下」圣职人员加强施压,逼他们加入爱国会这个控制中国教会的机构,其目的是要使教会独立自办、失去其至公性和脱离教宗”这句话值得我们玩味一下。笔者相信这句话背后隐含着一系列的这样的信息:为什么当局只会向“地下”人士施压?答案是:加入“爱国会”;其最终结果呢?是使其“失去其至公性和脱离教宗”;那么,官方教会加入这个组织,是不是已经“失去其至公性和脱离教宗”了呢?┉┉ 如果“是”的话,斐老或者教廷怎么会默许官方大部分主教留职其中,甚至批准他们为教会的主教呢?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斐老一定要否定这个机构的合理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5 23:2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宗方济各表示:聆听天主和跟随耶稣的道路使我们自由和幸福

时间:2013-04-12  来源: 梵蒂冈电台 作者: 点击: 28

教宗方济各4月11日清晨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的小堂举行弥撒,梵蒂冈官方报《罗马观察报》的一些职员参与了弥撒圣祭。教宗在讲道中指出,聆听天主使我们自由,赐予我们“俗世建议”不能保证的幸福。

教宗说:“服从天主就是聆听天主,以开放的心走天主给我们指引的道路。服从天主就是聆听天主,它使我们自由”。服从天主意味着聆听祂的声音,就如伯多禄那样,向法利塞人和经师说:“我做耶稣叫我做的事,而不是做你们叫我做的事”。教宗方济各继续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会听到一些不是来自耶稣、来自天主的事。有时我们的软弱会把我们带向另外一条道路,这条路有两个方向,有“双重生活”:一个是耶稣所说的, 另一个是世俗指引我们的道路”。教宗说:“在我们聆听耶稣时会发生什么事呢?有时那些建议我们走世俗道路的人会“羞恼成怒”,致使走耶稣指导的道路的人遭到迫害。但仍有很多人用自己的生命做见证,愿意服从天主,沿着耶稣指给他们的路走。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解释说,教会在今天礼仪中勉励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走耶稣指引的路”。这也就是说,不要听取世俗、罪过的建议,不向使我们远离天主的建议让步。这些不能使我们幸福”。在圣神的帮助下,我们走耶稣指引的路,并服从天主。教宗说:“正是圣神给我们力量,走耶稣指引的道路”。为此,我们必须勇敢的恳求“勇敢的恩宠”,大胆地说:“天主,我是个罪人,有时会听从世俗的事,可是我愿意服从祢,愿意走祢的道路”。让我们祈求始终走耶稣指引的道路的恩宠。教宗最后说:“我们不这样做时,我们恳求宽恕:“上主会宽恕我们的,因为祂是那么的慈善宽仁。


教宗说:“我做耶稣叫我做的事,而不是做你们叫我做的事”。

爱国会主教神父们说:我们做圣经中伯多禄要我们做的事,也就是耶稣要我们做的事!伯多禄要我们为主的缘故服从人立的一切制度!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民主办教,自选自圣是人立的制度,我们得服从!这是服从主啊!


爱国会主教神父们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做谁叫做的事呢?他们服从的是谁呢?爱国会主教说独立自办的道路是天主旨意,是天主指示的道路,是圣神训诲启迪的!他们“祝圣”时根据圣经伯多禄前书二章十三节宣誓服从政权和宪法,“我们根据伯多禄宗徒的训示,为主的缘故服从人立的一切制度”。

在中国人立的制度就是共产党的制度,共产党人对宗教立的制度就是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民主办教,自选自圣主教!

所以爱国会主教们为了主的缘故服从人立的一切制度而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

他们说圣经让他们独立自办的!

基督说:撒旦,去吧!经上伯多禄还说:听天主的命应胜过听人的命!

教宗说:“我做耶稣叫我做的事,而不是做你们叫我做的事”。

地平线说说你的爱国会主教神父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做谁让做的事?天主?魔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4-6-20 03: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