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术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2

把“教区司铎”翻译成“在俗司铎”是正确的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9 07: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大致说一下我的观点,英语Secular来自辣丁语Saecular,我们读过辣丁文《圣三光荣颂》的都读过in sæcula sæculorum.,这个词组,知道sæculum是指时代、世纪的意思,引申为“世界”。也就是在“世界当中,入世”的意思。
吴瑞金神父的拉丁汉文词典第1243页有非常有意思的解释,他说Saecular-is(Secular--is)的[解]是.....处世者,世俗者(对出家者),世修者(对修会者)。
在举例环节,吴神父用了一个词组clesici sacerdotes saeculares(可能相当于英语的secular clergy),翻译成世修神职人员司铎(对修会司铎,规修神职人员,区籍司铎对会籍司铎)。
由此本人大胆得出结论:
1、        当Saecular-is指世俗者的时候,单指是我们这样的饮食男女,在家享受生活的人,相对的是“修行者”。而无论教区神父还是修会神父都是“修行者”。所以吴神父把sacerdotes saeculares (相当于英语Secular Priest)翻译成“世修司铎”或者“区籍司铎”,也就是虽然该司铎在这个世界上,但是个修行人,这层意思不能落了。所以吴神父翻译成的“世修司铎”、“区籍司铎”要比“在俗司铎”严谨的多。
2、        如果翻译成“在俗”,那么我们说有位sacerdotes saeculares (Secular Priest)还俗了可怎么办?辣丁文专门有个词Saecularizatio。那就没法翻译了,您说是吧?所以港台翻译的有瑕疵,还是用教区司铎比较好,因为大部分人都是Saecularis(凡夫俗子),脑子里没留那么多运算单元。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父的本意也许是考虑了教会历史上独身制度的发展演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主教独身制的历史发展解读

一、起源与早期观念(公元1—4世纪)

在最初的基督徒团体中,宗徒和教会长老中有许多人是已婚的。新约圣经里明确提到,主教应当“只作一妻的丈夫”(见弟茂德前书3:2),可见早期并没有普遍禁止婚姻。然而,从公元二、三世纪开始,禁欲和独身逐渐被视为更高的灵修追求,尤其是在殉道和修道风气兴盛的背景下,独身被理解为对天国更彻底的奉献。

二、初步制度化(约公元306—390年)

埃尔维拉会议(约306年):这是最早明确要求神职人员守独身的会议。即便已婚的主教、司铎、执事,也必须在受命后守节欲,不再行夫妻生活。

尼西亚大公会议(325年):没有全面禁止神职婚姻,但强调守节传统。

到4世纪末,西方教会中“神职独身”观念逐渐普及,虽然在东方教会仍允许已婚男子晋铎,但要求他们在执事、司铎受命后保持节欲。


三、独身要求的强化(中世纪前期,5—11世纪)

进入中世纪,西方修道主义兴盛,独身被视为神职的理想状态。但在实际牧职中,许多神职人员仍然结婚或保持家庭,这引发了教会内部的纪律危机。

格列高利七世改革(1074年):作为“教会改革运动”的核心,格列高利七世大力推动神职人员必须守独身,并且禁止信徒参与由已婚神父主持的礼仪。这一改革在教会内部引起巨大震动。


四、独身制的确立(12世纪)

拉特朗第一次大公会议(1123年):明确宣布神职人员不得结婚。

拉特朗第二次大公会议(1139年):进一步规定,任何已婚神职的婚姻“无效”,从法律上彻底堵死了婚姻途径。自此,神职独身在西方教会成为严格的普遍法律。


五、长期影响

天主教独身制的确立,不仅是一种灵修选择,更是一项制度安排:

1. 灵修意义:独身象征着对基督与教会的全心奉献,使神职人员更自由地牧养教会。


2. 制度功能:避免教会财产世袭化,确保神职人员的专注和流动性。


3. 东西方差异:东方教会(包括东正教和东方天主教会)至今仍允许已婚男子晋铎(但主教必须独身),而西方拉丁教会则普遍坚持独身。




---

总结:
天主教的独身制并非一开始就存在,而是 经过数世纪逐渐演变、在12世纪完全定法化。从早期的“提倡节欲”,到格列高利七世的改革,再到拉特朗会议的法律确定,才形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独身制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天主教学术论坛 discuz已被腾讯收购,本站已无法再保证客户信息安全,请在发表信息时三思。

GMT+8, 2025-8-29 09: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