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邪西毒”,合力绞杀加尔文
大概一年前,Protestant著名单口相声演员何奇伟先生说:12岁时,加尔文在罗马天主教会里,被削发为僧侣(tonsured),然后被按立为罗马天主教会的牧师/教士(chaplain)。由于这个说法过于荒诞和拙劣,我当时在公众号上写了一个帖子驳斥这种吹牛不上税的说法。贴中回顾一下若望.喀尔文(Jean Calvin,又译“约翰.加尔文”1509-1564)在天主教的简史:加尔文的祖父是一名水手,他的父亲杰拉德·加尔文(Gerard Calvin)凭借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当上了努瓦永教区主教的秘书,后来又兼任教区的检察官和政府的财政检察官,他跟当地的上流社会有非常好的私交。杰拉德娶了努瓦永市议会一名议员的女儿珍妮·法兰克(Jeannele Franc)。珍妮才貌双全、热心敬虔,笃信天主教。杰拉德和珍妮生养了三个儿子,约翰是他们家的老二,前面有一个哥哥查尔斯,后面有一个弟弟安东尼。凭着杰拉德在教会内权势,他从教区为每个儿子都谋得了一份“圣俸”(benefice)。拿着这份圣俸,孩子们可以跟本镇的贵族子弟一起接受良好的小学基础教育。“圣俸”实际上是当时类似助学金的一种津贴,是教廷拨款给教区,由教区主教统筹处理的款项,用来资助那些愿意为度奉献生活的孩子。杰拉德因跟着主教做事,自然可以借近水楼台之便为儿子们谋得福利。要不怎么说中世纪教会腐败呢。加尔文他爹以权谋私,最后他家二小子拉杆子起来革了这种教会制度的命。在加尔文12岁时,努瓦永主教已经雇佣他为教会的最年轻的书记员,当是没有保护童工的法律制度,这小小年纪也能参加工作。主教还为他举行了剪发礼(tonsure)。剪发礼是梵二之前天主教的一个仪式,1972年之后只有个别修会保留。该礼仪起源于古罗马时代,一般是在受礼者的头皮上修剪掉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头发,这是古罗马当时奴隶的发型,天主教采行这个仪式,代表自愿献身于信仰,成为天主之仆。加尔文十二岁时履历我就简单叙述完了。首先,他并不是神职人员,其职务也仅仅限于教会书记员,在没有打字机和复印机的年代,有大量文书的“单位”需要这样的书记员,抄写经文或其他文件。其次,他虽然髡发,但坤发既不是像发愿礼一样成为男、女修会会士的标志;也不像圣秩圣事那样表明他具有某项神品。只是一些修会和教区的习惯法。有的资料说加尔文当时正在学辣丁语,这是符合常理的,十二岁应该在小修院学习二至四年了,为将来进入哲学院打基础。这是一个半工半读的好少年,正规的中英文网站都这么描述加尔文。但是昨天有一个教友拿出一截截图,说俄国”“思想家”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宗教精神.路德与加尔文》一书中截的,只见汉译的“梅思想家”著作的第284页写着:……精神敏锐,记忆准确。”贝札回忆道。“他以虔敬著称,是小朋友们种种缺点的严厉裁判。”①这位少年已快满十二岁,其父亲成功地获得一座小教堂四分之一的资产,同时充任其神甫。作为教职任命象征--当时是象征性的,在这少年成年后却成为现实---给他施行了剃发礼,任命他为神甫,在小教堂中作弥撤,取代了那青年神甫。②不久以后,热拉尔先生又为他获取另外一个小教堂、即诺瓦庸附近的马特维尔的教堂;接着又拿它来换取更为有利的彭特·埃维克堂区。这小孩子正规地得到了全部这些想象中的职责带来的报酬。这一作法在当时颇为流行,谁也不加以谴责。在1517年,即让被授予教职的前一年,教皇利奥十世为一个八岁小男孩披上了红衣主教大红袍;在1502年,洛林公爵让,才四岁,就被尊为梅斯的大主教;在十一世纪,教皇本尼狄克九世十二岁就登上圣座。③这种可怕罪恶的名称-圣职买卖,“圣灵交易”,加尔……这位教友还特意强调,“梅思想家”在这部书中极力贬低路德和加尔文,所以不可能替他们说好话。更好笑的是有群友私下联系我,说你看这段截图分明是说加尔文的父亲老加尔文. 杰拉德获得了“神甫”资格,而不是何奇伟理解的是小加尔文获得司铎圣秩。看到有这么多笑点,我就想在孔夫子网上买一本,看看这书还有什么笑料。可一看裸书价格50,根本不值。那么现在我说一下“梅思想家”这段话中的荒谬之处:1、首先他说,加尔文的老爹“充任神甫”,这就是胡说,上文说到老加尔文是教区秘书、检察员并兼任政府的财政检察员(大概相当于中国的检察院职务经济犯罪科科长)。天主教的司铎、主教在大革命前是炙手可热的职务,位列法国第一阶层,老加尔文已经有妻子和三个儿子,不守独身晋铎的话,竞争对手一定会去王宫和罗马“上访”。哪个主教也不能昏头混脑祝圣这么个玩意。2. “梅思想家”的意思是加尔文十二岁也晋铎了,“给他施行了剃发礼,任命他为神甫”,并有鼻子有眼地说“在小教堂中作弥撤”,还取得了报酬。为了证明其说法的合理性,“梅思想家”又列举了中世纪一些买卖圣职上台的神职人员名单。但“思想家”却忘记了他一个逻辑漏洞,就是圣职买卖首先得有钱有势,通过买卖圣职获得更大的利益。而加尔文家虽然小康,但也并不宽裕,他的求学的费用或者靠教会圣俸,或者靠贵族资助,拿什么买卖圣事?所以啊,梅思想家这本书和中国的晏可佳写的《中国天主教》一样,就是大字报的合订本,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可笑的是何奇伟奉这本“东歪教”的大字报为圭臬,和“东歪教”合力绞杀其精神祖师爷加尔文。好的,闲话少叙,我们继续聊加尔文。他虽然髡发了,表决心要成为天主之仆。在后来,加尔文终归没有成为天主圣教的神职人员,这还得归功于他的父亲,要不说家庭是一个孩子的第一个教会团体呢。1523年8月,由于努瓦永一地流行传染性瘟疫。一时间,人心惶惶,民不安枕,大家都惊恐不安地离开家乡逃往别处。约翰·加尔文就跟着富豪孟特摩家前往巴黎。也是通过孟特摩家的关系,14岁的约翰·加尔文得以进入巴黎大学的分部马吉学院(Collège de la Marche)。三年之后,加尔文获得了文学士学位。之后,他转往蒙泰居神学院(Collège de Montaigu),继续专攻哲学与伦理学,研究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神学理论。按照他爹原来的计划,他是应该回到教区被“按立为传教士”的,可是在1527年,他父亲与努瓦永教会的一些人关系不睦,于是他叫二儿子加尔文从蒙泰居神学院退学,离开巴黎,然后转学到南部的奥尔良大学(Université d'Orléans),改学法律专业。所以加尔文后来回忆说:“当我年幼的时候,父亲规定我去学神学,但后来他考虑到律师职业更能让人发家致富,于是他改变了主意。”看,人家加尔文明明要追求更赚钱的律师职业,东邪西毒非得追谥他为“天主教按立的牧师”,真是要多滑稽有多滑稽。当然,加尔文后来也没当执业律师,而是利用其所学法律特长对天主教会打土豪、分上帝,这是后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