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修公爵 于 2012-2-2 23:35 编辑
黄河清 发表于 2012-2-2 10:29 
修,中国的文人没有为蒋邦服务的,这才是引起你极端不满的真正原因。可是反对的结果,是你为他们做了义务 ...
幼兄:
一个真正的文人,没有为世俗统治者服务的义务。民国以降,这样的文人还是有几位的,如陈公寅恪、马公寅初、梁公漱溟,我为什么先列举这几位,因为我发现越是积极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死得越早,而且愈惨。如邓拓、吴晗等。而真正敢顶撞圣上(如马公、梁公),或跟本不买朝廷帐的(如陈公)反而能在乱世中保全性命。尽管造反派曾将高音喇叭架到陈寅恪先生的床头上,但比起当时其他被揪斗的老九们,无疑幸运得多。而且陈先生有复杂的海外关系,如俞大维。这类人中还应该包括钱钟书先生,江青当年召叫他接待外宾,在集中营里的钱先生予以回绝,女旗手竟没把钱先生咋样。
而且并不是像你所说,没人为蒋公捧场,到台湾的知识分子也不胜枚举。如适之先生,傅公斯年,钱穆先生。这里我说他们为蒋公捧场,而没说他们为蒋公“服务”。因为他们之间不是主奴关系,而是平等主体之关系。
民国期间不为统治者服务的知识分子还有章太炎、刘文典等名家。
郭老倒是为统治者服务,文革期间儿子被整死。他因称呼斯太林是我爸爸’。蒋夫人美玲先生评价说:“实无耻之尤,足令人作三日呕。
人无论有无宗教信仰,都不能把统治者当成假神供起来,那样不会有好下场的。
幼兄,人最怕被忽悠,民国卅七年十二月,北京已被解放军围城,我的教友英千里先生和胡适等人从北京东单机场匆匆飞往南京。在此之前,他的儿子英若诚曾专门从清华大学跑回城里,劝说父亲留下来,不要跟着国民党去台湾。 英家的后代以为马上就是新中国了,是一个文明、民主、富裕的新时代。结果这家人过了几十年炼狱生活。我们最熟悉的英达先生曾七年之久流浪街头,住在下水道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