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和富人
本帖最后由 棕榈树 于 2009-5-29 09:31 编辑贫穷之时,最大的敌人莫过于饥饿和疾病。相对于富人,由于缺乏金钱的援助,穷人想要获取丰盛食物和驱赶病魔更为困难。但穷人在寻求食物的辛劳中过程中练就出强壮体魄,患病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身体的免疫力。富人从丰富的食物中吸取营养滋补身体,习惯于从医生和药物那里重拾健康。一顿可口的饭菜在穷人眼中的价值远胜于一桌佳肴在富人眼中的价值;穷人从就餐中品尝到的幸福与乐趣,在富人那里成了例行满足身体和味蕾的过程。
对于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庭的人来说,没有比身无分文更糟糕的日子了。他们习惯了花钱应对生活中零零星星的琐事,他们穿着名牌才也上街,去任何地方都离不开汽车,咽不下粗糙的饭菜。因此,一旦陷于穷困潦倒的境地,他们立马变得不知所措。由于懂得自身对钱的依赖性很强,为不至于落入那样的窘境,一般他们比较擅于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能够很好把持钱的流向,在未雨绸缪中杜绝此类悲剧发生。
生于穷困的人忽然富裕之后,将会迎来一段幸福时光。他们摆脱了清苦的日子,不再需要为一日三餐而担忧。他们从简陋的屋棚里搬到漂亮的房子里,将心怡很久的家具搬回家中,出入需要花大钱消费的高级场所也不再犹豫,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多受教育的机会……简而言之,他们拼命用钱采购了许多生活必须品之外的奢侈物,让物质生活的质量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层次。在社会面前,他们希望用金钱抬高自己身份和谋求尊重,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们有钱。此刻,金钱在他们眼中的价值是以物质的方式应现。由于受够了没有钱花的穷日子,好不容易有钱了,他们岂肯放大把花钱的机会?他们对钱缺乏有效管理,很容易陷入破产的境地。即使他们重新落于一贫如洗的境地,他们也能马上试应。换句话说,他们的心灵从未真正摆脱贫困的阴影,仍旧视自己为穷人。
富人家的孩子从小获得良好教育,日后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远远高于穷人家的孩子。在才智和德行的发展上。他们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叫买不起钢琴的家庭培养出音乐家呢?终日为生活所累的人如何有精力去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但贫穷不是借口,艰苦的生长环境为他们的孩子提供了磨砺毅力的场所,让他们更早品味到世间的辛酸苦辣,练就了他们抗打击的能力,所以他们更能经受失败的折腾。这是日后成功的不可获缺的重要品质。
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受到名目繁多的管束,他们误入歧途的几率要明显低于文化程度总体偏低的穷人的孩子。即使他们犯错,比如打架斗殴、赌博、酗酒或吸毒,由于有家庭为其提供的优厚资源做后盾,他们可以争取到更多救赎的时间、机会和办法。在这方面,穷人的孩子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很多,任何一次失足跌倒,都可能直接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钱财是维系正常生活不可获缺的根基,或许是达成幸福生活的手段,却不是最终目的,幸福才是首要的。赚取钱财和赚取幸福的方式各不相同,各有学问。做为活生生有情欲的人精神上的富足不足以填补和掩饰物质上的匮乏,反之亦然。一个人口袋里是否有钱跟他现在幸不幸福并无直接关系。一个在享受冬天温暖阳光的乞丐,要比病痛缠身的财主幸福万倍。同样的道理,一个穷困潦倒高傲的诗人,如何也不比抱着美人归的国王更令人羡慕。对于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追求,最好能同时进行,不能让其中任何一方落后另一方太远。否则,离幸福也会很远。
一个人的身价不取决于他持有的资产份额,也不能从他具有的才能和智慧上做出判定。真正有价值的人,是那些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人,并最终成为精神上的强者。
没有多少富人会羡慕穷人,但所有的穷人都羡慕富人。因为短暂的富有几乎是每个人都体验过的感受,并且深切怀念。而穷困即使发生了,也未必能让人觉察。
一个人富有还是贫困,不是他们可以决定的,但从善从恶却出自他们自身的抉择。钱不会使人变坏,变坏的是思想受钱支配的人。
钱能让一切变得简单,但无法令生活变得容易。人生许多必经之路,需要精神支撑和双脚实践才能淌过去。但精神食粮同样不能消解我们对物欲的渴求。如果你穷困潦倒,除非你疯了,不然不会以此为乐。如何华丽的诗篇也无法填补干瘪的腹腔,再绚烂的晚霞也不如晚餐桌上香喷喷的红烧肉更具诱惑。这种情况下,除了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别无它法。毕竟,住在乌托邦里的居民每日偶尔也要啃食面包才有气力展翅飞翔。
(作者半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