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天使 发表于 2009-10-25 16:06:14

我的天主,祢在哪里?

微風吹拂


http://cnc.imgcache.qq.com/ac/b.gif
http://cnc.imgcache.qq.com/ac/b.gif
前面说过,人总是在有人的时候才呼喊,有时还会有第三个人参与,于是就诉说起来。开始常常会埋怨天主,接著就哭自己的遭遇,哭自己的过失,最后会责怪起别人。
但最使人内心痛苦的是天主的沉默和明显的疏远。于是嘴边随时会发出这样的喊声:

「天主,祢为什么如此远离?上主,祢为什么从此退避?」(耶14,19)
这呼喊会很快转化为祈祷,「祢使祢的百姓遭受磨难。」(咏60,5)但是:

「上主,祢看见了,不要缄口不语,上主,求祢千万不要离我太远。」(咏35,22)
似乎天主远不可及,好像与我们隔著无法跨越的空间。「不要远离」在圣咏中不断重覆出现(22,15--16:31,10—11;102,4—8;109,23—24)。天主由于沉默或者远离受到埋怨:

「祢不回答我!」(咏22,3)
「不要藏起祢的面容!」(咏69,18)
甚至有时会猜疑表达方式会跑到敌人一边助虐:

「祢的盛怒将我淹没,祢的恐怖将我消灭,


像洪水一样,终日将我围住」。(咏88,17—18)

下面一段祷词也多次重覆:

「我的灵魂,你为何悲伤,为何忧苦?


盼望天主吧,我还要再次向祂歌颂,


因为他是我的救援,我的天主」。(咏42,6、12;咏43,6)
这里触及了痛苦的实质:人受造就是为了看见天主,同天主交往,然而,天主明显地拾弃了他。于是他日夜向天主呼号:

「天主,祢是我的天主,我急切寻觅祢,


我的灵魂渴慕祢,我的肉身切望祢,


我方如一块乾涸枯渴的无水田地。」(咏63,2)

「我在床上思念起祢时,
我便久久不寐地将祢默想。」(咏63,7)
对圣咏作者来说,默想天主,不是掂量式的思考,也不是笛卡尔式的推理,而是轻声地、缓慢地,颂念天主的圣名。义人就是昼夜默想天主诫命的人。而圣咏上表示这种默想使用的字眼就是「默念」:

「卑心喜爱上主法律的,昼夜默念上主诫命的,这样的人才是有福的。」(咏1,2)

同样:

「义人的口默念智慧,义人的舌谈论公义,


天主的法律常存心间,义人的脚步坚定不偏。」
(咏37,30—31)
人,从本质上说,就是「对天主的欲望」。这一欲望,深深地扎根在人的心灵最深处。在这个隐晦的所在,同时并存著他的一切缺失,不足和愁苦;也会不断萌生各种形式的血肉的需要;饥饿、干渴、对别人的眷念、占有欲、支配欲等。所有这些势力都同时盘据在我们心中,左右著我们的行动。
圣经上曾想给人下定义,提出过一个甚么是人的问题。接下来的回答是:「祢给人留下了一个空白,这个空白就是天主。」就是说,人只有在天主身上,才能最后得到完成。特鲁勃雷神父这样解释:「祢造了一个需要天主的人。」他又说道:「我觉得希伯来文本比起其他文本来更多地含有这个意思:祢把人造得差一点就像一个天主。」这段圣咏强调了人在天主面前的崇高地位;人像一根弦,「朝著」天主绷紧,人在天主那里,得到充分的施展。但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局限性:人不是天主,这意味著人是第二位的,人从属于天主。在这种情况下,人面前摆著两条路:义人的路和恶人的路。
这就是圣咏一开始的内容(咏1)。义人认识到自身的有限,自身的不是,他不足的就是天主。他也认识到自己对天主的欲望,他「需要天主」,他不断地表现出这一点。
这是承认隶属天主,接纳天主的态度。这一态度在圣咏第138篇里构成了一篇绝妙的祷词;应该受到天主的接纳和款待。恶人则相反,他们不承认自己是受造者,他们要自己支配自己,好像天主并不存在。全部圣经就是这两种表现的历史。每当人表现出似乎不需要天主时,就会引来灾祸,有时是个人的灾祸,有时是团体的灾祸:

「我是活水的源泉,他们却离弃了我;


妄想自己挖掘水池,但挖出来的都有裂缝,盛不住水。(耶2,13)
人心中可能产生另一种诱惑:当天主远离自己而备受痛苦煎熬时,会受诱惑驱使去思索追问:「为什么?」这样的思索往往容易逃向幻觉,而不懈地祈祷才是真正的回到现实。我们只需懂得向天主哀诉,向天主呼号:「我主,怜悯我!我的气力已经用尽,我实在支持不住!」允许我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实际圣咏中的全部祈祷都可以这样概括:天主在不断给人拨电话:「喂,喂,我是天主!」而我们却回答:「我是爱你的仆人,是争取完成你的诫命而成为义人的仆人」;对这样的答话,天主是不会理睬的,仍继续拨电话,直到听到我们这样答话:「我是一个已支持不住,向祢呼求的穷人」,于是,天主就立刻应答。因为,谁懂得恳求天主,天主离他最近。
但是只有穷苦者的心,由于渴求天主而枯竭憔悴的心,才能得到天主的应答。圣经中天主对亚当说的话中有这么一句:「你在哪里?」(创3,9)亚当回答说他躲起来了,因为他赤身祼体。天主也不停地向我们呼叫,对我们说:“你在哪里?”我们的全部神修生活就是一部怎样应答天主这个问话的历史。这一问话,我们必让它深深地渗入我们心内,直到有一天,我们能真正地应答一句:「我的天主,祢在哪里?」下面的这段圣咏值得重读,西路亚纳曾把它编入「亚当的哭诉」一书:

「万军的上主,祢的居所多么可爱!我的灵魂对上主的宫殿渴慕缅怀。


我的心灵以及肉身,向生活的天主欢跃……


万军的上主,求祢允我恳请,雅各伯的天主,求祢侧耳倾听!……


在祢的宫庭逗留一天,远胜在别处居住千日。


我宁愿在祢天主殿宇的门限,不愿逗留在恶人帐幔里休闲。」
(咏84,1-11)


http://cnc.imgcache.qq.com/ac/b.gif

http://cnc.imgcache.qq.com/ac/b.gif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天主,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