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chongming 发表于 2008-11-14 17:50:49

基督徒读《中庸》

七,时论(中国传统文化)
第570篇
            基督徒读《中庸》
   《中庸》相传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公元前483-402)所著。当孔子(公元前551-479)去世时,子思才5岁。子思是跟从孔子的弟子曾子(公元前505-436,《大学》的作者)学习的。子思得到孔子思想的真传。
    在宋朝学者程颐和朱熹把《中庸》从《礼记》里抽出来,与《大学》《论语》《孟子》放在一起,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
    《中庸》共33章,第1-2章开篇就提出‘天’‘性’‘道’‘中’‘和’‘中庸’等命题。开始的1-12章为子思的话,重点是阐述‘中庸之道’的内涵,必要性,君子和小人对中庸之道的不同态度,实行中庸之道的难度。第13-21章是子思引用孔子的话,按孔子有关天道和人道的思想而立言。第22-33章皆子思之言,重点讲了一个‘诚’字。
   我们中国基督徒读《中庸》,目的是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看中国古代的圣贤所得到的一般启示与上帝在圣经里所昭示的特别启示,有什么异同。我们对基督的纯正信仰和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遇,经过分析和比较,会使我们对上帝的认识更深刻,使我们的信心更坚固,使我们对同胞传福音的话语更丰富。我们基督徒不是数典忘祖的。
   我们首先来理解儒家对‘中庸’的概念。程颐说,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这一论述与我们对‘庸’的理解有所不同,一般理解‘庸’是平庸、平常、平凡;庸庸碌碌,似乎是贬义词。而在《中庸》这本书里,中庸之道是出于天而不可易。事实上,平平常常才是真,伟大出于平凡,宏伟的建筑都是一砖一瓦一根钢筋一粒砂石累积起来而建成的。天下的定理就寓在平常的事件和事物之中。
    中庸之道是既不过分,也无不足的意思,过犹不及,都是不好的。而不偏左右,才是正路。
    我们看一看圣经有关这方面的教导:
王下22:2 约西亚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行他祖大卫一切所行的,不偏左右。
赛30:21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
传7:16-17 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不要过分行恶,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
    行义过分的例子:如过于优厚的救济,不论对象是否有劳动能力,一样给钱。就会养懒汉,助长不劳而食的风气,消极的倚靠别人,等靠要;不尽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这样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
    圣经里关于‘不偏左右’的教导,是以上帝的话和旨意为标准的。圣灵也引导我们,指明正路,要我们不偏左右。
    我们来读一下《中庸》开篇的一句话:“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翻译成为白话文的意思是:“上天把天理给予人就是人的天性,按照人的天性充分发展就是道,按照道修身并推广给别人就是教。”
    这里的天是有位格的,不是物质的天,而是指独一的上帝。道是由天而出的。儒家是讲性善论的,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圣经告诉我们,在始祖亚当夏娃没有堕落之前,人是按上帝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在违背上帝命令偷吃禁果以后,才有了原罪。但绝大多数人的良心是未泯的。
    《中庸》第20章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诚,是天的道;使人诚实,是人的道。”这里对‘道’的内涵有了补充,关键在一个‘诚’字,含有虔诚、诚实、真诚等意思。圣经上教导说,人要以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
    圣经里关于‘道’的特殊启示,更为超越,更为明确,更为真切。圣经讲,道就是上帝的话。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主耶稣基督就是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主耶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圣经上所说的道,不局限于在今生发展人的天性。而是要认识那一位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自有永有的上帝,接受为我们舍命流血的救主耶稣基督,只有通过主耶稣基督,我们才可能踏进天国之门,得到永生;并且在今生过平安和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中庸》里还多次提到有位格的‘天’。如第17章中说“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又说:“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这是引用《诗经·大雅·假乐》里的一段话。
    又如第19章中说:“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郊’(音效),指冬至时在南郊祭祀上天。
    又如第20章中说:“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又如第26章中引用《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的话:“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译为白话文意思是:“上天的命令,运行永不停止而美好。”
    又如第31章中引用《诗经·大雅·文王》的话:“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译为白话文的意思是:“上天承载的万物各有其道理,无声无味真奇妙。”这是至高的境界。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庸》的作者认识到有一位有位格的上帝,他的旨意和命令对人类有深刻影响,人类不可以不知天,并且应该敬拜他。
    上帝通过圣经把他的旨意启示得更为显明,通过主耶稣基督使我们认识并体验到上帝的慈爱公义,至高至圣。我们盼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孔孟之道的朋友,也来查考圣经,领略其中所宣扬的真道。
                                    2008,11,14   

许建永 发表于 2008-11-25 17:39:54

又有多少是体现天主教的含义呢

王公明 发表于 2013-10-30 19:18:01

很好,很好,不过与你商榷这句话:“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的翻译,我以为就如我们圣经所说的,天主取了地上的泥土形成了人,那是人的肉体,又向他鼻孔吹了一口气,他就成了一个有灵的生物。我想天主把他的神赋予在人的身上,那就是性,这性不是人的本性,而是《大学》中的明德,而按照天主所赋予的性去行事,就是行道,而道不通的修治就是教。愚见。交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督徒读《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