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亚洲新闻“主教易职报道”引发喧嚷的思考
本帖最后由 银色地平线 于 2018-3-23 15:03 编辑原文出处〖微信公众号:银色地平线〗(点击关注)
作者:银色地平线
近期有人援引香港天主教媒体《亚洲新闻》的报道指出:在牵动中梵关系的主教任命问题上,梵蒂冈教廷做出让步,派遣代表赴中国,劝中国两位「合法主教」让位,好使另外俩位「非法主教」能获得赦免,合法行事牧职。之后,又有“facebook”的消息说,香港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证实此事……
此「可能发生的报道」,在中国教会里引发了不小的震动。特别是不少和我一样关心「地下教会」的教友,对此反应强烈。这则报道把两位主教的被劝让位,与另外两位非法主教的合法化联系起来,归因于教廷有意向政治做出妥协。不少人看来,合法的庄主教88岁高龄,被劝退休尚可理解,然而合法的郭主教被降为助理,辅佐詹主教就难以接受,并由此引发了很多喧嚷和失望的论调。在我看来,这则报道的判断属于不必要的归因谬误。教廷,之为教廷,对于各地主教的分派和调遣理应享有不受限制的完善主权,并不应该粗糙的归因于「妥协」。在教会法律面前,不应该把教廷视为一个单纯的行政机构,应该知道,教廷是聖神护慰的立法者,享有对于教会法律进行解释和运用的最高职权。因此,不该随着媒体的语言对此「可能发生的报道」进行情绪化解读。
「我信聖神,我信聖而公教会」,是一个不以先导和后继意志来划分的绝对宣告。因为吾主耶稣说「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决不能战胜她」。吾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把自己交给黑暗,因此战胜了黑暗;祂把自己交给死亡,因此战胜了死亡。那么即使教会在她的考量中做出肖似吾主耶稣的牺牲,这也是完全应该予以理解和认可的事情。无论怎样,我们应该为今天的教会而感谢天主,以罗马教廷在这苍寒凋零的世代里陪伴着苦难的中国教会,而感到自豪!
对于教会,何形式的不理解和悲观,都是徒劳而无益的。摆在很多关注中国教会平信徒面前的,不应该是困惑和懊恼,不应该是去指责被迫与政治合作的神职人员,而是怀着信德去反思自己当尽的义务!
什么是平信徒的义务?
请反思!在教会的苦难处境面前,什么是平信徒的义务?!
教宗方济各于2013年6月7日,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接见意大利与阿尔巴尼亚的耶稣会学校师生时,援引《公教社会训导》的道理如此说:「平信徒必须参与政治。这不容易,但作一个神父也不容易。在生活中没有容易的事。有人说政治太肮脏。但我问:为什么肮脏呢?是因为基督徒没有以福音精神投入政治。为公益工作是基督徒的义务!」
从鼓吹「君君臣臣、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私自利、对于社会公益毫无作为的儒家文化开始,一直到今天,「不问政治」成为多数中国人的共性和普遍心理。甚至在不少丑陋的中国文人们看来,「不问政治」的隐忍,是一种值得自我标榜的美德!这倒是迎合了希特勒的理想:「给青年人摇滚乐和摩托车,让他们不要过问政治,就是国家的福气」。所以,在事实上,他们由于没有在永恒和普世性的视野中去担负的道德支点,而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人,作为社会中一分子参与并纠正社会的基本责任和义。他们由于对政治的失望而回避政治,却幻想政治英雄的出现;由于没有超越世俗的人格启蒙,虽然不满,却又不得不在「国家大我」中树立渺小的自我。最后沦为一个个习惯了双重原则的矛盾体!正是这样的社会共性,造成了今天的教会处境。
摆在今天中国天主教会面前的处境问题,是远自孔丘的儒家集团的「单氏取周」篡夺了周王室,并把中华道统先祖老子踢出国门以后,2500多年以来的社会问题。这样的重负,是无法交给在中国如此被边缘化的主教神父们去担负的!倒是一次次的自选自聖,一次次在教会苦难的梦魇中被惊醒,刺激着教友们隐遁而麻木的心……如果没有这些过激的疼痛,多少教友会有兴致在茶余饭后,挤出少得可怜的时间来叩问天主?
这个世代,很多人都了解聖经旧约里,天主的选民以色列的经历。那宛如《巴比伦河》的吟唱:坐在巴比伦河畔,伤心的人们似乎在泣诉,巴比伦河啊,你静静地流淌,夜色是多么安详,可是你哪里知道,就在你的身旁,我们被迫害的异乡人有多么的凄凉……这个世代更了解以色列的困境,源于他们没有依靠天主,反而与世俗缠绵。可是,这个世代总不会认为自己正在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辙,更不会思考,何况自己的文明,还远远不及以色列文明的万分之一!
在这世代里,在政治面前,我们都是弱不禁风的失败者!我们该做的,绝不应该是再抱怨教廷的可能做出的选择,也不应该再归咎被迫与政治合作的主教神父们,更不应该对教会失去希望!这个世代的教会处境,已经不是单单靠舆论和行动所能扭转的。试想,即使中梵建交了,天主教能有自由教育吗?教区和修会可以获得不受制于政治的独立发展吗?教会对于所处土地,可以拥有实质意义的产权吗?教会能真正得到什么?……
所以,这个世代,真正需要的是不是依靠人的技术性决策,而是在祈祷中依靠天主!像聖母玛利亚一样,在静默中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天主,「天主赏给她的一切恩宠,没有一样不是在很大的努力、恒久的祈祷、热烈的渴望、眼泪和牺牲之后才得到的」(《聖母奉献日》)。她因此被称为大能的贞女,在她优雅的面容里,蕴含着战胜世俗的非凡勇气,那正是旧约里为天主强力作战的聖厄里亚先知所期待和践行的(加尔默罗会的道理认为厄里亚的仆人看到的“海面升起的云”,即是聖母的预像)。这个世代需要的正是这样的默观精神,真正依靠天主,才能在心灵矩阵里,像若望福音一样俯视苍茫的宇宙和世界,才能以聖厄里亚激烈如火的咆哮,来战胜世界的苦难和困境!默观祈祷,正是从3世纪的聖安当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聖女小德兰用遥远的实践和传承,为我们保守的隐修财富,一次次的唤醒了沉睡的世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