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航 发表于 2014-4-17 13:49:12

论宗教言说何以有效




  人不免是一种语言的动物,人不免要将自身体验、经验到的一切纳入到其所“编织”的语言形式中加以言说。这是一个“命名”的过程,人通过“命名”而“在”自己。

  人类的言说总是试图指向某种被体验到的“实在”,人类认为他们的言说足以揭示“实在”,就像手电光可以照亮客体一样。不过人类的语言也就像手电光,它的照射是 选择性的、单维度的。这意味着言说所打开的永远只是客体的某一方面的表象。人类通过言说传递和分享经验和感受。当经验和感受十分丰沛,则极少的言说往往传达出丰富的信息。不过,当经验和感受一旦趋于贫乏、而言说变得凝固、浮华和臃肿的时候。言说则往往扮演着经验和感受的遮蔽者的角色。此时,言说不再分享、揭示“实在”,反而扭曲、遮蔽了实在。这个时候,言说的“能指”不再指向“实在”的“所指”,而是“能指”置换了“所指”。这就像一个人画饼以求饼。久之没有了真饼,画的饼也就被当成了真饼。

  每种宗教都有着自己的“能指”系统。当宗教中的人们都丰沛地经验着那“实在”的时候,人们不必怀疑自己宗教的“能指”系统的有效性。但后来,当“实在”背过身去、不再“恩宠”它的寻求者,而言说那“实在”的“能指”系统已然固化为一种社会习俗,人们只能无条件地接受这被当作真理的“能指”系统、靠它维系着社群的自我认同。这原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人们一旦遭遇到来自外部世界、异样的“能指”系统时,就会感到自己所信奉的“能指”系统受到了威胁(那毕竟支撑着社群的自我认同)。人们会自动视别的“能指”系统为无效,甚至,或软或硬地试图让他人放弃他们的“能指”系统来跟随自己的“能指”系统。于是乎,宗教/意识形态冲突产生了。

  那么,不同“能指”系统之间的“镜像争夺战”是不可避免的吗?不幸得很,当人们失去了对“实在”的丰沛体验,当人们只能通过作为民族与习俗之“镜像”的“能指”系统而“在”自己的话,则他们必须维护自己的“能指”系统的“独尊性”,以保证自己民族与习俗之“镜像同盟”的存在的价值与尊严。所以,对他们而言,承认自己所信奉的“能指”系统的相对性,就是承认自己存在的相对性,这无疑是让他们拆毁支撑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人们必须维护他们的“能指”系统的绝对性,正如他们必须维护自己在民族与习俗之“镜像同盟”中活着的正当性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徒总是把自己的宗教说成是绝对真理的最根本原因。

  那么,有没有人足以超越和跨越自己所依傍的固有的宗教以及意识形态的“能指”系统,用一种他者的言说方式,来言说自己体认到的“实在”呢?比如说,有没有一个基督徒,通过佛教的言说方式来言说自己的所体验到的“实在”呢?这听起来就像当事人在法庭上找一个反对自己的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一样。

  这样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只是,这需要超常的智慧。毕竟,在法庭上找一个反对自己的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不是更有说服力吗?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历史上就有两位这样的宗教学者,他们在用他者的言说方式言说自己信仰的宗教上迈出了一大步。他们是唐朝的景净和清朝的刘智。他们是用纯熟的中国人的方式(也就是道家和儒家的)言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第一人。从景净撰写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中国的心灵第一次在自己的语境中体会到基督教试图言说的那个“辞无烦说,理有忘筌”的上帝之道;从刘智撰写的《天方性理》中,中国的心灵感受到伊斯兰信仰所探究的终极“实在”与宋儒所探究的终极“实在”本就是一个。景净的贡献在于,他让中国人明白了基督启示的核心奥秘如果“换算”成道家的语言的话其实很好理解。(今天,远志明牧师做的是同样的事情)而刘智的贡献在于,他让中国人知道了伊斯兰教的宇宙发生论与宋儒周敦颐的宇宙发生论何其地接近。知道这一点的意义是重大的,在信仰的层面,它呈现了“公理”之超乎言说的可通约性,世俗的层面,它足以让中华文明将回教与基督教的对“终极实在”感悟成果视为自己的一部分。

  或许对于那些不够智慧的只能在固有的宗教言说方式中“栖居”的人而言,景净和刘智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解读显得怪异因而会被视为异端而不予承认,但对于拥有更高级心智的心灵而言,他们的尝试却具有重大的意义———也就是当一种语言方式的绝对性遭到消解,则“实在”的绝对性才能呈现。把言说还给言说,也就把“实在”还给了“实在”。当相对的变得相对,绝对的就显出绝对了。

  “实在”超乎言说。言说要证明自己连接着“实在”的唯一途径就是走到他者的言说中去、和他者对话。因为如果某一种言说方式真的连接着“实在”的话,我们会发现全然相异的言说会不约而同的拥有同一种无意识结构。正是这无意识结构(而非言说方式)的同构性,为“实在”的真实性做了见证。这就像法庭上互不认识甚至立场敌对的证人的叙述恰恰可以帮助勾画出案件的真相一样。我们应当承认,诞生于20世纪的结构主义人类学为我们理解不同言说方式背后相同的无意识结构提供了可能性,因而让我们对宗教言说的有效性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散人 发表于 2014-4-17 15:59:07

非常好的一篇哲学论文,把宗教置入画饼充饥的镜像之中,互相纠结排斥,然后互相证明,最终得出了“把言说还给言说,也就把‘实在’还给了‘实在’”的新视野。顶!

散人 发表于 2014-4-18 10:26:03

本帖最后由 散人 于 2014-4-20 12:47 编辑

《从偏头痛说到种种信仰》

我想和老婆做爱
老婆说
现在偏头痛
不能做。这是故事的开头

我就来了气
第二天老婆想做爱,我说
现在偏头痛
不能做。“偏头痛”就是能指

后来老婆说,我
现在偏头痛,做爱吧
让它缓一缓

最后,我对老婆说
现在偏头痛,干脆一起
喝杯茶,败败火

能指始终都是“偏头痛”,所指变了又变
明乎此,我豁然开朗

世上信这信那的人
吵成了一锅粥
还不都是患了“偏头痛”
但是有人要做爱,有人要喝茶。


True 发表于 2014-4-18 16:01:00

你的出现就是一个笑话。;P

散人 发表于 2014-4-19 19:23:39

True 发表于 2014-4-18 16:01
你的出现就是一个笑话。

柳叶青说你“嘴贱”,实在是一点没有错!

李野航 发表于 2014-4-20 21:41:46

楼上右边照片明显有点瘦

李野航 发表于 2014-4-20 21:42:05

楼上右边照片明显有点瘦

散人 发表于 2014-4-24 08:10:19

李野航 发表于 2014-4-20 21:42
楼上右边照片明显有点瘦

其实是同一年的照片。

散人 发表于 2014-5-14 17:51:38

李野航 发表于 2014-4-20 21:41
楼上右边照片明显有点瘦

你的《位格与歧视》写的也不错,为什么不在这里发表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宗教言说何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