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记载的于斌主教
本帖最后由 qz130 于 2013-3-29 18:39 编辑“史海钩沉”系列(台湾)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1720313/
当代史对事件的评述存在局限性是毫无疑问的。下面是“史海钩沉”中事件的摘录。
于斌的主教祝聖禮是於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日在北平的救世主大堂(北堂)舉行。——【注:在南京牧职不足13年,后逃居台湾至去世抵近30年。据说于斌在中国教会的地位很重要,夸大了。】------------------------------------------------------------------------------------------------------------------------------------------于斌這位首都主教在愛國心的驅使下對南京代牧區發佈了牧函,這實際也等於是對全中國教友的牧函,名稱是「為蘆溝橋事件告南京所屬教胞書」,內容的重點有二:祈禱和平、準備應戰。——【注:赞!爱国之心,爱国牧函。】------------------------------------------------------------------------------------------------------------------------------------------這位「我們的主教」在抗戰時期做了兩件在教會內被議論的事。第一是協助國民政府從事國民外交。第二是于斌在一九三八年七月結束旅歐返抵國門時,沒有回到日軍佔領下的南京而是到了國民政府所在的漢口。——【注:日军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暴行持续六周,30万同胞遭日军屠杀,直到38年2月秩序好转,7月于斌逃离南京牧职。议论有道理。】------------------------------------------------------------------------------------------------------------------------------------------抗戰時期的于斌主教有四次往歐美從事國民外交。——【注:逃离牧职去从事国民外交,嘘!赞!。】------------------------------------------------------------------------------------------------------------------------------------------田耕莘在一九四八年六月離平赴滬,理由是治病,他的心臟逐漸不堪負荷,又有白內障及青光眼;他在離去前,指定獻縣教區的趙振聲主教為代理,與總教區的副主教李君武共負管理教區之責。在他離開北平之前一年中,中共日益擴大的控制區域,上百名神父修女被捕,在田耕莘看來,未來局勢是悲觀的。田樞機在上海聖言會會院暫居時,教廷駐華公使黎培理(Antonio Ribeiri)在北平卻公開發表談話,聲明所有的主教、神父,甚至神學修士都應堅守崗位。這是教廷的一貫決策,教宗庇護十二世自己本人在德軍佔領羅馬時,就是這樣做的。黎培理自己也是如此。——【注:赞,好牧人!】------------------------------------------------------------------------------------------------------------------------------------------一九四九年二月耶穌會的蒲敏道神父告訴田耕莘,教廷多數人贊成將神哲學修士撤往安全地帶;但另一方面,好牧人應該堅守羊群。——【注:赞!】------------------------------------------------------------------------------------------------------------------------------------------但田耕莘這時住在香港道明會的會院,心中痛苦猶疑不定。一九四九年十月,國民政府派飛機在香港接田樞機至台北,田樞機也決定去,在啟程前一晚教廷在香港的代辦葛禮耕神父來看田耕莘,宣佈教廷禁止他去台灣,並說他應待在健康恢復後,回到北平。方若翰神父說,田樞機此時留在香港之心有些動搖,有人給他送來到天津的船票。但因朋友的勸阻,他寫信給周恩來也未獲回信,才暫時打消回北京的念頭。——【注:唉!】------------------------------------------------------------------------------------------------------------------------------------------大概到一九四八年底,于斌判斷國民政府已屬強弩之末,其時已有撤退南京教區年輕神父及修士的計劃,但黎培理不准,他亦無可奈何。其時他又奉蔣介石總統及蔣夫人之邀,赴美作遊說工作。一九四九年四月他在美國聞中共即將渡江,急電龔士榮神父率年輕修士出逃,他們這一群神父修士搭上一艘自上海往廣州的貨輪,臨時轉往基隆靠岸來到台灣。——【注:黎培理不准撤退不尽人情,别听他的。呵呵!】------------------------------------------------------------------------------------------------------------------------------------------于斌在抗戰結束到一九四九年間,四年中也有歐美的「國民外交」行程。由於于斌公開為國民政府奔走,因此中共在一九四九年一月即宣佈視于斌為戰犯,意即若于斌回到中國,會立刻被監禁牢中。在這情況下,要求于斌回到南京是沒有意義的。在一九四九年七月底,于斌來台,得到台北監牧區陳若瑟監牧的歡迎。這時于斌突然接到教廷通知,命其立即離開台灣,其時或許于斌亦被命令回到台灣以外的中國,因為于斌曾寫信給羅光,告知他在結束年底南美之行後,將返回雲南或四川工作。但國民政府迅速潰敗,于斌連雲南或四川也去不成了。——【注:领袖对职务的使命感和榜样示范会激发强大的精神力量,反之后果也会很严重。】------------------------------------------------------------------------------------------------------------------------------------------教宗庇護十二世對這些過多的「國民外交」很有意見。一九五六年八月,于斌透過中華民國駐教廷使館申請到參加一個在羅馬舉行的主教避靜,但活動結束後卻未能與其他二十餘位主教一起覲見教宗。教宗此後對于斌下了更明確的禁令,不准其離美。——【注:教宗生气了,关于斌禁闭。】------------------------------------------------------------------------------------------------------------------------------------------一九六零年代是台灣教會成長的高峰期,教友人數增加到三十萬人,欣欣向榮。但這些成就大部份說不上是田樞機的功勞,在他之前十年中各個曾在中國傳教的各修會,帶著他們充足的人力及財力,經過與郭若石總主教的簽約,開闢一個個堂區。田樞機在台北總教區大致上是蕭規曹隨而已。——【注:要感谢为台湾教会耕耘的外国各修会。】------------------------------------------------------------------------------------------------------------------------------------------對于斌總主教來說,輔仁大學校長是他在台灣立足的身份,但他的活動能力是遠遠超過校長層級的。在他的記事本中可以看到,他到輔仁大學處理校務的時間有限,他的主任秘書龔士榮神父忠心的幫他處理各種瑣事。于斌在台北社交圈有令人難以想像的各種人際關係和活動,蔣夫人日後擔任輔仁大學董事長,就是此種人際關係的結果。于斌在美國紐約的「中美聯誼會」此時繼續運作,大致上一年中于斌也有數月在美,繼續從事他的國民外交。他和大量美國政界人物關係友好,包括其後在一九六一年擔任眾議院議長的麥考邁克(John McCormack)。此時他在美國又成立了「亞洲演講團」(Asian Speakers Bureau),四處演講宣傳反%共思想。——【注:于斌一生修道入世,种瓜得豆。】------------------------------------------------------------------------------------------------------------------------------------------1949年1月,于斌被毛泽东钦定宣布成为战犯,这是中国天主教当代史的重大事件,她标志着中国天主教进入剧烈跌宕的时期,所有人无一例外都面临严峻的考验。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天主教出现了三种选择:(1)部分人选择逃离,后来集体在台湾重新建构了后中华民国天主教会。(2)榜样效应使部分人丧失信心,他们各自选择了不同程度的妥协形成今天的地上教会团体。(3)再有部分人坚持教会传统原则形成现在的地下教会团体。
中国天主教出现上述三种选择存在互相影响,和理不清的纠结。今天中国教会当代史叙述不完整影响人对中国教会的了解。以史为鉴是探究历史的动机和目的,是让人自己辨识、了解有什么样过不去的症结。以前有过激的语言、得罪的,我在此表达真诚的歉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