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 发表于 2012-9-4 22:52:12

沧桑残缺之美——图文赏析重庆铜罐驿天主堂

本帖最后由 茉莉 于 2012-9-4 23:49 编辑

       欣赏残缺之美,你得知道所缺的是什么,不知道缺了什么你是很难感觉得到美在哪儿的。今天就请大家随着我的图文一起来欣赏位于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镇陡石塔村的铜罐驿法国天主教堂、若瑟小修远和修道院的沧桑残缺之美。
       2009年秋,德兰曾有幸与重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耄耋老神父一起,寻访了重庆铜罐驿天主堂、若瑟小修远和修道院。
       神父60年前曾就读于这个教堂左边的若瑟小修院,通过与他的交流,我了解到不少有关此地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作了一些保留,留待以后有机会再叙。
       本文及本文选用的图片全部是德兰于2009年秋两次探访所拍摄,无版权限制,可随意复制转载使用。

    这就是始建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重修于1924年(民国十三年)的九龙坡区铜罐驿镇陡石塔村的“铜罐驿天主堂”。

       根据“铜罐驿天主堂”教堂门口立这块保护牌子上来看,该教堂是九龙坡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不是市级文物),由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于1997年4月公布,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广播新闻局于2005年10月31日立。目前正在申报市级文物,只有在申报成功后,市财政局才会拨款给教堂,用于维修和管理。教堂此前(2007年前后)的维修经费(25万)来源于教友捐款和教会自筹资金。
       该教堂现在与当地政府存在房产争议。通过我的实地考察和调查走访,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教会仅仅收回了教堂第二道铁门内的房产,和大门与第二道门之间的若瑟小修院厨房和修院教师宿舍两幢房屋产权。其他房产至今仍被当地政府强占,租赁给了养殖户,用来养殖菇类植物。理由是教会无房产资料证明这些房产属于教会。根据从前的一些文字资料以及现在还在世的当时的老教友介绍,49年以前,铜罐驿天主堂教会的所属范围非常大,教会当时利用教廷及巴黎外方传教会提供的资金,以及历次教案的赔款,在教堂附近购买了大量土地。刘充闾神父的亲侄女刘汝明现80多岁了,对当时教会房产的情况有所知晓,是个活见证。
       中国的教会(官方教会)还有一个很不正常的地方,就是名义上收回来的教会产权,不在教会名下,而是在一个凌驾于教会之上,左右教会事务,掌握教区主教选圣与神父任免、调动等大权的官方行政机构“爱国会”的手中,这个组织被官方强行安插在教会内作为教会产权的法人代表全权管理教会的产业。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神职回到了教堂,虽然产权还被爱国会紧紧地捏在手里,毕竟我们拥有了部分使用权,神职们可以在属于我们自己的地方为教会服务,社会还是朝着文明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从外向内望,教堂被一道铁门隔成两部分,铁门平时紧锁,内是奉圣母为主保的经堂,神父楼和一幢修道院寝室。铁门外,左手边是若瑟小修院,1941年教会明诚中学为避日机轰炸,曾迁往这里,抗战胜利后,明诚中学于1946——1947年迁回重庆曾家岩,1948年利用原明诚校址,办若瑟小修院,1949年停办;铁门外大门内右侧长长的那排房屋是修道院教室。

       进入大门内向外望去,建于100多年前的老墙墙体已斑驳脱落,裸露出里面的土坯,拱形大门上方矗立着高高的十字架。大门两侧是教堂的附属房屋,房屋成左右对称布局,右手边修道院靠大门的第一间房屋已经垮塌不见,剩下一小段断垣残壁,可以依稀找到从前的房屋结构模式。
       教堂的附属房屋均是土墙建筑结构,这些用泥构筑的土墙,泥土都用米筛筛过,舂得非常牢固,用凿子也难打进,如石头一般坚硬。

       教堂系砖柱砖墙,其余附属房屋均砖柱土墙。教堂空间高7米,中西式结合的建筑风格,挺拔高耸。教堂在2007年花费25万元人民币在基本保持原貌的原则上重新翻修了一下,使教堂看起来更加整洁明亮干净了。
       经堂外墙上方,左右各嵌有一幅鎏金繁体字对联。右边:乾坤原无二主宰,圣贤总是一钦崇。左边:掌握三才主赏罚,化成万彚著形声。





       这是我所见过的重庆主城区内空间最高最宏伟的教堂建筑。
       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结构布局,经堂大厅呈长方形的平面布局形式,长方形大厅被两行柱子(一边7根,便于安放十四处苦路的油画挂像)分隔成中厅和侧廊,中厅比侧廊宽,而且空间也更高。大厅末端是圣坛,圣坛前面是祭台。
       堂内正中墙上设有圣母塑像,奉圣母为主保;在圣母塑像上方,饰有醒目黄色五角星,以示沧海指路明灯。五角星标志的图案在教堂窗户顶部也有,若瑟小修院进门的铁门上也可以找到。

教堂琴楼

教堂琴楼

教堂琴楼
站在教堂琴楼向窗外望去,可以看到进教堂的大门和大门上方矗立的十字架

琴楼楼上,可以看到教堂建筑上部外墙立面所使用的通风采光瓦片装饰的建筑结构情况

铜罐驿天主堂教堂房顶全木质内部结构情况和铺满青瓦的屋顶

具有典型法国建筑特色的神父楼,与我的上一篇《遗世独立之美——真原堂》中的神父楼建筑形式类似。

瘦长黑色的百叶式门窗又具有民国建筑风格的特色

神父楼房间设施一览,高高的壁橱直达天花板。

       神父楼下,有一地下室,用于贮藏食物、葡萄酒之类,经久不坏。在这个洞口旁边的房间可以下到地下室,揭开一个木质盖板,露出一个神秘的石梯,沿石梯下行就可以来到地下室,从地下室内看这个洞口,是非常古朴雅致的石头砌成的拱形石门,整个地下室大约有20平米左右。

从神父楼回廊向外望,可以看到这棵百年老树。

破旧的修道院房屋

破旧的修道院房屋

破旧的修道院房屋

破旧的修道院房屋

修道院内的厨房,大铁锅、土灶、大烟囱,还是那么古朴原始

修道院后院,青砖砖柱,墙面墙体已斑驳脱落,裸露出褐色的土坯,从裸露的土坯态势来看,这些粘土非常结实细腻,历经一百多年风吹雨打,它自岿然不动。根据我的了解和考证,修道院房屋是铜罐驿天主堂建筑群中唯一一幢保存年代最长,历史最悠久的建筑。

修道院木门上残存的英文文革标语:
LONG LOVE CHAIRMAN MAO!
LONG LONG LIFE TO HIM!

是画个鬼符在门上以求自保呢?还是真心希望这个正在灭绝人性搞大清洗的魔头万寿无疆呢?

这样的红色毛主席语录标语很多,现在虽然用水泥遮盖了起来,但不够严实,痕迹至今还在。
这是在铜罐驿天主堂修道院右侧开办的一个“安息堂”,用于摆放教友骨灰,收费低廉,平均1000多元一个安放位,很受教友欢迎。









这是教堂修建之初栽种的一株百年仙人掌科植物和紫荆树,在这个假山左下方,立有一块石碑,标明它们皆属栽种100年以上的稀有保护品种。


圣水井
用铁网罩住封闭了的圣水井井口,此井深达数十米。据说可通滴水岩河。井水冬暖夏凉。教堂做弥撒时,神父将从井中打出的圣水撒在人身上,以示祝福。



法制合金钢大钟,其声铿锵动听,方圆数十里均闻其声。此钟是当地童贞女献巨款,1924年从法国购回。文革中钟楼被拆,大钟至今保存完好。

刘充闾神父墓地
       刘充闾神父是铜罐驿天主堂最后一位本堂神父,也是此堂49年前唯一的一位国籍本堂神父,49年后,因教堂被没收占用,刘神父被迫离开了这里,有一段时间还失去了人身自由。可能是因为神父被关在门内太久,去世后,他的后人在他的墓碑上把他名字中“闾”字上的门字,特意地去掉了。据陪我们一起参观的刘充闾神父的侄孙媳妇给我介绍,神父去世之时,显了圣迹。。。所以陡石塔村信教的教友特别多,每逢大瞻礼,教堂都人满为患,站都找不到地方站。
       现在铜罐驿教堂的管理员是刘充闾神父的侄孙,管理员的母亲刘汝明是刘神父的亲侄女,刘神父在教堂的墓地就是刘汝明和一些神父据理力争与“爱国会”和当地政府协商后,从他家的自留地里面,转移到教堂法制合金大钟左下侧这个位置的。
       49年中共夺取政权后,50年代初中华大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在毛氏“三坚持”斗争思想的指导之下,教会被取缔,教产被侵占,教堂交给当地政府开办起了“巴县第一中学”(简称巴一中),刘神父失去了庇护之所,从教堂里面被赶了出来。神父失去住处后,在铜罐驿长江边上搭建了一个简易破旧的小窝棚居住,并且被迫当上了搬运工,从长江边那个电厂码头附近,搬运重物到离码头很远的岸上,神父瘦弱的身躯被压得更加的弯曲了,当为我讲述这个故事的教友讲到此处,泣不成声痛哭了起来。
       中共搞的历次运动,神父都是批斗、打击、折磨的重点对象,强迫神父跪在烧红的炭灰上认罪;逼迫教友向跪着的神父狠打耳光;被反剪双臂,拳头按在脖子上,押着带高帽游行;关起来饿饭等等。
       一次长江涨大水,神父搭建的小窝棚被淹,神父失去居所,变成了在铜罐驿铁路上徘徊的流浪汉,靠捡拾铁路上的垃圾吃维持生命,他终于支撑不住那病弱的身躯,睡卧在了铁路边上,快要死去的时候,被这个教堂管理员(他的亲侄孙)和他的妻子发现,背回他母亲(他母亲刘汝明称呼神父幺爸,幺爸是父亲最小的弟弟)家中,给他养病,慢慢调理,神父竟然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神父的一生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和残酷的迫害,遭遇了不义的打击与摧残,接受了人类罪恶、无知及专横的洗礼。然而面对邪恶他没有以恶报恶,却以真诚与爱心传递了生命的喜讯,以十字架的“愚钝”战胜了邪恶;用生命唤醒人们对真理的渴求与对永生的向往;用鲜血洗涮那些罪恶的灵魂;用生活诠释了基督信仰。
       愿刘充闾神父在天父的仁慈怀抱,永享安乐!后代的教友们将永远纪念你!


       大门左侧:若瑟小修院。大门左上有四个红色大字“爱国爱教”,看到这几个字,觉得很讽刺,当初不就是高举着反帝爱国大旗,成立“爱国会”,霸占教会教产,赶走教堂神父,任意凌辱杀害信教之人、肆意破坏,烧毁砸碎抢夺教会文物,这样“爱国”的行为不知与“爱教”怎么联系得起来。

远观大门左侧:若瑟小修院

       大门右侧:修道院。大门右侧上方也同样书写着四个红色大字“荣主益人”。不用“荣主救灵”而用“荣主益人”这四个字,是有意图的,故意篡改教会常用词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刻意弱化淡化边缘化天主教以救灵为先的圣训,便于宣扬他们的无神论意识。一字之差,信主的目的变成了“益人”,而不是“救灵”,其实拯救灵魂才是关键!

远观大门右侧:修道院

教堂大门的这边若瑟小修院


铁门内是若瑟小修院,靠左手边这幢房屋是修生教室,其中有一间靠前面的教室被修院用来作为一个简易的圣堂使用,往前走与修生教室丁字交叉横起的那部分房屋是学生寝室,1947年教会明诚中学搬回曾家岩后,1948年初天主教若瑟小修院在此开办,学习拉丁文、法文、英文、中文等神学课程,49年停办。停办后,神父到了慈母山中修院(神父在这里又一次指出我在《访慈母山大修院记》这篇文章中的错误,说慈母山是中修院,在白沙沱修建的才是大修院)继续读书,当时与他一起读书的,有许多后来教会知名的人士。重庆49年后不久,慈母山中修院被侵占并改建成奶牛场,在中修院读书的修生们被遣散回家,神父也是被遣散的修生之一。

从铁门处向内看,左边教室,前面修生寝室、右边厨房。

这边是修道院教室,从图片上可以看到修道院教室外墙垮塌非常严重。靠近大门处的一间教室已垮塌消失了,紧挨着的第二间教室外墙垮塌了一半,露出了房间内的木质横梁。修道院与若瑟小修院两边虽近在咫尺,仅仅隔着一个过道相邻而居,却互不来往。

这个高高的水塔一样的建筑物是后来修建的,不是从前的建筑


这是修生寝室。神父笑着告诉我,小时候与同学在此处玩耍,一同学开玩笑,用一只竹筒吹出藏在里面的一只绑着针状物的尖头竹片,牢牢地栽在神父的大腿上,那竹片栽在腿上一闪一闪,还扎出了血,现在腿上还留有这个印迹。沿这个洗手池往里面再走2步,是一个厕所,这个厕所60多年过去了,竟然也还在。

这些用红色砖头封闭了门和窗子的地方,就是当时若瑟小修院的教室

    就在教室的这个位置的楼上,盖有一个像碑一样的小屋,小屋墙上有三个很醒目的大字“尚公楼”,是为了纪念彰显尚公(尚惟善主教)为重庆的教会所作的贡献,以及为修建这个地方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让孩子们效法尚公的精神,为教会的建设、成长、发展、进步竭尽全力去努力。
    当时的重庆教区主教是法籍尚惟善主教,神父常常被称呼为“某某公”,取义“天下为公”之意。修生们读的书也被称为“公义书”,给修生们上课的老师,被称为教“公义书”的先生。“公”是服务于普世的、大众的;“义”则是一切费用全免,由教会承担。
    神父告诉我:这里曾经到处都是一年四季花香不断的花园,当时长上把修院内所有的空地全部划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并分配给了每一位同学,课余时间同学们就在自己分到的那块土地里面种花,种了许多太阳花、星星花、玫瑰花、茉莉花等等,长上会手把手教我们,教我们松土、播种、浇水、施肥,教我们怎么培养这些植物。
    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大花园,同学们你追我赶的暗中比赛着较劲,就看看谁种的花长得最好开得最艳丽。

    在靠墙的两颗树那个位置,是神父分到的一块土地,神父很高兴地指着那儿对我说:“德兰,你看看,这里就是我从前的私人花园”。我说:“长上对你们这么好啊?”,“我们都是离开父母,献身教会,来到这里的,长上对我们就像父母一样。”说着这话,我分明地看到了神父眼角闪烁着点点泪花。

    这间小屋曾经是我们的圣堂,前面两个窗子那个部位就是长上主持弥撒的地方,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把长上做弥撒的一个小盘子偷偷拿走,藏了起来,长上很着急,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最后只好叫大家每一个人都走上台来,手摸圣经起誓:“我没有拿走盘子.。”,结果那个偷走盘子的同学也大模大样走上去,手摸圣经发虚誓,哪知当天晚上就在耍屋附近摔了一跤,摔得不轻,腿骨都摔断了,他从此走路一瘸一拐,变成了一个终生残疾的瘸子;还有一件发虚誓的事件(涉及的当事人不便讲明,以后再补充。)。。。通过这两件神父亲眼所见证的事实,教育了我们千万别妄呼天主的圣名发虚誓做假证。

    中间这个门比较大比较高的房屋是长上(院长)杨希岚的寝室,两边是修院其他教师们的寝室。长上是个嗜酒之人,平时喜欢端着一个大杯子(里面装的不是茶,而是酒)随时随地地喝,一次长上回家乡休假,因饮酒过度,死于他家乡的茅厕之内,很是可惜。
    神父一走进修院第一个想知道还在不在的,就是这幢房屋,这是他的长上和教师的宿舍楼,他对他那些像父母一样的长上和教师们感情深厚。

    厨房与教师宿舍之间有一块很大的空地,这里曾建有一栋房屋,像现在大型会议室那样的一个大厅,是修院为孩子们专门建造的“耍屋”,专门供修院同学在里面玩耍使用的,现房屋已经踪迹全无,空地上搭建了很多黑色的大棚,栽种着各类菇类植物。

    神父告诉我说:这是我们修院的厨房,教会对我们真是非常的好,我们来这里学习的同学,都是立志献身教会的人,是教会的希望,教会的未来。教会很爱护我们,伙食开得很好,聘请专门的厨师,每周至少有两天可以吃到很丰盛的食物。

    他接着告诉我:看到中间那个红门没有,平时我们不能踏出这个红门,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只要哪个同学哪怕是开玩笑,故意把脚伸出红门半步,马上就有那个唯一带着“罪状牌”(因语言行为有过失,而被处罚带牌)的同学把他身上的“罪状牌”(由两块木板,前胸后背各一块相连而成,上书:“犯人嗟叹羞惭满面”)取下来转移到你身上给你带起,你就会一个人带着这玩意儿去寻找,直到找到另外一个也犯错误的“替死鬼”同学取代你为止。课余时间玩这个带“罪状牌”的游戏,有助于提醒我们,随时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养成好习惯,对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起了很有益的作用。

小修院后门,每星期五,班主任会带我们外出“远足”,也叫“转山”,无数次的“远足”,老师带着我们把这附近的山山水水是全部都转完了。每逢圣神降临瞻礼的时候,老师还会把我们放敞,同学们就从这个小坡下到滴水岩河边,然后前仆后继地跳进河里嬉戏,快乐的游来游去,那歌声欢笑声,会感染吸引周围的众多老百姓来围观,还有一些老百姓的孩子也纷纷跳下河,与我们一起玩耍。

    教堂周围的地,全部都被教会买了下来,所以教糖周围有很多租用教会土地的典客,每当过一些教会瞻礼或农业节的时候,我们教堂的神父会借出典客们的龙骨车,把滴水岩河河边的小溪流轧断,然后用龙骨车抽干这段小溪,就会在这段河沟内捉到很多很多的鱼类,什么乌棒、螃蟹、蚌壳、鲫鱼、鲢鱼的,多得很,这些鱼会分出一部分给若瑟小修院,厨师很会烹调,修院的学生们就可以大饱口福了,神父对我说,只要一想起那段日子,真的就像在天堂一样,非常幸福快乐!

    教堂对面的这一大片种满柑橘和其他植物的广袤土地,以前全部是法国传教士买下来的教会产业,租用教会土地耕种的当地农民,也基本上全部都是天主教教友,这里因为祖辈几代都是基督信徒的人多,所以教友基础很好。
    我跟神父从教堂出来,坐上一架三轮车准备到铜罐驿镇上去吃午饭,为我们开车的司机主动告诉我们,他就是教友,圣名安德肋,并邀请我们11月2号来教堂参与弥撒,由这里的本堂汪启伦神父主持,弥撒结束后,会有宴席招待大家,宴席多达50多席(也就是说至少有500多名教友将参与11月2日的弥撒),这里常常都有这样的活动,参与的人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教堂外面的标语。神父告诉我,天主教最初来到中国,是把天主翻译成“陡石”的,天主从拉丁文音译过来就是“陡石”,铜罐驿天主堂建在陡石塔村,使用“陡石”作为地名,是巧合呢?还是此村的地名从前就是法国神父给命名的呢?

铜罐驿天主堂周边环境
沿此小坡上行,左手边是修道院教室,至今未归还教会(实际上是爱国会),被当地政府租赁给养殖户,养殖菇类植物。

铜罐驿天主堂周边环境
教堂背靠一斜坡,很担心如遇暴雨,山体滑坡,会导致教堂损毁。希此贴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固这个长满青草杂树的荒坡,免得遭到毁灭性破坏后,后悔都来不及。

铜罐驿天主堂周边环境
这个小门目前被封闭,进入小门内不到2米的地方,就是刘充闾神父的墓地和从法国本土制造并运送来的合金大钟。从教堂围墙遗址上看,围墙上曾经开过无数小窗,现这些窗户被砌起来的砖头封闭。

    这里曾经是“若瑟小修院”的大操场,现在被一所镇政府所属的夕阳红老年公寓占用。修院的小操场现在变成了“和平大队的办公楼”。
    往事不堪回首,昔日的产业被蚕食后所剩无几,历经沧桑之后,留下的只有沉重的残缺之美。
   

茉莉 发表于 2012-9-6 12:19:00

这种题材的文章竟然无人感兴趣,那么下一篇《断垣残壁之美——。。。》就不发了

xdlp@yahoo.cn 发表于 2012-9-10 11:14:17

看了这些图片很受感动,教会经历了的风雨沧桑,还有曾经的美好,希望你继续发一些图片

xdlp@yahoo.cn 发表于 2012-9-10 11:19:46

茉莉 发表于 2012-9-6 1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题材的文章竟然无人感兴趣,那么下一篇《断垣残壁之美——。。。》就不发了 ...

看了这些图片很受感动,教会经历了风雨沧桑,也有曾经的美好!望你继续发表。

茉莉 发表于 2012-9-11 00:27:23

为写这个主题我曾多次赴这个教堂实地考察、采访,并拍摄了无数珍贵的照片,记录它们是为了了解历史,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没有经过打扮的,真实的历史。
浏览量达到1000,超过10个不同的网友跟帖此文,我就贴出下一篇文章《断垣残壁之美——。。。》
先发一张图片预告一下

苹果的信仰 发表于 2012-9-11 07:23:54

茉莉 发表于 2012-9-11 00: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写这个主题我曾多次赴这个教堂实地考察、采访,并拍摄了无数珍贵的照片,记录它们是为了了解历史,了解属 ...

你真捧,我看了这些图片,特别激动,曾经的岁月,镌刻百年风雨沧桑。也留下了感动.......


让我们以最深最真最美的心,感恩天主。


Vainney 发表于 2012-9-24 13:07:36

:)

呐喊 发表于 2012-9-25 18:05:38

这样的好帖子当然要跟。

呐喊 发表于 2012-9-25 18:08:57

{:soso__2452767150487323069_4:}谢谢你的努力,给人们这么多的感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沧桑残缺之美——图文赏析重庆铜罐驿天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