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庸人 发表于 2009-7-1 20:20:18

教会本地化是福传的重要课题

教会本地化是福传的重要课题


基督信仰没有自身的文化,她传到那里就吸取当地文化使当地人民去接受她。教会在欧洲创造了基督文明,同时也吸收了当地文化,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是一位纯朴的意大利妇女,并非以色列的女子。在欧洲,白色象征着喜乐,在中国汉族文化中,白色象征着悲哀,甚至死亡,人们看到白色很难喜乐,这与欧洲文化有着天壤之别。而在中国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中,白色象征着洁净和喜乐,这是文化的差异。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追求时髦的青年人在婚礼上也开始用白色婚纱,这都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我们教会自从梵二大公会议以后,也开始强调多种文化并存,不再象特利腾公会议时那样铁板一块。

我们天主教会在中国经受了多次教难,并曾两次遭受灭顶之灾,虽然自明朝万历年间,由利玛窦神父传入幸存到今天,但是仍然未能被国人普遍接受。作为拥有十三亿人的泱泱大国,一千三百万天主教徒仍是一个很小的族群。因此天主教本地化的进程是一项重要课题。罗明坚神父为了适应中国文化曾身披袈裟,利玛窦神父为了适应中国文化弃僧服而着儒服。郎世宁修士将圣母和圣子的服饰画成皇家贵族的服饰,并获得刚恒毅主教的允准,成为著名的中华圣艺《中华圣母》。我国教会的先辈们早就开始着手教会本地化的工作,可是非常不幸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入侵国难当头,历时百年的社会混乱,教会本地化进程受到阻碍。八十年代实质上是教会自身的恢复期,九十年代中国教会有识之士才感受到本地化是天主教在中国势在必行的进程。可是因着老一代神职传统意识的影响,改革进程仍是非常艰难的。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如果中国教会所有成员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改革多一点支持,少一点批评,改革进程就会加快速度,否则,仍是一种遗憾。

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应以新的思维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要学会开放自己,学会接纳新的思想,以及新的文化,使我们的信仰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国人面前。我们天主教会应该成为时代的先知,应处处表现她的活力。当非洲教会实现本地化之后,我们亚洲教会也应早日实现本地化,使国人能够皈依圣教并与我们共沾救恩。

以善胜恶 发表于 2009-7-28 10:31:50

本地化
  本地化 (localization) ,因为“Localization”单词长度较长,所以为了书写简便,业界人士通常缩写为“L10N”,中间的 10 代表在首字母“L”和尾字母“N”之间省略了 10 个字母。
  本地化是将产品按特定国家/地区或语言市场的需要进行加工,使之符合特定区域市场的过程。真正的本地化要考虑目标区域市场的语言、文化、习俗和特性。
  对软件进行加工,使之满足特定市场上的用户对语言和功能的特殊要求。可能涉及文字的翻译 、用户界面布局调整、本地特性开发、联机文档和印刷手册的制作,以及保证本地化版本能正常工作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 localization 也是本地化的意思,较少用。

白冷山 发表于 2009-7-30 07:06:02

楼主认为如今本地化的神职服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和尚袈裟还是道士服?抑或是西装+皮鞋+奇瑞QQ?

不过这个问题,我倒是也琢磨了几年。

首先是教堂的风格,有否必要改成道观或寺院的风格?
圣像塑像的风格,有否必要仿照四大天王以及弥勒释迦?
圣事需要增加烧香磕头和烧纸钱否?
礼仪招呼,是否需要说“阿弥陀福天主保佑”?

上面说的,很滑稽,也不耐看,需要忍耐将就。

已故的净空法师曾经有些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就是天主教应该很好学习中国大乘佛教的“弘法利生”广结善缘广赠经书的习惯。大乘佛教很多的吸引人捐款和布施以及弘法的“经文”,都是唐朝那个时候研究出来的,浓缩了当时大学士们的智慧。

中国在义和团拳匪之乱之前以及49年之前的两个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天主教在中国完全是可以兴旺起来的,从人数上比较就很清楚。那些时候,倡导过“本地化”改革吗?智者勇者必当奋进,同心祈祷,呼求天使与圣徒,合力驱魔。未来中国的天主教信仰大国局面,应该是会到来的,这也不同于香港和台湾的(涉及到信仰比例)情况。


不过,我们也不应当将梵二的精神同“本地化”改革牵连的太多。

补充一点:

中国古代的几次教难,在义和拳匪之前的几次教难,凡是官方发起,无论如果是全国性的,则无不与统治者要维护其专制统@治并且愚@百姓有关;而很多时候朝廷的指令,却是来自地方官僚的奏本和谣言;地方性的教难,仍旧是某些官僚自己本身的好恶导致。

而无论从亚洲最早的残害天主教人士(尤其是神职),还是今天的种种恶劣行为(残害神职),似乎都有着异教信仰的严重影响。这一点,从越南(耶稣会书信集中的“东京?”)当年的残忍屠杀,以及西藏喇嘛对待天主教的残忍行为,都可以看的清楚。

admin 发表于 2009-7-30 07:21:50

本地化
  本地化 (localization) ,因为“Localization”单词长度较长,所以为了书写简便,业界人士通常缩写为“L10N”,中间的 10 代表在首字母“L”和尾字母“N”之间省略了 10 个字母。
  本地化是将产品按特 ...
以善胜恶 发表于 2009-7-28 10:31 http://www.cccc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教会所谓的“本地化”或“本位化”来自于inculturation,把这个词分开就懂了in-culturation。所以,教会的本地化决不像汉化软件那样弄个中文语言包的事情。

admin 发表于 2009-7-30 07:30:34

首先是教堂的风格,有否必要改成道观或寺院的风格?
圣像塑像的风格,有否 ...
白冷山 发表于 2009-7-30 07:06 http://www.cccc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照抄就不是本地化了,但是我感觉需要发掘中国固有宗教里的真善美的成分来加以利用。
比如,教堂不能盖成寺庙,但是中国建筑里表达与神接触和和谐统一的思想是中国人在建教堂的时候应该考虑的。

我很注意这座教堂上面的风格。

白冷山 发表于 2009-7-30 07:59:13

我觉得如果天主教能充分考虑到佛教道教出家人可以方便转入天主教会成为修道士,这应该是一个突破口。
目前由于信仰、学术、知识等多种隔阂,使修道人(包括和尚、尼姑和道士、道姑)很不容易接触天主教的修道和神修。如果能充分考虑到中国的传统信仰导致的隔阂,以修道院的形式方便接纳各类出家人入门修行,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尤其是出家女众,她们如果有机缘了解修女的伟大,是很容易皈依天主的。

kangshuying 发表于 2009-7-31 08:42:28

教会本地化是福传的重要课题,   这是个可以考虑的方向。但是,本质不能改变。现在,已经有国家的自办教会、自封主教等。如果,现在这时在改变天主教的教堂外形,改变神父的称谓,请问你们还要改什么!难道最后要改成 中国的天主教 的确 区别于 外国的天主教吗?天主教是大公教会,是世界性,没有什么国别、本地化之分。 不要借着 福传 把中国天主教 越来越脱离 教宗。我是一名 天主教 教友。
天主教福传,应该依靠神父、教友的 行为。按天主的十戒 具体到每个人的行为中去。并且 ,增大行为、语言的宣传。而不是你们的 该教堂的外貌、改神父的服装、改神父的称谓。
通过 冀南庸人 的福传观点,我很忧心,你这个神父,让我对神父的尊敬几乎有了动摇。
你们每天再考虑什么,你们不好好的把圣经研读、付诸于行动。却是在考虑改变天主教的教堂、神父称谓,
冠而堂之的说是为了福传。你太可怕了,我为天主教的未来忧心。

kangshuying 发表于 2009-7-31 08:49:06

冀南庸人,你是天主教的信徒、或神父吗?建议 本网站,删除他的借福传之名,分裂天主教的贴子?
这个网站,如果不能删除,将使我会很少关注这个网站了!

以善胜恶 发表于 2009-7-31 16:19:47

4# admin

4楼:首贴的立意非常好!

       但遗憾的是在本文中没有界定教会认可的“本地化”这个词语的概念的时候,所形成的讨论就是空泛的,没有目标的文字的堆积!如此下去,就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结论!讨论也就没有针对性!

       所以,多此一举,在百度里找到了“本地化”这个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59886.html?wtp=tt
希望提醒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09-7-31 19:55:16

有关本地化的词条大家可以阅读神学辞典里的解释http://www.ccccn.org/book/html/131/7026.html

admin 发表于 2009-7-31 20:09:08

冀南庸人,你是天主教的信徒、或神父吗?建议 本网站,删除他的借福传之名,分裂天主教的贴子?
这个网站,如果不能删除,将使我会很少关注这个网站了! ...
kangshuying 发表于 2009-7-31 08:49 http://www.ccccn.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帖子非常的好啊,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比较陌生,希望您能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可以发表意见,但是不要指责。
您千万不要把本地化理解成把天主教会变成一种独立自主的中国天主教会,这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可以断言的是,天主教若不在中国本地化,天主教就永远是外国人的宗教,而不是中国人的宗教。欧美人已经不认为天主教是一种外来宗教,是因为他们已经用他们的文化诠释和理解天主教,而我们中国人现在就在用欧美的观念来诠释并理解天主教。
可是,天主教不是欧美的。
所以,中国人有自己特有的理解方式和观念,中国人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和观念去理解并诠释天主教。
天主教是大公的不错,但是却不是划一的。即便一个国家内的各教区之间也不是划一的。
所以,天主教有东方礼和拉丁礼,在埃及有特普特礼,在米兰有古老的圣盎伯罗削礼,在叙利亚有安提阿礼……
梵二之前普世天主教会都在用拉丁文做弥撒的时候,中国就被特准用中文做弥撒了。
本地化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

kangshuying 发表于 2009-7-31 20:51:32

我对管理员所说的指责,表示道歉! 请原谅,我的言语过于严重!

澄清一点:我没有把本地化理解成把天主教会变成一种独立自主的中国天主教会。我是认为把司铎称为神父很好,神甫一词代替神父一词,会使现在中国天主教的 教友都要随着改变,并且,神甫一词意义不大,对司铎来说,可能会使 教友从心理对地司铎的尊敬渐渐减弱。
天主教有东方礼和拉丁礼,在埃及有特普特礼,在米兰有古老的圣盎伯罗削礼,在叙利亚有安提阿礼……。这是因为 各地的风俗礼仪不同所致。如此一说,请问 中国的风俗礼仪也很多,例如,要给死去的人送花圈、要给死去的烧纸钱、老人死去为表示敬仰,要给死去的人摔盆等,这些在中国现在是不是天主教信友也可以做这些呢? 本地化 对于 天主教的福传可能会有益处,但是,我认为,根据中国现在的情况,政府主张自办教会,自封主教。在这个大趋势下,我们天主教的司铎、教友在自主地 进行本地化的福传。我认为,很可能会失去最初的目的——福传,会弄巧成拙。我们没有教宗的所认可的本地化标准,有可能会掌握不好这个尺度。反而被人利用。

梵二之前普世天主教会都在用拉丁文做弥撒的时候,中国就被特准用中文做弥撒了。您说的很好!我信仰天主教三十多年了,从出生开始受洗,五六岁开始学习经文,十岁左右开始办告解。我小时候神父做的弥撒都是拉丁文的,时间长些特别容易分散注意力,那时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中文弥撒。教宗特准中国使用中文弥撒,我想是为了使更多的天主教友 理解弥撒的内容意义,这样能够使司铎、教友很好进行弥撒里程。

但是,福传的本地化,我认为,福传也不能脱离天主教的本质。如果说福传,我认为教堂的欧式建筑很美,我曾听到过不信仰天主的人,这样称赞教堂的欧式建筑。如果,教堂以神父为主组织天主教 教友多做些帮助贫穷、困苦的身边周围的人等实际行动,实践天主教的十戒、四规。用实践行动来说明一切,比改什么更有意义?再有,从天主教 教友开始,凡是结婚的尽可能在教堂举行隆重的仪式,对于身边的不信天主教的人来说也会取得很好的福传效果!
暂到此! 抱歉~!

admin 发表于 2009-7-31 21:58:19

您在文中有一点提的非常关键,就是:我们没有教宗的所认可的本地化标准。
一方面,教会权威总该是在随后的,若是在前面所有的热情终将被扼杀,而反过来,教会权威会推动、管理并规范人们的行为。
必须是教友先走,因为教友比权威跑的快,但是爱德需要等待权威。就像伯多禄和若望一起跑,若望先到了墓前却等待伯多禄的来到。
本地化不可以倒过来,就是从教会训导里寻找规条然后来做。而是在训导的光照下去做。本地化过程中要不断的在训导的光下反省所走过的道路。
另一方面,教会已经有了有关本地化方面的训导。刚好笔者借到一位主业会神父写的书,他针对拉美教会的本地化专门汇集了教会的训导,这本书的名字就是《本地化,教会训导和教会文献》。
他先从圣经中寻找本地化的经文,然后提到了拉美主教团第三次会议中的一份文件,这份文件也叫布埃布拉(Puebla)文件,这是一份相当重要的文件。其后,第四届拉美主教团大会在圣多明各举行,其中也大篇幅的谈到了了本地化的问题。
然后,梵二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有关本地化的教会官方训导,其中有本笃十五世的《夫至大》通谕,比约十一世的《Rerum Ecclesiae》通谕,比约十二世的《Evangelii Praecones》通谕,若望二十三世的劝谕《牧灵原则Princeps Pastorum》。
梵二文献中有《礼仪宪章》,《教会宪章》,《牧职宪章》以及《Nostra aetate》《Ad gentes》可供参考,后两个一时忘了中文名称了,不好意思。
还有,保禄六世的《教会》通谕,《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劝谕。
若望保禄二世就更多了,诸如:《人类救主》《教理讲授》《家庭劝谕》《斯拉夫使徒》《救主使命》《信仰与理性》《教会在亚洲》…… 还有很多重要的演讲。
罗马圣部其中1987年的《论信仰与本地化》,《论教会内的圣经诠释》,《教理指引》都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admin 发表于 2009-7-31 22:13:56

推荐给大家几篇不错的本地化方面的文章:
张春申 中国教会的本位化神学 http://www.chinacath.org/book/html/150/8752.html
张春申 利玛窦与教会本位化 http://www.chinacath.org/book/html/150/8875.html
其中谈到:
教会有基本的两面:一是教会的大公性,构成大公教会的因素,主要的就是保禄在厄弗所书中提出的:一个身体、一个圣神、一个希望、一主、一信、一洗礼、一位天父……(弗四4~6)。也就是说,教会无论在什么地区、任何时间,都是这样的大公教会。
    另一面便是地方教会。它是生活在一个文化地域的天主子民。按照梵二大公会议「教会传教工作法令第19号」,地方教会是「深入社会生活,和当地文化相当和谐,并享有相当的稳固基础」。因此教会的种种大公因素,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深入当地社会生活中,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等等领域。地方教会不是处身在社会边缘上,而是基督化了本地居民的生活。这是构成地方教会的首要条件;也等于说教会真在地影响、改变了当地的生活型态。
至于构成地方教会第二个重要条件就是与当地方文化密切配合。教会的组织、礼仪、道理应用当地的文化来表达。当然,当地文化并非仅指狭义的哲学、文化、艺术,而是包括整个生活方式。在这里已牵涉到很深的降生神学。圣言成了血肉,祂是真实的人、犹太人;同样教会在耶路撒冷成为与犹太文化和谐的耶路撒冷教会,在格林多成为奥希腊文化和谐的格林多教会。
教会虽是天主的团体,也是人间的团体,具体而言,构成地方教会的第三个条件是,应由本地信文组成,并在这些信友中,产生领导该地教会的圣统,物质和经济方面,也由当地信友支持,这样才能有相当稳固的基础。
……
利神父对祭孔敬祖的允准是权宜、通融(Accommodation)。就是说当基督信徒有更深的信仰生活之后,自然会弃置这一类的习俗,而专注于教会的礼仪生活:这便是所谓的「权宜」态度。
权宜、通融并非就是本位化;但是教会走向本位化目标的途径中必须保持的态度。面对一个文化区域的习俗,除非显明与信仰不合,不宜贸然判断,抱着消极与敌对的立场。尤其在新教友中,权宜、通融是培植信仰的过程。
至于今日有些弟兄姊妹努力于地方教会的民间化,更需要拟宜与通融的态度;不过后者不是妥协,我们的信仰是不容变质的。

kangshuying 发表于 2009-8-1 09:55:18

我是从事十年经济工作,过两个月要参见全国的经济学考试。 我对神学没有过多的研究。对于福传,我是根据目前社会大趋势下的分析。我一位天主教的教友,我在本网站发表的个人观点等,是我日常祈祷所得、是我看了教宗的通喻、是我三十多年来对天主教从开始接触到后来越来越深的思考结论。
我在这三十多年中,天主、圣母一直眷顾我。我非常感谢天主、圣母对我的警醒、关爱。真的,热心和天主、圣母用心的沟通,会使我的情商得到提升,增加我的智慧!信仰、爱慕、践行天主十戒,是通向幸福的道路。
有关 张春申 的中国天主教的本位化的文章,我只能 考试后在细心研读,抱歉,我不能马上给您回复!
同时,谢谢您,提供的 有关 张春申 的中国天主教的本位化的文章。

kangshuying 发表于 2009-8-8 19:48:33

5# admin

首先,我再次郑重地向冀南庸人道歉,请原谅,我对您的不当言语!

我认为,天主教福传的效果,是让不信仰天主的人,认识到天主教是个好的宗教,是个关爱他(她)人的教会,能让他们尊敬天主教的教友、神父。这样。即使 新入教的教友,也会以此为宗旨要求自己的日常行为。并且,天主对人的最大诫命,天主十戒宗旨就是,爱天主于万有之上,爱人如同爱自己。天主给我们人类的最大诫命,也是我们所思所想任何一件事的宗旨和目标。所以,天主教的福传也是如此。天主是智慧的结晶,我认为他的每句圣经、天主十戒都是我们应该用心好好思索的。
如果,仅是为了福传,本地化也好,还是其他方式,即使有更多的人新入天主教,也很可能会由于,对天主教的没有真正的认识,而不失去信仰。这样的结果,反而对天主教的福传起到了负面影响。由会此产生阻碍天主教的福传影响!
再有,耶稣再次将来时,不是所有信仰天主教的人的都能得到永生、升入天堂。也是要分别出,是否是按天主的旨意行事,是否遵守了天主十戒、圣教四规。也要看我们是否行了善事等。
所以,如果我们信仰的天主教的人越来越多,又能怎样!耶稣传教时,也是通过帮助人、爱人、救人的方式来传教,耶稣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天主是爱人的天主,所以,我说:天主教是爱人的天主教!

一年级学生 发表于 2009-8-9 00:50:40

旗帜鲜明,坚决反对既有模式的“自办教会”。

但教会本地化与自办教会不是一回事情,

认同教会本地化,遵守教会训导的“教会本地化”概念,

认真了解,也要仔细区别。

白冷山 发表于 2010-4-4 18:51:21

这个帖子也提起来。

hzs0918 发表于 2010-4-4 23:22:55

首先,信仰的根基是不能随便变动的。
不然就四不象了。
中国传统的很多东西都是非常切合天主圣意以及教会训导的。

再说福传,福传不仅仅是宣扬基督的福音。更重要的是在行为上表现出来。
在人群、社会中,拿我们的行为体现出真、善、美来。有别于普通人。
从我们的思、言、行为上让别人认出我们是基督徒。也是很好的一种福传工作!

冀南庸人 发表于 2010-4-5 20:53:45

天主教信仰真理是永不变更的,而传教的方法是可以改变的,并且随着历史、社会、文化、民族、地域而变化。天主教应该成为时代的先知,并且要带领社会走向更加美好。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我的文章中从来都没有改变天主教信仰的东西,是从历史的经验中反思。一个民族不懂得回顾历史,反思过去,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民族;同样,一个教会如果不懂得反思,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教会。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教会本地化是福传的重要课题